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边关也不是真的没有将领,只是以前伍父作为头脑,带领大家一起上,如今群龙无首,显得有些散漫。
  京城的几名小将到底有几分本事,虽则经验欠缺,可也勉强带领手下人将戎族拦在了关外。
  边关没有险境,伍父回去的理由自然也不成立,心中焦急不已的同时,忍不住暗忖,到底是哪里的安排出了问题。
  伍父虽则是个武将,可不是全无头脑,在皇帝召唤的时候,就提前预料了一切,因此,他特意叮嘱几个手下信得过的将领,待戎族来犯,可以稍微示弱,将局势弄的紧张些,届时他才好回来。
  谁知,竟然没有起到预想的结果。
  --------------------
  第492章 第三十三个故事
  一开始, 伍将军并没有察觉到不对。
  每年戎族来犯的时间也不固定,有时早、有时晚,若不是粮食非常紧缺的时候, 什么时候来则全看他们的心情。
  因此, 迟迟没有收到消息, 吴将军只当近年来的迟了一点,可等时间慢慢流逝,秋天即将过去, 冬天到了伍将军这才发现了不对劲。
  这时候,再谴人去边关打探消息也已经晚了,实则也根本不用去遥远的边关, 便是在这京都稍作打听就能知道,今年边关的形势一片大好。
  戎族照旧来犯, 或许是因为攻势不强的原因, 这一次大靖朝的回击很是凶猛,硬生生将戎族打了出去,硬是一点便宜没叫人占到,这是以往几乎没有过的。
  伍将军是个武将不假,可他也是有脑子的, 戎族年年来闹事固然有他们本性凶残、爱招惹是非的缘故,可根源还是在于秋冬季节粮食不足, 难以饱腹。
  所以过去两边打仗归打仗,他却从来没有真的下过狠手,唯恐将这群雄狼饿狠了, 照死里打, 甚至有时候会暗中稍微退避一二, 让些粮食衣物过去, 双方偶有小摩擦,却并不伤筋动骨,也不会伤及无辜百姓。
  总言之,伍将军不想把对方惹恼,而对方也没有真的往死里拼的架势,勉强维持着旗鼓相当的假象。
  但是现在一切都毁了,伍将军甚至不知道该为自己着急多一点,还是为边关的局势安危着急多一点。
  这一次可能是戎族准备不足,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可下一次呢,戎族战士向来勇猛,又是天生的马上将军,若是较真,本朝将士还真不一定撑得住,到时候的伤亡损失又得有多少。
  但这些话他谁也不能说,过去做的那些,彼此心知肚明,说起来也算是保护了边关百姓的安危,可若真说出来,他恐怕就要成为大靖朝的罪人了。
  天高地远的,伍将军再着急也没有办法,更何况他现在根本出不去,只能在府上干着急,甚至于在其他人为此消息高兴的场景下,还得尽力维持一个体面的微笑,赞扬小将军们领军有方,实则心里都要怄死。
  时间一晃眼来到了年关,算下来,伍将军已经很久没有在经常过过一个完整的春节了,与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欢乐时光,让他短暂忘记了边关可能会有的危机。
  而等他再次担忧之时,边关却又突兀传来了一个令人不可置信的消息。
  边关重开两边交易集市了,大靖朝开国之初,与戎族还是有着正常的交易往来,能够靠着交易获取足够的粮食和过冬物资,那时的戎族不像现在这样每年都来捣乱。
  可后来某一任皇帝突然下令封了集市,戎族即使能有些好东西,可没有足够过寒的粮食和物资,便不得不来抢夺。
  作为被抢掠的一方,大靖朝自是受到了不小的干扰,可戎族都吃不饱饭了,指责他们没有礼义廉耻也是完全没必要的。
  此时,重来集市的消息一经传出,伍将军登时明白了前前后后的一切。
  他的那些小心思其实未尝没有人看不明白,可边关困苦压根没有好处可捞,过去也无人在意,可现在明显皇帝看重,边关的位置也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而,这一次的胜仗就是皇帝手底下的将士送的投名状,而宫里,靠着这投名状,成功敲开了集市的大门。
  -
  后面无需他亲自打听,陆陆续续也有消息不停过来。
  听说,今秋戎族大雪,天寒地冻的日子着实不好过,因而来打秋风的日子比以往还要早些,本以为好歹能顺些东西回去,结果,却如落水狗一般遭遇一顿暴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