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女配自救指南 第45节(2 / 4)
重点终于说到了小关身上,苗红旗再次回到餐桌,和裴小囡一起认真听老二讲述。
裴小囡已经是个标准的吃瓜人了,双眼发亮的追问道,“后来呢,你朋友有没有跟后妈和那个二婚男打起来?”
“还打起来,你以为这是唱戏呢?柳清都特意请假回来,小关她爸妈知道成不了,也就灰溜溜的消停了,已经另想办法、四处找人借钱了。”裴安和伸手点了点没看到热闹显得有些失望的裴小囡,好笑道,“不过这种事情有一就有二,柳清知道外甥们这是有了后妈就有后爸。小外甥还好,十几岁的小伙子,挽起袖子来也能跟他爹掰掰腕子,平时又在学校住着,他们不敢太过分,等孩子初中毕业,柳清也回来工作了,照顾小外甥不成问题。就是怕小关等不到舅舅毕业回乡,后妈后爸这回不小心走露了风声,下次说不定吸取教训,火速收了钱,把两人的结婚证一领,柳清再赶回来都无济于事了,就想着把小关也带沪城去,在他们学校旁边租个房子。能给小关找份工作最好,不成的话,他上大学是不花钱的,生活费都是国家出,学校还有奖学金,他自己省着点花,周末再接点家教的活,也能养活他们两个了。”
裴景书没听到想要的剧情,但也还是捧场的点头,“这么安排挺好的,沪城工作机会也多,怎么又没成呢?”要是她也有个要带她去沪城生活的舅舅,真恨不得连夜扛着火车就去,找机会给点钱买房啥的,简直美滋滋。
“小关这孩子太过懂事,知道给她舅舅添了很多麻*烦,不想在影响他的学习,又放心不下弟弟和身体不好的外婆,说什么也不肯跟舅舅走,那天在大街上吵得面红耳赤,就是争执这个问题。”裴安和看着她这没心没肺的样子,不由得老父亲心态上身,端的是语重心长,“要我说,小关的担忧也没错,这些年柳清不在家,一直是她两边跑、照顾身体不好的外婆,要是她也跟着离开,老人家可怎么办。”
“所以你就把小关招到店里,顺势关照朋友这一家子老弱病儒?”苗红旗如今是彻底死心了,老二这都称呼小关是“孩子”,显然是把他自己放在长辈的位置上,这还能有什么苗头,是怕日子不够有判头么?
正所谓关心则乱,而没有了这份牵绊,她立刻变回了那个精明睿智的母亲,一针见血道,“做好事最怕的是引火上身,要是小关那对父母跑到咱们家来纠缠,要求你把小关的工资给他们什么的,你想好怎么处理了吗?”
“柳清返校之前安排好了,他先让姐弟收拾行李搬去他家住,又逼着他们父亲写了保证书,再闹事就拿着这个去他们单位举报,看在他这个名牌大学生的份上,他们单位可能真就从严处罚了,直接丢了工作也说不定,两口子自然会安生一阵子。另外,我们也做了两手准备,签了份协议,说明小关的工资不经她手,直接汇给她舅舅。这东西没什么法律效益,但对付欺软怕硬的两口子也够了,打死他们也不敢找柳清要工资。”
裴安和的神情很轻松,并非对母亲的担心不以为然,这只是文明的做法,不行还有厉害的,他要是到这地步还解决不了这种小事,那真是白混了。
苗红旗也安心下来,“这样安排也算万无一失了。你朋友还有不到两年就毕业,他是恢复后的第一批名校大学生,留在大城市应该也不难,难得还主动愿意回来建设家乡,想必会受到重用提拔,都说水涨船高,到那个时候,他不会看着外甥女一直是个小店员,也有能力给她更好的安排。”
这段话,表面上是说裴安和好人好事不用做太久,最多两年就可以功成身退了;深层含义则是柳清这个朋友,未来前途无量,提前雪中送炭的机会算是被他们把握住了。
人情债这种事情,自己欠别人的很难受,但轮到别人欠自己,那就是多多益善。
母亲的暗示,裴安和当然也懂,他是出于多年友情主动帮忙,但不代表他无欲无求。
人精母子俩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被他们当成傻白甜的裴景书,则是无聊的打了个哈欠,心说这点事情也值得他们大小眼看这么久,吃了个长长的瓜,该抓紧时间关注重点了,她主动出声问道,“说回我们学校那家新店,二哥你想好了开什么店?还有,赶在年底是不是急了点,学校旁边的生意不该是开春以后,过完寒假营业的吗?”
