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2 / 3)
如今她算是新官上任,总得烧三把火,才能让人知道自己不是个好惹的。
这就算是第一把火了,虽然她自己也跟着受累,可后续总是值得的。
经过三个月时间的实训,冉佳怡可以说对大靖朝了解得十分透彻、面面俱到。
因着皇室历代祖先的靠谱,如今的大靖朝还正处于强盛期,国内一片太平,偶有灾荒,也只是小范围内。
至于国外,边境其他小国都十分安分,只戎族每年都会有几场小的战事,也不伤筋动骨,只是在钱粮上耗费的多了点。
不过这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大靖朝对于军事看的挺重,顶多在非战时克扣些待遇,真遇上打仗,那是一点不敢节俭的。
也是因此,伍将军作为朝中最能打的武将,才能如此地位稳固,招皇帝红眼。
总体而言,短时间内大靖朝内外都十分和平,不是即将灭国的王朝末年。
-
对此结果,冉佳怡十分满意,她可是暗戳戳决定搞事的,要是一个分崩离析的国家,自己这点能耐还不够折腾的,还是太平点好。
她初初上任,前几个月都忙着正事,压根没空打自己的小算盘,朝堂上暂时走入正轨,有空了难免想搞点别的。
如果说长期目标是架空皇帝,那么短期就是培养自己的人手,这人手不只指宫内,还有宫外。
宫内的还好说,无非就是换人的问题,她作为皇后本就有管理后宫之责,只要不动到皇帝和太后跟前,一般也没人敢管她。
而前朝就比较麻烦了,武官这边暂时有伍家做为后盾,不用担心,可文官团体根系复杂、盘根错节,即使皇帝自己都不一定能压服,而她一个皇后自认不如。
而官员的任免她又没有太大的权利,新一届的科举还在来年,况且即使一甲出来也得先去翰林院熟悉三年,短时间无法起到作用。
也就是说,她能用的只有朝堂上现有的一波人,好在她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没有私心,只要是个好的、愿意为百姓谋福祉,她就可以容忍,至于本身的小瑕疵或者派系则没那么重要。
文官分两派,冉佳怡势必要借力打力。
如今,新任奚宰相势大,老骆丞相一脉式微,照理来说,她应该扶持骆丞相一脉,让两边势均力敌,她这个主事人才能安做上首。
可架不住老骆丞相的孙女是后宫的骆贵妃,自古皇后和贵妃的矛盾便不可调和,牵扯太大根本无法调节。
冉佳怡不准备放弃这个最佳途径,只能去寻找骆贵妃的薄弱点。
近些年,随着祖父告老,家族迅速衰落,宫中的骆贵妃也肉眼可见的低调起来,原先多么张扬的一个人,硬生生熬成了人人称赞的和气人,冉佳怡当初刚进宫,还以为骆贵妃好歹会做些什么,可最后什么都没等到。
这般聪明一个人,应当也不是会为情所困的人,说到底,世家大族教养出来的千金,少有真为了爱情就要死要活的,更多还是利益的权衡,至于原主,那就是一个例外,傻白甜,害人害己。
无疑,骆家当前最需要的是时间,朝堂上这一辈骆尚书能力有点,尚书之位已经到头了,而下一代的成长还需要时间,骆家如今做的就是蛰伏。
可蛰伏也是有危险的,因为很多时候,自己以为的蛰伏,在上面人眼中就成了无用之人,等到真被弃如敝履就晚了。
所以,既要维持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保证能等到下一代长成,又不能过于显眼,当然,前者已经足够骆氏一族头疼了。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骆贵妃能诞下皇嗣,不拘男女,只要高高在上的存在,就是骆家的定海神针,可惜这么多年完全没有动静。
但现在冉佳怡可以给的就是这一段时间,况且,在皇帝不理朝政、也不进后宫后,她和骆贵妃的矛盾已经消近于无,谈判的空间还是十分大的。
-
想通了其中关节,冉佳怡又细细斟酌了几天,觉得可行,这才让人给骆贵妃传了话,虽然是寻求同谋,可她也不能过分弯腰。
