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2 / 2)
冉佳怡急忙将人拦住:虽说这是先祖托梦,可是真是假也无从分辨,不如等我证实了再说,也免得爹娘空欢喜一场。
实则她压根信不过伍家,把东西献上去只有两个结局,一是伍家将东西进献皇帝,这只会引得皇帝更加忌惮,二就是自己留下偷偷使用,届时恐怕野心压都压不下来。
不管哪一种,结局都不会有自己使用更好的了。
好在她婚事已定,作为未来的皇后,未来一年在伍家的地位只会更高,且皇家内务府准备的聘礼不日就到,伍家的嫁妆也紧随其后,也就是说,她很快就有自己的资产,金银玉器、田庄铺子,以及独属于她的仆人。
别看府中主子那么多,可除去贴身伺候的,大多下人都是公中的,压根不能尽信。
等待的时候冉佳怡也没闲着,为免误解了伍家人,她还多次试探过原主的母亲。
作为伍将军的枕边人,伍母自然清楚丈夫的忧虑,即使这样她才会更加哀伤,对着唯一的女儿也无法说出全部。
自家与皇家的恩怨,远非一门婚事可解决的,过往不知多少伍家男丁死在了前线,又有多少是死于皇族倾轧,便是自家愿意重归于好,上面那位又岂能放过。
盈盈,你要记住,进宫了你就不仅是伍家女,更是一宫之母,谨言慎行,做好你该做的,知道吗?
冉佳怡点点头,表示明白,娘,你放心,我一定会成为一个让你和爹、伍家乃至天下百姓都满意的皇后。
虽然觉得女儿这话有点夸大,可根源总是好的,一入宫门深似海,暂且让她轻快一阵也是好的,这么想着,伍母也就没有反驳,这也令得以后的她每每想起总是万分的遗憾。
定了亲,还是皇家的婚事,冉佳怡准皇后的身份一下子在伍家拔高起来,几个哥嫂遇见了不行礼也得多敬重几分,生动权势了什么叫做夫荣妻贵。
冉佳怡并不在意,身份高些她也好办事,起码再出去没人敢阻拦。
大摇大摆带着几个丫鬟仆从出门,伺候的下人小厮无不小心翼翼,冉佳怡美其名曰挑选首饰、顺带逛逛京都,以免一年后进宫再无出来的机会,伍母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并不阻止。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冉佳怡上午在家中绣绣嫁衣、陪伍母说说话,下午就四处闲逛,一开始关注的人还比较多,尤其那些家中有女子在宫中的人家,可时日久了,众人也就清楚这纯粹是小姑娘无聊,并没什么可盯的,也就放松了。
冉佳怡这才得以清闲下来,要知道,每日里在京城闲逛也是一件着实累人的活计。
也就在这时,内务府的人送来了单子,皇后的聘礼自然不可小觑,正好好几页的单子,其上资产、金银珠宝不计其数,堪称奢华,饶是见惯大场面的伍母也不由咂舌。
不过也从侧面印证了伍家的地位,毕竟皇家也是会看人下菜碟的。
一般人家的彩礼,娘家少不得扣下几分,可皇后的聘礼却没人敢动分毫,不仅不能动,还得大手笔添上,务必让这门婚事办得体面风光,才不堕了皇家的威风。
于是,冉佳怡的嫁妆格外丰盛起来,十里红妆也不夸张,面对这些,冉佳怡欣然接受,按照她的计划,未来需要用到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名下有了属于自己的资产,冉佳怡的行动也可以正式实施起来了。
最重要的就是她名下的几处庄子,原先是皇庄,赐下来后便属于她,连带里面下人们的卖身契也给了她,几个庄子加在一起几百号人手,可惜不能尽信。
故而,冉佳怡只是另外买了一批人放进去,让两边形成焦灼之势,表面看是两波人的争斗,谁又想得到浑水中摸进了多少鱼。
种子下地,只待收获,这总急不得,冉佳怡便开始准备其他。
她要做大就必须得有自己的人手,不过女子能做的到底有限,冉佳怡用自己的私房建了一个慈幼院,转门收养京城无家可归的孤儿以及老人,其实她的重点还是培养训练孤儿,老人只是顺带着好不那么显眼。
如她所料,一切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便是知道这些事情的人家,也不过一句伍家女想博个好名声罢了。
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表面上她还是那个乖顺听话的乖女儿,叫伍母怜惜得紧,恨不得日子再过得慢一点,实则暗地里,她的势力也在慢慢增强,虽则微小到不被人看在眼里,但总有发展壮大的一天。
时间一天天过去,春去秋来,地里的农作物也到了收割的季节,冉佳怡并不担心产量,这三种可是在后世傲视其他农作物的存在,即使到了古代也足以令人大吃一惊。
事实也的确如此,后世动辄亩产一千公斤的作物,到了肥料与种植方法极其落后的古代,也有了亩产六百斤的亮眼成绩。
别看与后世相比大打折扣,可这时候人口也少啊,整个大靖王朝几乎一样面积的土地,不过五六千万的人数,可以说,只要顺利推广开来,不遇到天灾人祸,整个大靖王朝老百姓的口粮都有了保证。 ↑返回顶部↑
实则她压根信不过伍家,把东西献上去只有两个结局,一是伍家将东西进献皇帝,这只会引得皇帝更加忌惮,二就是自己留下偷偷使用,届时恐怕野心压都压不下来。
不管哪一种,结局都不会有自己使用更好的了。
好在她婚事已定,作为未来的皇后,未来一年在伍家的地位只会更高,且皇家内务府准备的聘礼不日就到,伍家的嫁妆也紧随其后,也就是说,她很快就有自己的资产,金银玉器、田庄铺子,以及独属于她的仆人。
别看府中主子那么多,可除去贴身伺候的,大多下人都是公中的,压根不能尽信。
等待的时候冉佳怡也没闲着,为免误解了伍家人,她还多次试探过原主的母亲。
作为伍将军的枕边人,伍母自然清楚丈夫的忧虑,即使这样她才会更加哀伤,对着唯一的女儿也无法说出全部。
自家与皇家的恩怨,远非一门婚事可解决的,过往不知多少伍家男丁死在了前线,又有多少是死于皇族倾轧,便是自家愿意重归于好,上面那位又岂能放过。
盈盈,你要记住,进宫了你就不仅是伍家女,更是一宫之母,谨言慎行,做好你该做的,知道吗?