裴安和被问得精神一振,心说裴小囡问到点子上了,他也想偷个懒,慢慢准备着到明年开学再正式营业,可他更怕夜里睡不着觉。开这个店,赚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还要时时刻刻盯着她,不能让大尾巴狼得手。
第50章
裴安和这番煞费苦心却无法言说,还要轻描淡写回答,“考虑到学校附近的物价,这边最好不要做饭店,用来卖卤味,又未免浪费了它的面积,所以我准备把店分成三个部分。最里面是后厨,门口再开辟出一个区域卖卤味,中间最大的那块,就多摆几张桌椅给顾客吃饭用,但不是饭店里那种想吃什么都有的饭菜,我想把卤肉饭搬到店里去卖。当然也不是谁都爱吃这个,开店还得多加几个品类,满足大部分顾客的需求才行。我记得景书好像说过,很多菜都可以这样盖在米饭上卖?这样份量够能吃饱,价格还比点一整盘菜更加实惠。”
“对呀对呀,这种可以叫盖浇饭。”裴景书心想二哥六的六的,他这不是正儿八经的饭店,却成功掌握了未来国际知名品牌x县小吃的精髓。
她们大学附近就有这么两三家知名料理,每家店的生意都相当不错,裴景书当年每逢月底手头紧张,那几天就全靠x县续命了,一份盖浇饭,奢侈一点再加个鸡腿卤蛋什么的,价格便宜吃得又饱,这不比吃食堂香?
在一中旁边开这种店,绝对是一本万利了,关键这都是二哥自己想的主意,裴景书都有点对他的进步速度感到害怕了。
这才几个月啊二哥几乎可以出师了,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照这个趋势,他以后的生意,自己还能靠出主意来分一杯羹么?
不要啊,她当包租婆的梦想还没有开始!
裴景书突然有点笑不下去了,危机感让她坐直身子,抓住一切她还能表现的机会,当场给二哥出了一波主意,“我建议墙上贴两张大大的菜单,一张菜单上写清楚盖浇饭的品种和每份的价格,对了,大份和小份的价格也要标注出来,我们学校男同学和女同学的饭量,差距可大了,有些男生的胃就像无底洞,最好还能加饭,就像学校食堂那样,打二两饭是四分钱加粮票,我们不用粮票,二两饭可以收五分钱嘛。”
“这是盖浇饭的菜单,另一张菜单上写清楚卤味单只的价格,顾客要是觉得单吃盖浇饭不过瘾,完全可以买上一两只鸡腿鸭翅给自己加餐嘛。”
裴安和笑容可掬,“我就知道你的脑瓜子里点子多,搭配饭菜一起卖,卤味的收入都能增加不少了,毕竟单卖定价比论斤的贵。”
说着他又默念了几遍“盖浇饭”,止不住的朝裴小囡点头,“嗯,这个名字也很形象,听起来就很实惠,我之前想着招牌是按照卤味店的名字,或者做裴氏卤肉饭这种的,都感觉不太合适,还是你说的这个最合适。”
苗红旗也觉得兄妹俩的想法都不错。
没办法,店都租下来了,她说什么都没用,只能希望他们生意红红火火,赞同道:“一中那里还是很热闹的,学校、医院、居民楼也都在那一块,不单单是做学生的生意,只要口碑好价格也实惠,想来是不缺生意的。”
裴安和笑道,“正是呢,所以也不必等到寒假过去再开业,只要在他们放假之前这店能做起来,让学生帮忙带动周围的顾客,那就不怕放假会没生意。” ↑返回顶部↑
裴小囡已经是个标准的吃瓜人了,双眼发亮的追问道,“后来呢,你朋友有没有跟后妈和那个二婚男打起来?”
