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1 / 3)
他本以为一辈子坐上大总管就是到头了,可没想到还有更大的富贵。
这份圣旨事关重大,不好交由福贵宣读,皇帝看了内容无误,交由一旁的小太监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皇帝久违的下旨,所有人都侧耳倾听,结果,这消息让一干人险些惊掉了下巴。
这可真是,怎么说呢,皇帝是真的废了。
试想一下,连实际的权利都给了出去,这皇帝还有什么当头。
且,皇帝的旨意实在太过匪夷所思,一时间,全场寂静,无一人敢出声。
不多时,冉佳怡似乎从震惊中回神,面上满是惊恐推拒:黄上,臣妾不敢,请您收回成命。
紧接着,福贵也跪下请恩,叫一旁想要指责的大臣们歇了嘴,期待看向皇帝。
皇帝确实稳如磐石,丝毫不动摇,不以为意挥挥手:行了,事情就这样说定了,以后有什么实在决定不了的事情可以再过来,否则,朕就要问罪了,你们都退下吧。
在场所有人谁也没动,这要散了就真的定下来了。
--------------------
第484章 第三十三个故事
让皇后和太监总管一同监政, 这是哪朝哪代都没有过的事情。
不说皇帝正值年轻力壮,就是皇帝不在、幼帝掌权,也该是由太后代管才对, 如今皇帝闹的这是哪一出。
要不是碍于上面皇帝明显的不悦, 大臣们几乎都要大声反对了, 且他们还有一个更隐秘的心思,皇帝既然不愿意上朝,那么作为朝堂支柱的他们才是能真正挑起大梁的人。
至于皇后、太监总管, 一个女人一个阉人,都不是能成事的,被这样的人压在头上着实不好受。
奈何他们的感受无关紧要, 皇帝自觉英明,当即挥挥手, 不顾还有一堆话要说的大臣和皇后, 径自离开。
皇帝要走,也没人敢拦,留下冉佳怡和一众大臣面面相觑,刚才还合伙来劝说皇帝的人,转眼就有了嫌隙。
这怕也正是皇帝的目的, 想来也是,若是皇帝不在, 上下还能一心、朝堂后宫一个出气孔,就是再无心朝政的人晚上也该睡不安稳。
其实不管是皇后太监、还是大臣,都能看明白皇上的算计, 可还是那句话, 皇帝的算计, 作为臣子的他们便只能接受, 压根没有反抗的余地。
眼见着身影渐渐走远,金口玉言已定,他们更是只能听从。
当事人之一的福贵跟着皇帝离开,在场只剩一个皇后,大臣们不由得将视线移了过来,便对上了冉佳怡同样迷茫不安的神情,那模样,仿佛比他们还要不能接受。
冉佳怡看着一干大臣们略显不悦的神情,干巴巴道:我们还是明日继续来求见皇上吧。眼下之意就是这摊子她不接。
要是能够劝服皇帝,早几日就能成,也不至于等到今日迎来这样的圣旨,大臣们都有点认命,更何况,天天来跪着,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吃苦受累自不必说,且他们都是能掌管一方的大臣,每日里手头积攒的公务就有不老少,白日在宫里跪求、出宫还得加班干活,搁谁也撑不住了。
朝臣们如今分为两派,一派以曾经骆宰相的门生兼侄子骆尚书为首,另一派是新任宰相奚宰相,朝中局势前者式微,但凭着深厚的根基与宫中骆贵妃的支持也勉强能互相抗衡。
此时,两派首领第一次统一战线,齐齐跪下请求皇后暂时监权,当然这个监管也就是名义上的,实际事情还得由他们自己决定。
冉佳怡假做不敢应,大臣们一连跪了三次,她才敢应下,答应了暂时替皇帝看好朝堂,并表示会尽快请皇帝回归。
事情仿佛就这样告一段落,可旋即,去而复返的福贵总管打破了他们的幻想。
深闺后院中长大的皇后自然好对付,可猴精的福贵总管却不是那么好忽悠的,尤其,对方背后站的就是皇上时。 ↑返回顶部↑