冉佳怡点点头,表示明白,娘,你放心,我一定会成为一个让你和爹、伍家乃至天下百姓都满意的皇后。
虽然觉得女儿这话有点夸大,可根源总是好的,一入宫门深似海,暂且让她轻快一阵也是好的,这么想着,伍母也就没有反驳,这也令得以后的她每每想起总是万分的遗憾。
定了亲,还是皇家的婚事,冉佳怡准皇后的身份一下子在伍家拔高起来,几个哥嫂遇见了不行礼也得多敬重几分,生动权势了什么叫做夫荣妻贵。
冉佳怡并不在意,身份高些她也好办事,起码再出去没人敢阻拦。
大摇大摆带着几个丫鬟仆从出门,伺候的下人小厮无不小心翼翼,冉佳怡美其名曰挑选首饰、顺带逛逛京都,以免一年后进宫再无出来的机会,伍母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并不阻止。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冉佳怡上午在家中绣绣嫁衣、陪伍母说说话,下午就四处闲逛,一开始关注的人还比较多,尤其那些家中有女子在宫中的人家,可时日久了,众人也就清楚这纯粹是小姑娘无聊,并没什么可盯的,也就放松了。
冉佳怡这才得以清闲下来,要知道,每日里在京城闲逛也是一件着实累人的活计。
也就在这时,内务府的人送来了单子,皇后的聘礼自然不可小觑,正好好几页的单子,其上资产、金银珠宝不计其数,堪称奢华,饶是见惯大场面的伍母也不由咂舌。
不过也从侧面印证了伍家的地位,毕竟皇家也是会看人下菜碟的。
一般人家的彩礼,娘家少不得扣下几分,可皇后的聘礼却没人敢动分毫,不仅不能动,还得大手笔添上,务必让这门婚事办得体面风光,才不堕了皇家的威风。
于是,冉佳怡的嫁妆格外丰盛起来,十里红妆也不夸张,面对这些,冉佳怡欣然接受,按照她的计划,未来需要用到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名下有了属于自己的资产,冉佳怡的行动也可以正式实施起来了。
最重要的就是她名下的几处庄子,原先是皇庄,赐下来后便属于她,连带里面下人们的卖身契也给了她,几个庄子加在一起几百号人手,可惜不能尽信。
故而,冉佳怡只是另外买了一批人放进去,让两边形成焦灼之势,表面看是两波人的争斗,谁又想得到浑水中摸进了多少鱼。
种子下地,只待收获,这总急不得,冉佳怡便开始准备其他。
她要做大就必须得有自己的人手,不过女子能做的到底有限,冉佳怡用自己的私房建了一个慈幼院,转门收养京城无家可归的孤儿以及老人,其实她的重点还是培养训练孤儿,老人只是顺带着好不那么显眼。
如她所料,一切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便是知道这些事情的人家,也不过一句伍家女想博个好名声罢了。
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表面上她还是那个乖顺听话的乖女儿,叫伍母怜惜得紧,恨不得日子再过得慢一点,实则暗地里,她的势力也在慢慢增强,虽则微小到不被人看在眼里,但总有发展壮大的一天。
时间一天天过去,春去秋来,地里的农作物也到了收割的季节,冉佳怡并不担心产量,这三种可是在后世傲视其他农作物的存在,即使到了古代也足以令人大吃一惊。
事实也的确如此,后世动辄亩产一千公斤的作物,到了肥料与种植方法极其落后的古代,也有了亩产六百斤的亮眼成绩。
别看与后世相比大打折扣,可这时候人口也少啊,整个大靖王朝几乎一样面积的土地,不过五六千万的人数,可以说,只要顺利推广开来,不遇到天灾人祸,整个大靖王朝老百姓的口粮都有了保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