“还打起来,你以为这是唱戏呢?柳清都特意请假回来,小关她爸妈知道成不了,也就灰溜溜的消停了,已经另想办法、四处找人借钱了。”裴安和伸手点了点没看到热闹显得有些失望的裴小囡,好笑道,“不过这种事情有一就有二,柳清知道外甥们这是有了后妈就有后爸。小外甥还好,十几岁的小伙子,挽起袖子来也能跟他爹掰掰腕子,平时又在学校住着,他们不敢太过分,等孩子初中毕业,柳清也回来工作了,照顾小外甥不成问题。就是怕小关等不到舅舅毕业回乡,后妈后爸这回不小心走露了风声,下次说不定吸取教训,火速收了钱,把两人的结婚证一领,柳清再赶回来都无济于事了,就想着把小关也带沪城去,在他们学校旁边租个房子。能给小关找份工作最好,不成的话,他上大学是不花钱的,生活费都是国家出,学校还有奖学金,他自己省着点花,周末再接点家教的活,也能养活他们两个了。”
裴景书没听到想要的剧情,但也还是捧场的点头,“这么安排挺好的,沪城工作机会也多,怎么又没成呢?”要是她也有个要带她去沪城生活的舅舅,真恨不得连夜扛着火车就去,找机会给点钱买房啥的,简直美滋滋。
“小关这孩子太过懂事,知道给她舅舅添了很多麻*烦,不想在影响他的学习,又放心不下弟弟和身体不好的外婆,说什么也不肯跟舅舅走,那天在大街上吵得面红耳赤,就是争执这个问题。”裴安和看着她这没心没肺的样子,不由得老父亲心态上身,端的是语重心长,“要我说,小关的担忧也没错,这些年柳清不在家,一直是她两边跑、照顾身体不好的外婆,要是她也跟着离开,老人家可怎么办。”
“所以你就把小关招到店里,顺势关照朋友这一家子老弱病儒?”苗红旗如今是彻底死心了,老二这都称呼小关是“孩子”,显然是把他自己放在长辈的位置上,这还能有什么苗头,是怕日子不够有判头么?
正所谓关心则乱,而没有了这份牵绊,她立刻变回了那个精明睿智的母亲,一针见血道,“做好事最怕的是引火上身,要是小关那对父母跑到咱们家来纠缠,要求你把小关的工资给他们什么的,你想好怎么处理了吗?”
“柳清返校之前安排好了,他先让姐弟收拾行李搬去他家住,又逼着他们父亲写了保证书,再闹事就拿着这个去他们单位举报,看在他这个名牌大学生的份上,他们单位可能真就从严处罚了,直接丢了工作也说不定,两口子自然会安生一阵子。另外,我们也做了两手准备,签了份协议,说明小关的工资不经她手,直接汇给她舅舅。这东西没什么法律效益,但对付欺软怕硬的两口子也够了,打死他们也不敢找柳清要工资。”
裴安和的神情很轻松,并非对母亲的担心不以为然,这只是文明的做法,不行还有厉害的,他要是到这地步还解决不了这种小事,那真是白混了。
苗红旗也安心下来,“这样安排也算万无一失了。你朋友还有不到两年就毕业,他是恢复后的第一批名校大学生,留在大城市应该也不难,难得还主动愿意回来建设家乡,想必会受到重用提拔,都说水涨船高,到那个时候,他不会看着外甥女一直是个小店员,也有能力给她更好的安排。”
这段话,表面上是说裴安和好人好事不用做太久,最多两年就可以功成身退了;深层含义则是柳清这个朋友,未来前途无量,提前雪中送炭的机会算是被他们把握住了。
人情债这种事情,自己欠别人的很难受,但轮到别人欠自己,那就是多多益善。
母亲的暗示,裴安和当然也懂,他是出于多年友情主动帮忙,但不代表他无欲无求。
人精母子俩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被他们当成傻白甜的裴景书,则是无聊的打了个哈欠,心说这点事情也值得他们大小眼看这么久,吃了个长长的瓜,该抓紧时间关注重点了,她主动出声问道,“说回我们学校那家新店,二哥你想好了开什么店?还有,赶在年底是不是急了点,学校旁边的生意不该是开春以后,过完寒假营业的吗?”
