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有那些奸诈之辈心中暗道:“陆虞不可能会犯这么小的错误,要犯估计也是故意的,讨皇上开心呗!”
  不过这种小错向来无伤大雅,陆家现在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一路繁花似锦。
  陆家出了个皇后娘娘就不用说了,关键是太子,众人都以为大皇子能和太子分庭抗礼的时候,皇上却将大皇子派到了南疆,远离了权力中心,再也不可能和太子角逐。
  这说明什么?
  说明皇上最终认定了太子,认可了陆家。
  连皇上一向尊敬的大长公主都向陆家低头认错,何况其他人?
  果然有银子好办事,几天的功夫,奇珍坊就建好了,一共有门面三十六间。共花了银子四十五万两,彭革主动来了镇北侯府,请孙滢过去挑两间铺面,孙滢笑道:“皇上这银子也没用几日,一间租给臣妇就足矣。既然皇帝非要赏给臣妇,那臣妇就要第七间。说着走到院中对着皇宫的方向磕了头。”
  彭革又笑道:“谢谢孙夫人和陆大人对下臣的支持,这是下官手底下的人孝敬夫人的。”说着抬上一面西洋镜,这面镜子有半人那么高,用个框镶在架子上,可以前后移对。
  孙滢一看就很喜欢,“彭大人手底下人的心思真是巧妙,能想出来这么一个方法来用镜子。这块镜子妾身非常喜欢,改日让外子请彭大人喝酒。”
  彭革呵呵地笑,“下官前日中午还在和陆三爷,四爷一起吃饭。”
  送走了彭革,芍药过来回话,说学堂那边已经选定了送去国子监读书的人,一个叫张青云,就是孙滢贴身奴婢的弟弟;一个叫应元阳,是家道中落,从川地逃荒过来的秀才;另一个叫孙清和,是孙家远支的族人。问孙滢有没有什么话要交待。
  芍药道:“卢会元还说了,这三个人都是他和史姑丈一起出题考过的,人品、学问皆是数一数二。“张青云、孙清和并未下过场,考试不知能不能通过,若是不能通过,要捐粮才能成为捐生,咱们四爷也可以举荐人。”
  孙滢听得头大如斗,她将到国子监读书这件事想得太简单了!
  孙滢暗道:“这两个名额还是别浪费了。能去国子监读书固然好,但是没有那个实力不去也罢。”
  “你亲自去一趟,告诉卢会元只送过去一个,就是应元阳。其他二人来年考中秀才再论。我听说入学皆需要举监。“意思就是需要中举人之后才能入国子监。
  这应元阳到底是何许人?我怎么感觉他的名字这般熟悉?
  “你让鲁婆子将人带过来给我看看。”孙滢吩咐道。
  待所有人走后,妙律悄悄的道:“应元阳就是青檀姐姐的弟弟张青云去川地打听过的那一家子,夫人怎么不记得了?”
  经妙律这么一提醒,孙滢倒是真的想起来了,赵氏的前夫姓应,应元阳应当就是应家的孩子。
  “奴婢记得当时就在葡萄架下面的桌子旁边,张青云回禀的,您当时还赏了他好几百两银子。”
  是有这么回事。
  “夫人现在事情多了,难免记不得。”妙律掩嘴笑道。
  “幸好还有你记得。”孙滢叹道。
  隔天,鲁婆子将人带来了。
  十七八的年纪,身材中等,倒也算得上是举止得体,温文尔雅。
  “学生得过张青云张兄弟的资助,在川地时学生生病无钱付房租、饭钱时,当时多亏张兄资助了在下,这次来京是想下场,可是学生囊中羞涩,唯有又投靠了张兄,才有幸识得贵人。夫人于在下,犹如再生父母。”说着行了大礼。
  孙滢忙避开了,命人将他扶了起来。
  “你也不必谢我,我只举荐,至于能不能考上,还要靠你自己。”
  应元阳道:“学生自当尽力。”
  孙滢送了套文房四宝,就命陆府的管事将送到了国子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