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若说先帝对伍家尚有几分复杂难辨的心思,现任皇帝对伍家就是全然的忌惮究其原因,概在边关局势发展。
  先帝接手江山时,边关突厥贼心不死,蠢蠢欲动,伍将军适时站出,成为抵御突厥的一员猛将,那时尚且君臣相得,可随着边关逐渐安稳,昔日的功臣也变得尤为刺眼,尤其大靖兵权几乎握于一人之手,屁股下面的皇位成了热锅。
  只是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或许担心狗急跳墙、或许碍于年少情谊,先帝始终戒备,却未曾下狠手,传位给儿子时还不忘殷殷叮嘱,要好生抚慰按压,不可操之过急。
  年轻力壮、少年得意的皇帝,总免不了想做出几分成绩的心思,给逝去的先皇、给朝臣乃至给天下百姓一个下马威,选中的首要对象就是伍家。
  可伍家没有明显的把柄,皇帝也只能在一些小事上做手脚,纯粹恶心人。
  这几年,伍家军的粮草户部几乎从未充足供给,甚至伍家还要隐隐贴出不少,要不是早些年打仗家底丰收,恐怕早就支撑不住。
  伍将军心中也憋着一股火呢,心道要不是看在你老子的份上,能任一个毛头小子这般欺压,可君为臣纲,再不服气也只得忍着。
  总之,两边谁也不服气谁,谁也奈何不了谁,就这么僵持住,朝堂上硝烟弥漫,谁也不敢多说一句。
  本来这么僵持着也就罢了,谁知皇帝神来一笔,封了伍家颇为受宠的嫡女为后,也不知打的哪门子算盘。
  有人猜测是皇帝服软拉拢,也有人猜测是要挟,但不管哪种,这门婚事都得办得热热闹闹,不失了两家的颜面。
  圣旨是自己下的,可看着朝臣们都去巴结伍家,生性多疑的皇帝又忍不住猜测,是不是伍家结党营私,商量着谋朝篡位。
  未来皇后又如何,没有自己的首肯,皇后还比不上一个受宠的妃子。
  那伍家嫡女更是心思深沉,办了一个什么慈幼院笼络百姓,一点没有遮掩,还没进宫就把自己当做皇后了不成。
  看一个人不顺眼时,便只看得见缺点,正如此刻的皇帝,看伍家上下哪哪都不顺心,对待大婚之事更是懒得上心。
  皇帝可以不上心,下面的人却不能不小心谨慎。
  钦天监小心算好的黄道吉日,礼部精心准备的大婚仪式与册封流程,工部翻修宫殿与,户部大手笔的拨银子,刑部已经拟好了大赦天下的名单,吏部更是悄摸摸伍家亲眷的考评往上拔了一级,更别说兵部的热闹喜庆了。
  总而言之,一切正常的举动,在皇帝看来,都是伍家的罪过。
  饶是再不愿意,日子一天天的临近,皇帝脸色一日臭过一日,前朝后宫人人噤若寒蝉,唯恐招来灾祸。
  伍家却是一片喜气洋洋,内里如何担忧且不提,面对外人总得是一副欢喜模样。
  --------------------
  第474章 第三十三个故事
  姑娘, 您穿这一身可真有漂亮,就跟那九天上的仙女一样。宫里派来的嬷嬷笑得一脸褶子夸赞。
  冉佳怡顺势看向镜子里的自己,锦衣朝冠, 妆容精致, 眼睫毛长长地垂着, 一头青丝高高盘起,其上花丝点翠风冠更是富丽堂皇,更显雍容华贵之美。
  不日即将大婚, 此时她不过提前试穿一下,皇帝皇后的大婚与其他又有所不同,除去一般大婚的仪式外, 还有皇后的册封礼、以及入宗室族谱,配套的喜服自然也十分正式隆重。
  一般女子嫁人, 未必能在当日入夫家族谱, 大多会压在生下孩子后,这能少去很多麻烦,但皇族又有不同,皇后的身份要出席很多正式场合、管理后宫妃嫔与外命妇,没有足够的名分支撑很难真正行驶皇后的权利, 压制她们。
  伍母坐在一旁,也是满脸的欣赏, 眼中夹杂些许不舍。
  大婚一切事宜准备妥当,只待正日子到来。
  接下来几天,伍家的客人们络绎不绝, 添妆的、送礼的、攀亲的, 门槛都险些被踏破, 这些都交由伍家其他女眷处理, 不必冉佳怡理会,大多数人压根进不了她的院子,即使少数亲朋好友来了,也是阿谀奉承居多,毕竟几天后她就是她们入宫朝拜的对象了。
  她每日里只管在闺房里一遍又一遍预演大婚流程,累得够呛,毕竟光是头上那十几斤重的发冠就足够压垮她,更别说一身紧实厚重的喜服,要不是正值春日凉风习习,恐怕要担心自己会不会馊了。
  三月十八,是钦天监算出来的好日子,大靖朝皇帝大婚的消息早在几个月前已在整个京都流传,百姓们异常高兴,倒不是别的,因着这大喜事,不说大赦天下,就是赋税也能减免些许,更不提往日里盘剥的官差衙役都安生了许多,生意兴隆赚的钱也多,可不得高兴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