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2 / 3)
老骆丞相有点犹疑,他一把年纪实在不该再掺和这些事情,但面对这个难得的机会,他有点拿不定主意。
你让我想想,明天早晨给你回复。最后,他如是说道。
骆尚书闻言退下,回去的一路还在想着父亲到底会不会答应。
而西跨院的老骆丞相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韬光养晦,等待来日,还是搭上这趟不知道终途如何的顺风车,是得好好考虑。
这一。夜,正院的骆尚书一。夜辗转难眠,而西跨院的老骆丞相,更是坐在书桌前将那封信看了整整大半夜。
-
翌日清晨,骆尚书起身时脑袋都有点酸痛,勉强用了几口早膳,就要赶去上朝,临出门前,终于想起问一问父亲。
与此同时,老骆丞相也已用过早膳,昨日的那封信已经被他烧毁,可信上的每个字都被他牢牢记在心上。
这是一个机会,让骆家不必等待那么长时间的机会,只是代价也是高昂的,如果今日谈判顺利,骆家将会成为皇后开山辟路的那把斧。
思考了一个晚上,老骆丞相已经意动,但仍决定与皇后谈过再说,他总得亲眼看看,对方到底有什么本事,敢提出结盟的要求。
骆尚书使下人到的时候,老骆丞相刚收拾好准备起身,遂一起出门。
父子俩在骆府门口汇聚,分别坐上一顶小轿,一前一后往皇宫行去。
作为曾经的朝堂顶流,骆家大宅的位置很是不错,距离皇城不过也就一刻钟的功夫,不消片刻,后面的骆尚书先行下轿,急走几步上前搀扶下轿的父亲。
此时,宫门口已经有不少大臣排队等候进入,见到老骆丞相出现,一个个大惊,暗忖难道最近又发生了什么。
有那机灵的已经过来打探消息,就连老对头奚丞相也不得不主动上前打招呼,没办法,阵别对立是一回事,可到底老骆丞相是前辈,又是劳苦功高的老臣,基本的礼仪还是要有的。
面对众人的询问,老骆丞相皆笑眯眯的应了,丝毫没有在朝堂时候的雷厉风行,叫一帮曾经的老臣子很是看了一番热闹。
絮絮叨叨中,侍卫们开始检查,托了父亲的福,骆尚书难得能赶在奚丞相前面进宫,内心还有点小得意,当然,这点小嘚瑟很快被父亲打散。
这一次进宫,老骆丞相打的名义是来劝说皇帝重归朝堂的,毕竟怎么也不可能直说来见皇后。
如今距离皇帝不理朝政已经将近小半年,一群朝臣见连老丞相都出动,心中都有点唏嘘,这就是遇上一个糊涂君主的麻烦啊。
老丞相去了,一干大臣上朝就是走个过场,如今自然也得去。
于是,一群臣子们浩浩荡荡又去围堵皇帝,而刚刚闻听消息的冉佳怡也急匆匆赶去。
眼前的一幕再三重现,饶是皇帝再好的耐心也有点嫌烦,搁在以往他不见就不见了,但是现在,老骆丞相出马,他就不得不出来见一见了,到底是父皇在朝时的老臣,这一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只是,见到的第一面,他就有点后悔,无他,还是那些听得老掉牙的话。
皇上,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您为满朝文武、天下百姓着想吧。
面对皇帝的油盐不进,老骆丞相最后撑着年迈的身体,颤巍巍跪下,那副模样叫人直看得心惊胆战,皇帝也担心自己将人气出个好歹,连忙命人将其扶起。
老丞相,您看,这么长时间,皇后娘娘和福贵不也管的挺好,您要是不放心,就亲自出山,替朕看好这朝堂可否。
这......老骆丞相瞠目结舌,他可没想到皇帝竟能说出这话,要是他还能干,岂会自己主动退下去,真是荒唐。
若说一开始,老骆丞相还有几分劝说皇帝回头是岸的意思,此刻则是完全没了这份心思。
-
