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40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谁的奏折先送,哪一封放在最上面,这其中可操作的空间不小。何况那么多奏折,雁来不可能全都亲自去看,不重要的可能直接交给他们处理,重要的也会让他们将重点归纳总结出来,写上处理建议。
  这已经是宰相的职权范围了。
  所以在李绛看来,雁来既然执掌朝政,肯定会用他自己的人,翰林院剩下的那两个空额,要不了多久就会补上。
  而白居易理当占据其中一个。
  但白居易却笑着摇头道,“我想外放,到地方上历练一番。”
  听到这话,几位翰林学士都惊呆了,甚至怀疑他是不是在发烧说胡话。尤其是李绛这种入仕之后就一直在朝中任清要之职的,更是难以理解。
  放着青云之路不走,你要外放?
  那跟被贬谪有什么区别?
  但这话当然没人说出口,尤其是见周围的天兵也是一脸理所当然的模样,显然这件事不是白居易个人的意见,天兵乃至那位摄政王都是知晓的,且也赞成。
  短暂的沉默之后,李绛又问道,“可定了要去何处?”
  白居易摇头。
  身边的玩家却是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江州!必须是江州啊!”
  “现在去江州有什么用?还是杭州好。”
  “投苏州一票!”
  因为玩家的存在,原本的时间线已经被和谐得影子都没有了,白居易就算再去江州任职,也不会是江州司马,更难再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心境。
  虽然有一部分玩家觉得,不管怎么说,江州也是白居易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不能错过,但更多的玩家却认为,《琵琶行》已经没了,不如直接去写《钱塘湖春行》《忆江南》。
  还有人惦记着让他去苏州把“七里山塘”给开了。直到现在,山塘街也依旧是“苏州第一名街”,非常要紧的!
  玩家吵吵嚷嚷,很快就动起手来。
  几位翰林学士频频侧目,白居易则是见怪不怪,跟李绛说起了自己想要外放的原因。他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不避讳自己的错误,哪怕现在提起来也还是会心生惭愧。
  “也不只是我有这样的想法。”最后,白居易笑道,“这会儿梦得兄在殿内,想来也是为了此事。”
  没错,第一个找来的居然不是白居易,而是刘禹锡。
  这家伙虽然外表锋芒毕露,像个战士,但意外的很好讲道理,或者说,他心里自然有一把衡量一切的标尺,能够被他认可,那什么都好说。
  所以雁来的话,他是真的听进去了。既然知道自己有短板,那当然要赶紧补上。
  这会儿,雁来也在问他想去哪里。
  刘禹锡道,“若是方便,臣愿再回朗州。”
  其实真要说起来,他这个念头也不是今天才有。从朗州回京的路上,他跟玩家在一条船上朝夕相处,自然也知道了不少事,比如有一批玩家正在广西的山里,一边跟当地的土著打游击,一边开荒种甘蔗。
  光是听到的只言片语,就可以想见那里的情形有多艰难,但天兵们却视之为理所当然。
  那时,刘禹锡其实就已经开始后悔,自己在朗州的时候只顾着伤怀自身,或是写文章诗歌抒发情绪,却从来没想过要在朗州做点什么。
  当然了,司马本来就只是副职,他们又是在编制之外的罪官,实际上也做不了什么。
  可刘禹锡心里还是遗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