骆贵妃本来不想来的,可思及家中人近几日传的消息,又不得不来,只是面上依旧平淡如水。 ↑返回顶部↑
这就算是第一把火了,虽然她自己也跟着受累,可后续总是值得的。
经过三个月时间的实训,冉佳怡可以说对大靖朝了解得十分透彻、面面俱到。
因着皇室历代祖先的靠谱,如今的大靖朝还正处于强盛期,国内一片太平,偶有灾荒,也只是小范围内。
至于国外,边境其他小国都十分安分,只戎族每年都会有几场小的战事,也不伤筋动骨,只是在钱粮上耗费的多了点。
不过这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大靖朝对于军事看的挺重,顶多在非战时克扣些待遇,真遇上打仗,那是一点不敢节俭的。
也是因此,伍将军作为朝中最能打的武将,才能如此地位稳固,招皇帝红眼。
总体而言,短时间内大靖朝内外都十分和平,不是即将灭国的王朝末年。
-
对此结果,冉佳怡十分满意,她可是暗戳戳决定搞事的,要是一个分崩离析的国家,自己这点能耐还不够折腾的,还是太平点好。
她初初上任,前几个月都忙着正事,压根没空打自己的小算盘,朝堂上暂时走入正轨,有空了难免想搞点别的。
如果说长期目标是架空皇帝,那么短期就是培养自己的人手,这人手不只指宫内,还有宫外。
宫内的还好说,无非就是换人的问题,她作为皇后本就有管理后宫之责,只要不动到皇帝和太后跟前,一般也没人敢管她。
而前朝就比较麻烦了,武官这边暂时有伍家做为后盾,不用担心,可文官团体根系复杂、盘根错节,即使皇帝自己都不一定能压服,而她一个皇后自认不如。
而官员的任免她又没有太大的权利,新一届的科举还在来年,况且即使一甲出来也得先去翰林院熟悉三年,短时间无法起到作用。
也就是说,她能用的只有朝堂上现有的一波人,好在她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没有私心,只要是个好的、愿意为百姓谋福祉,她就可以容忍,至于本身的小瑕疵或者派系则没那么重要。
文官分两派,冉佳怡势必要借力打力。
如今,新任奚宰相势大,老骆丞相一脉式微,照理来说,她应该扶持骆丞相一脉,让两边势均力敌,她这个主事人才能安做上首。
可架不住老骆丞相的孙女是后宫的骆贵妃,自古皇后和贵妃的矛盾便不可调和,牵扯太大根本无法调节。
冉佳怡不准备放弃这个最佳途径,只能去寻找骆贵妃的薄弱点。
近些年,随着祖父告老,家族迅速衰落,宫中的骆贵妃也肉眼可见的低调起来,原先多么张扬的一个人,硬生生熬成了人人称赞的和气人,冉佳怡当初刚进宫,还以为骆贵妃好歹会做些什么,可最后什么都没等到。
这般聪明一个人,应当也不是会为情所困的人,说到底,世家大族教养出来的千金,少有真为了爱情就要死要活的,更多还是利益的权衡,至于原主,那就是一个例外,傻白甜,害人害己。
无疑,骆家当前最需要的是时间,朝堂上这一辈骆尚书能力有点,尚书之位已经到头了,而下一代的成长还需要时间,骆家如今做的就是蛰伏。
可蛰伏也是有危险的,因为很多时候,自己以为的蛰伏,在上面人眼中就成了无用之人,等到真被弃如敝履就晚了。
所以,既要维持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保证能等到下一代长成,又不能过于显眼,当然,前者已经足够骆氏一族头疼了。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骆贵妃能诞下皇嗣,不拘男女,只要高高在上的存在,就是骆家的定海神针,可惜这么多年完全没有动静。
但现在冉佳怡可以给的就是这一段时间,况且,在皇帝不理朝政、也不进后宫后,她和骆贵妃的矛盾已经消近于无,谈判的空间还是十分大的。
-
想通了其中关节,冉佳怡又细细斟酌了几天,觉得可行,这才让人给骆贵妃传了话,虽然是寻求同谋,可她也不能过分弯腰。
骆贵妃本来不想来的,可思及家中人近几日传的消息,又不得不来,只是面上依旧平淡如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