劝说不成,皇帝在众人的恭送下离开,一群大臣们面面相觑,其实早在意料之中,并没多大意外。 ↑返回顶部↑
你让我想想,明天早晨给你回复。最后,他如是说道。
骆尚书闻言退下,回去的一路还在想着父亲到底会不会答应。
而西跨院的老骆丞相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韬光养晦,等待来日,还是搭上这趟不知道终途如何的顺风车,是得好好考虑。
这一。夜,正院的骆尚书一。夜辗转难眠,而西跨院的老骆丞相,更是坐在书桌前将那封信看了整整大半夜。
-
翌日清晨,骆尚书起身时脑袋都有点酸痛,勉强用了几口早膳,就要赶去上朝,临出门前,终于想起问一问父亲。
与此同时,老骆丞相也已用过早膳,昨日的那封信已经被他烧毁,可信上的每个字都被他牢牢记在心上。
这是一个机会,让骆家不必等待那么长时间的机会,只是代价也是高昂的,如果今日谈判顺利,骆家将会成为皇后开山辟路的那把斧。
思考了一个晚上,老骆丞相已经意动,但仍决定与皇后谈过再说,他总得亲眼看看,对方到底有什么本事,敢提出结盟的要求。
骆尚书使下人到的时候,老骆丞相刚收拾好准备起身,遂一起出门。
父子俩在骆府门口汇聚,分别坐上一顶小轿,一前一后往皇宫行去。
作为曾经的朝堂顶流,骆家大宅的位置很是不错,距离皇城不过也就一刻钟的功夫,不消片刻,后面的骆尚书先行下轿,急走几步上前搀扶下轿的父亲。
此时,宫门口已经有不少大臣排队等候进入,见到老骆丞相出现,一个个大惊,暗忖难道最近又发生了什么。
有那机灵的已经过来打探消息,就连老对头奚丞相也不得不主动上前打招呼,没办法,阵别对立是一回事,可到底老骆丞相是前辈,又是劳苦功高的老臣,基本的礼仪还是要有的。
面对众人的询问,老骆丞相皆笑眯眯的应了,丝毫没有在朝堂时候的雷厉风行,叫一帮曾经的老臣子很是看了一番热闹。
絮絮叨叨中,侍卫们开始检查,托了父亲的福,骆尚书难得能赶在奚丞相前面进宫,内心还有点小得意,当然,这点小嘚瑟很快被父亲打散。
这一次进宫,老骆丞相打的名义是来劝说皇帝重归朝堂的,毕竟怎么也不可能直说来见皇后。
如今距离皇帝不理朝政已经将近小半年,一群朝臣见连老丞相都出动,心中都有点唏嘘,这就是遇上一个糊涂君主的麻烦啊。
老丞相去了,一干大臣上朝就是走个过场,如今自然也得去。
于是,一群臣子们浩浩荡荡又去围堵皇帝,而刚刚闻听消息的冉佳怡也急匆匆赶去。
眼前的一幕再三重现,饶是皇帝再好的耐心也有点嫌烦,搁在以往他不见就不见了,但是现在,老骆丞相出马,他就不得不出来见一见了,到底是父皇在朝时的老臣,这一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只是,见到的第一面,他就有点后悔,无他,还是那些听得老掉牙的话。
皇上,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您为满朝文武、天下百姓着想吧。
面对皇帝的油盐不进,老骆丞相最后撑着年迈的身体,颤巍巍跪下,那副模样叫人直看得心惊胆战,皇帝也担心自己将人气出个好歹,连忙命人将其扶起。
老丞相,您看,这么长时间,皇后娘娘和福贵不也管的挺好,您要是不放心,就亲自出山,替朕看好这朝堂可否。
这......老骆丞相瞠目结舌,他可没想到皇帝竟能说出这话,要是他还能干,岂会自己主动退下去,真是荒唐。
若说一开始,老骆丞相还有几分劝说皇帝回头是岸的意思,此刻则是完全没了这份心思。
-
劝说不成,皇帝在众人的恭送下离开,一群大臣们面面相觑,其实早在意料之中,并没多大意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