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382节(2 / 4)
不过他昏睡着的时候,状态看起来反而比醒着好一些。
说来也巧,正当众人迟疑着是不是要设法将李纯唤醒,问清楚情况,就见李纯的身体忽然开始抽搐,呼吸急促、身上也开始冒汗。在一旁伺候的内侍立刻上前,按住了他的四肢,不让他挣扎乱动,宫人则是取了一大叠干爽的巾子,替他擦拭汗水。
好一阵,等李纯安静下来,又折腾着给他换汗湿了的衣裳和被褥。
看到这里,就算是最忠心的臣子,也不能再质疑“皇帝私下服丹结果伤了身体,导致中风瘫痪”的诊断结果了。
第239章 拿来吧你!
其实也根本不用这些大臣来设法,能想到的办法,玩家都已经试过。
甚至有些昨天刚确诊瘫痪的时候没敢用的法子,也都用上了——昨天还指望着能慢慢调理过来,恢复一些,自然不敢下猛药,但现在人能醒过来就阿弥陀佛,就顾不上那许多了。
至于李纯究竟是怎么在一夜之间,从原本还有恢复的希望变成了现在这样,也没人去问。
不管是推举监国摄政的人选,还是审问柳泌,都是很有必要的,要怪也只能怪皇帝的气性实在太大。
还有一回是因为什么晕的来着?
哦,盐税。
提起这两个字,众人对待雁来的态度都郑重了几分。
要是在今日之前,这事高低要找她理论一番。
天兵就能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把朝廷原本的支柱收入给一刀砍掉八成吗?这是狠到一点活路都不给他们留了啊,也难怪皇帝会被气晕。
虽然雁来说是暂时的,不过三五年就能恢复,他们也愿意相信,但这三五年的日子怎么过呢?
不过现在,雁来既然暂摄国政,那这就是她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众人想到这里,竟感觉一阵轻松。
雁来还没有正式开始办公,他们就已经体会到了她当政的好处。
以往最让朝廷头疼的就是天兵,现在天兵成了自己人,头疼的问题立刻就消失了,连带着原本同样麻烦的藩镇割据、国库空虚等已经持续了数十年的难题,也都有了解决的希望。
想得很美,不过事情还是要一件件做。
回到延英殿,要议的第一件事是以后的朝会安排。
朝会,朝的自然是皇帝。
大朝在宣政殿外排班,所有品级足够的在京官员都要参与。常朝在紫宸殿外,只有清要官员和宰臣高官参与,称为常参官。小朝则是在紫宸殿内,能进入这里,与皇帝面对面商议军国重事的,自然都是国家肱骨之臣,所谓“登阁拜相”的登阁,指的就是这个。
除了大朝之外,其他的朝会主要还是为了议事。所以即便是常参官,如果当天没有要奏禀的事务,也可以不参加。
现在皇帝病倒了,按理说朝会可以免了,议事就直接找雁来。
但皇帝这才倒下,就有人编排雁来发动宫变、软禁皇帝,若是长久不开朝会,谁知道又会冒出什么牛鬼蛇神?
雁来知道,明朝那些皇帝不上朝的时候,是宰相领着百官去站班,拜一拜根本没人的御座,然后就各自回去干活。
按理说,现在他们也可以比照这个来——很多人以为自己敬慕的是皇帝,其实只是皇帝所代表的皇权,有时候,一把椅子也能做这个代表。
但雁来实在不想自己也每天折腾一回,就道,“大朝会还是一切如旧,在殿外站班礼拜便是。常朝就不必了,每天安排两个常参官到蓬莱殿去侍疾,如何?”
至于小朝会,当然是来延英殿跟她开,不然怎么叫暂摄国政? ↑返回顶部↑
说来也巧,正当众人迟疑着是不是要设法将李纯唤醒,问清楚情况,就见李纯的身体忽然开始抽搐,呼吸急促、身上也开始冒汗。在一旁伺候的内侍立刻上前,按住了他的四肢,不让他挣扎乱动,宫人则是取了一大叠干爽的巾子,替他擦拭汗水。
好一阵,等李纯安静下来,又折腾着给他换汗湿了的衣裳和被褥。
看到这里,就算是最忠心的臣子,也不能再质疑“皇帝私下服丹结果伤了身体,导致中风瘫痪”的诊断结果了。
第239章 拿来吧你!
其实也根本不用这些大臣来设法,能想到的办法,玩家都已经试过。
甚至有些昨天刚确诊瘫痪的时候没敢用的法子,也都用上了——昨天还指望着能慢慢调理过来,恢复一些,自然不敢下猛药,但现在人能醒过来就阿弥陀佛,就顾不上那许多了。
至于李纯究竟是怎么在一夜之间,从原本还有恢复的希望变成了现在这样,也没人去问。
不管是推举监国摄政的人选,还是审问柳泌,都是很有必要的,要怪也只能怪皇帝的气性实在太大。
还有一回是因为什么晕的来着?
哦,盐税。
提起这两个字,众人对待雁来的态度都郑重了几分。
要是在今日之前,这事高低要找她理论一番。
天兵就能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把朝廷原本的支柱收入给一刀砍掉八成吗?这是狠到一点活路都不给他们留了啊,也难怪皇帝会被气晕。
虽然雁来说是暂时的,不过三五年就能恢复,他们也愿意相信,但这三五年的日子怎么过呢?
不过现在,雁来既然暂摄国政,那这就是她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众人想到这里,竟感觉一阵轻松。
雁来还没有正式开始办公,他们就已经体会到了她当政的好处。
以往最让朝廷头疼的就是天兵,现在天兵成了自己人,头疼的问题立刻就消失了,连带着原本同样麻烦的藩镇割据、国库空虚等已经持续了数十年的难题,也都有了解决的希望。
想得很美,不过事情还是要一件件做。
回到延英殿,要议的第一件事是以后的朝会安排。
朝会,朝的自然是皇帝。
大朝在宣政殿外排班,所有品级足够的在京官员都要参与。常朝在紫宸殿外,只有清要官员和宰臣高官参与,称为常参官。小朝则是在紫宸殿内,能进入这里,与皇帝面对面商议军国重事的,自然都是国家肱骨之臣,所谓“登阁拜相”的登阁,指的就是这个。
除了大朝之外,其他的朝会主要还是为了议事。所以即便是常参官,如果当天没有要奏禀的事务,也可以不参加。
现在皇帝病倒了,按理说朝会可以免了,议事就直接找雁来。
但皇帝这才倒下,就有人编排雁来发动宫变、软禁皇帝,若是长久不开朝会,谁知道又会冒出什么牛鬼蛇神?
雁来知道,明朝那些皇帝不上朝的时候,是宰相领着百官去站班,拜一拜根本没人的御座,然后就各自回去干活。
按理说,现在他们也可以比照这个来——很多人以为自己敬慕的是皇帝,其实只是皇帝所代表的皇权,有时候,一把椅子也能做这个代表。
但雁来实在不想自己也每天折腾一回,就道,“大朝会还是一切如旧,在殿外站班礼拜便是。常朝就不必了,每天安排两个常参官到蓬莱殿去侍疾,如何?”
至于小朝会,当然是来延英殿跟她开,不然怎么叫暂摄国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