裴安和被问得精神一振,心说裴小囡问到点子上了,他也想偷个懒,慢慢准备着到明年开学再正式营业,可他更怕夜里睡不着觉。开这个店,赚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还要时时刻刻盯着她,不能让大尾巴狼得手。
第50章
裴安和这番煞费苦心却无法言说,还要轻描淡写回答,“考虑到学校附近的物价,这边最好不要做饭店,用来卖卤味,又未免浪费了它的面积,所以我准备把店分成三个部分。最里面是后厨,门口再开辟出一个区域卖卤味,中间最大的那块,就多摆几张桌椅给顾客吃饭用,但不是饭店里那种想吃什么都有的饭菜,我想把卤肉饭搬到店里去卖。当然也不是谁都爱吃这个,开店还得多加几个品类,满足大部分顾客的需求才行。我记得景书好像说过,很多菜都可以这样盖在米饭上卖?这样份量够能吃饱,价格还比点一整盘菜更加实惠。”
“对呀对呀,这种可以叫盖浇饭。”裴景书心想二哥六的六的,他这不是正儿八经的饭店,却成功掌握了未来国际知名品牌x县小吃的精髓。
她们大学附近就有这么两三家知名料理,每家店的生意都相当不错,裴景书当年每逢月底手头紧张,那几天就全靠x县续命了,一份盖浇饭,奢侈一点再加个鸡腿卤蛋什么的,价格便宜吃得又饱,这不比吃食堂香?
在一中旁边开这种店,绝对是一本万利了,关键这都是二哥自己想的主意,裴景书都有点对他的进步速度感到害怕了。
这才几个月啊二哥几乎可以出师了,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照这个趋势,他以后的生意,自己还能靠出主意来分一杯羹么?
不要啊,她当包租婆的梦想还没有开始!
裴景书突然有点笑不下去了,危机感让她坐直身子,抓住一切她还能表现的机会,当场给二哥出了一波主意,“我建议墙上贴两张大大的菜单,一张菜单上写清楚盖浇饭的品种和每份的价格,对了,大份和小份的价格也要标注出来,我们学校男同学和女同学的饭量,差距可大了,有些男生的胃就像无底洞,最好还能加饭,就像学校食堂那样,打二两饭是四分钱加粮票,我们不用粮票,二两饭可以收五分钱嘛。”
“这是盖浇饭的菜单,另一张菜单上写清楚卤味单只的价格,顾客要是觉得单吃盖浇饭不过瘾,完全可以买上一两只鸡腿鸭翅给自己加餐嘛。”
裴安和笑容可掬,“我就知道你的脑瓜子里点子多,搭配饭菜一起卖,卤味的收入都能增加不少了,毕竟单卖定价比论斤的贵。”
说着他又默念了几遍“盖浇饭”,止不住的朝裴小囡点头,“嗯,这个名字也很形象,听起来就很实惠,我之前想着招牌是按照卤味店的名字,或者做裴氏卤肉饭这种的,都感觉不太合适,还是你说的这个最合适。”
苗红旗也觉得兄妹俩的想法都不错。
没办法,店都租下来了,她说什么都没用,只能希望他们生意红红火火,赞同道:“一中那里还是很热闹的,学校、医院、居民楼也都在那一块,不单单是做学生的生意,只要口碑好价格也实惠,想来是不缺生意的。”
裴安和笑道,“正是呢,所以也不必等到寒假过去再开业,只要在他们放假之前这店能做起来,让学生帮忙带动周围的顾客,那就不怕放假会没生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