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是苏北小渔村长大的姑娘,整个村子都以打渔为生,除去危险了些,日子尚算不错。我姓崔,崔双喜,家里二子二女,我是二女儿,虽不受宠,在八十年代也不缺衣少食地长到七八岁。
  我八岁那一年,村里的青壮年们一切组队出去打渔,我的父亲也在其中。
  本是预报无风无雨的其后,结果,意外遇上暴风雨,几艘船在风雨飘摇中被打散,最后别说收获,甚至有几人因此而丧命,庆幸的是,我父亲不在其中,悲哀的是,他背上了另外一人的性命。
  有人因为救他死了?冉佳怡问。
  是,同村陈婶子家的伯伯救了他,一生一死。
  冉佳怡叹气,那与你有什么关系呢?
  年轻女子惨然一笑:因为,我是那个被用来报恩的女儿啊。不等冉佳怡询问,她继续道:陈家就一家三口,陈婶子一直体弱,干不得重活,家中唯一的儿子年纪还小,正在上小学,一家子眼看撑不下去,所以我被推了出来,做了黄家的童养媳。
  冉佳怡听着,也不由得生出几分愤懑之意来,童养媳的日子本就难过,更别说委托者这还背负上了恩情的名义,更是反抗不的,恐怕日子也不好过。
  多好的算盘啊,牺牲我一个,崔家还清了陈家的恩情,陈家再次有了一个可以随便使唤的劳动力,只是从来没人问过我愿不愿意。
  接下来的事情不用多说,冉佳怡都可以猜测到,无非是委托者在陈家做牛做马,供养恩人的儿子上学读书,然后在对方成功后被抛弃嫌弃,无家可归。
  无意再继续揭人伤疤,女子却不在意般继续诉说,或许从未有人认真倾听过她的话。
  从八岁到十八岁,陈家的儿子从十二岁到二十二岁,成功从大学毕业,留在了大城市,所谓的童养媳、所谓的婚姻自然也不作数,其实这些我无所谓的,我只是不想再留在陈家了。
  我以为这样就算报完恩了,想要离开,可陈家又改口说把我当亲生女儿,只要我表露丁点要离开的意思,陈婶子就要死要活,说自己一个人活不下去。所有人都知道,崔家欠了陈家的,所有人都知道,我就是被送来报恩的。
  我走不掉,一辈子也走不掉。
  说到最后,语气里浓浓的怨气,任是谁都能听出她的不甘心。
  冉佳怡问:那么,你的心愿是什么呢?
  女子自己也茫然了,我也不知道我的心愿是什么。
  我不想被送到陈家报恩,也不想在陈家做牛做马、更不想一辈子都无法离开,我想跟他们一样上学,读书认字,出去看看,我想为了自己而活!
  越说越流畅,甚至于她的眼睛都明亮了起来,似是对那样的生活饱含希望,显然,她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好的,如你所愿。冉佳怡微笑。
  -
  双方签订了契约,将情绪有些激动的崔双喜者送进休息室,冉佳怡才有空思考这一次的任务。
  任务本身的难度并不高,最难的是,如何推掉崔家和陈家共同施加在原主身上的所谓报恩名义。
  虽然这名头在冉佳怡看来只觉可笑,原主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又不是金银,凭什么要被人摆布,说送就送,可同时,她也清楚,报恩的大义下,原主一个孩子的意愿实在无足轻重。
  既然是救了崔父的命,自然该整个崔家来报恩,没道理逮着原主一个一穷二白的小姑娘薅不是。冉佳怡自言自语中有了主意。
  对付那些冠冕堂皇之人,唯有用更高的大义去压服才对。
  这么想着,她选择进入了任务世界。
  她来的时机很是巧妙,渔船已经出海两天,今晚就会遇到危机,八十年代的现在,没有任何通讯工具可以联络,她只能安然等待悲剧的到来。
  果不其然,夜里一家人已经熄灯睡下,半夜,屋外传来呼啦啦的风声,伴随噼里啪啦的雨水撞击声,叫村里很多人一下子惊醒了。
  冉佳怡是被煤油灯晃晃悠悠的灯光给映醒的,崔母靠在床沿一副担忧的模样,旁边崔大姐正悉心安慰,至于一对兄弟还在呼呼大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