这份圣旨事关重大,不好交由福贵宣读,皇帝看了内容无误,交由一旁的小太监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皇帝久违的下旨,所有人都侧耳倾听,结果,这消息让一干人险些惊掉了下巴。
这可真是,怎么说呢,皇帝是真的废了。
试想一下,连实际的权利都给了出去,这皇帝还有什么当头。
且,皇帝的旨意实在太过匪夷所思,一时间,全场寂静,无一人敢出声。
不多时,冉佳怡似乎从震惊中回神,面上满是惊恐推拒:黄上,臣妾不敢,请您收回成命。
紧接着,福贵也跪下请恩,叫一旁想要指责的大臣们歇了嘴,期待看向皇帝。
皇帝确实稳如磐石,丝毫不动摇,不以为意挥挥手:行了,事情就这样说定了,以后有什么实在决定不了的事情可以再过来,否则,朕就要问罪了,你们都退下吧。
在场所有人谁也没动,这要散了就真的定下来了。
--------------------
第484章 第三十三个故事
让皇后和太监总管一同监政, 这是哪朝哪代都没有过的事情。
不说皇帝正值年轻力壮,就是皇帝不在、幼帝掌权,也该是由太后代管才对, 如今皇帝闹的这是哪一出。
要不是碍于上面皇帝明显的不悦, 大臣们几乎都要大声反对了, 且他们还有一个更隐秘的心思,皇帝既然不愿意上朝,那么作为朝堂支柱的他们才是能真正挑起大梁的人。
至于皇后、太监总管, 一个女人一个阉人,都不是能成事的,被这样的人压在头上着实不好受。
奈何他们的感受无关紧要, 皇帝自觉英明,当即挥挥手, 不顾还有一堆话要说的大臣和皇后, 径自离开。
皇帝要走,也没人敢拦,留下冉佳怡和一众大臣面面相觑,刚才还合伙来劝说皇帝的人,转眼就有了嫌隙。
这怕也正是皇帝的目的, 想来也是,若是皇帝不在, 上下还能一心、朝堂后宫一个出气孔,就是再无心朝政的人晚上也该睡不安稳。
其实不管是皇后太监、还是大臣,都能看明白皇上的算计, 可还是那句话, 皇帝的算计, 作为臣子的他们便只能接受, 压根没有反抗的余地。
眼见着身影渐渐走远,金口玉言已定,他们更是只能听从。
当事人之一的福贵跟着皇帝离开,在场只剩一个皇后,大臣们不由得将视线移了过来,便对上了冉佳怡同样迷茫不安的神情,那模样,仿佛比他们还要不能接受。
冉佳怡看着一干大臣们略显不悦的神情,干巴巴道:我们还是明日继续来求见皇上吧。眼下之意就是这摊子她不接。
要是能够劝服皇帝,早几日就能成,也不至于等到今日迎来这样的圣旨,大臣们都有点认命,更何况,天天来跪着,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吃苦受累自不必说,且他们都是能掌管一方的大臣,每日里手头积攒的公务就有不老少,白日在宫里跪求、出宫还得加班干活,搁谁也撑不住了。
朝臣们如今分为两派,一派以曾经骆宰相的门生兼侄子骆尚书为首,另一派是新任宰相奚宰相,朝中局势前者式微,但凭着深厚的根基与宫中骆贵妃的支持也勉强能互相抗衡。
此时,两派首领第一次统一战线,齐齐跪下请求皇后暂时监权,当然这个监管也就是名义上的,实际事情还得由他们自己决定。
冉佳怡假做不敢应,大臣们一连跪了三次,她才敢应下,答应了暂时替皇帝看好朝堂,并表示会尽快请皇帝回归。
事情仿佛就这样告一段落,可旋即,去而复返的福贵总管打破了他们的幻想。
深闺后院中长大的皇后自然好对付,可猴精的福贵总管却不是那么好忽悠的,尤其,对方背后站的就是皇上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