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1 / 3)
“那可不,吃下去那叫一个嫩, 我丈人现在啥都吃不了, 就好这口!”
挑选食材的食客相互讨论声传来, 卖过一文三两豆腐的周檀面不改色,神情如常。
毕竟他是将锅底的各种香料调味和猪油都算了进去,要是还按照单纯豆腐卖法,不亏本都难, 哪还能赚钱。
最开始的托儿已经挑选好了自己的食材,交给王二正在煮。
荤菜或是提前蒸炸过,或是切得很薄,或是干脆一直在红汤锅里浸着,等到客人挑完前头的食材桌子,再从锅里现挑些煮时日短难以入味的内脏和豆制品,所以托儿很快就从王二手里接过了属于自己的大木盆。
“承您关照,一共十三文。”周檀在一旁管收银和解答各种问题。
接过了木盆,其实进店在桌子上方便吃些,但托儿还没有忘记自己今天收了钱的。
为了让东家们物超所值,看到他的敬业,当即就在外头挑起一根签子吃了下去——
托儿,也就是孙原,入口那一瞬间眼睛登时瞪圆了。
“嘶,好辣!好入味!”他咽下那口一直在锅里煮着的肥肠节子,炖得那叫一个软烂入味,一股说不清的香辣在嘴里迅速扩散开来。
孙原吃下那一口,当即开始尝其他串。
冻豆腐吸满鲜香酱辣的汁水,嫩豆腐煮过更加嫩滑油浸浸的,萝卜块整个都被红油浸透了,一口咬下去要是在爆汁,上面裹了层面糊炸得金黄酥脆的酥肉被红油浅浅一泡,又酥又入味,就连大白菜都煮得浸透了汤汁……
吃完后,他直接不顾形象撒丫子就往外跑,看得众人一愣,周檀也懵了。
这是……辣得要窜?
不等大家各种猜测,孙原很快就端着从自己家拿来的粗瓷大碗回到了排队挑选的队尾后头,拿起一个盆来重新排。
看到他手里的碗,大家其实或多或少都有了猜测。
果不其然,等孙原将刚才吃过觉得好吃的或是没吃过的新奇食材挨个夹了一遍,特意和王二大声说道:“麻烦给我放到这个碗里,我带回家吃!”
这沸潭楼真这么好吃!?
围观的人群在这功夫里不仅没散,甚至还有越围越多的趋势。
此时看到这人居然好吃到要跑回家拿碗打包的地步,再加上之前在排队挑选食材的人终于选好后,也拿到了自己煮好的‘拔霞供’后一个个被惊艳到失态的神情,让原本还在犹豫的看客终于忍不住了。
“我也要去买点!”
“买两串还好,也不贵,走!咱去尝尝到底辣不辣!”
“对啊,咱就买那一串一文的,万一不好吃也不心疼。”
“走走走,听了好一会儿这股香辣味道,和辣菜煮开的味道完全不一样,也不知道什么味道。”
时人喜辣,虽然辣椒还没有引入,茱萸如今也只是作为观赏类花卉存在,但生姜、胡椒、芥末和辣菜的组合却十分盛行。
光是沸潭楼所在的这条街就有三四家卖辣脚子,酒楼或铺子门口常年有小贩托着小缸子卖辣菜作下酒菜。
此外,码头早市和瓦子都有卖常见的姜辣羹,?也是用大量的姜末熬制的鱼汤,?姜辣与鱼鲜在一碗羹里完美融合,周檀搬过来后已经吃上两回了。
所以一传二、二传三,很快铺子门前又挤了一群听到消息赶来的食客,扬言要尝尝这家‘辣菜’味道到底如何。
“这是豆腐?这里居然有豆腐卖!”有人惊叹道。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之前那批豆腐可都是这沸潭楼做的!”之前围观的人给后来的人解答。 ↑返回顶部↑
挑选食材的食客相互讨论声传来, 卖过一文三两豆腐的周檀面不改色,神情如常。
毕竟他是将锅底的各种香料调味和猪油都算了进去,要是还按照单纯豆腐卖法,不亏本都难, 哪还能赚钱。
最开始的托儿已经挑选好了自己的食材,交给王二正在煮。
荤菜或是提前蒸炸过,或是切得很薄,或是干脆一直在红汤锅里浸着,等到客人挑完前头的食材桌子,再从锅里现挑些煮时日短难以入味的内脏和豆制品,所以托儿很快就从王二手里接过了属于自己的大木盆。
“承您关照,一共十三文。”周檀在一旁管收银和解答各种问题。
接过了木盆,其实进店在桌子上方便吃些,但托儿还没有忘记自己今天收了钱的。
为了让东家们物超所值,看到他的敬业,当即就在外头挑起一根签子吃了下去——
托儿,也就是孙原,入口那一瞬间眼睛登时瞪圆了。
“嘶,好辣!好入味!”他咽下那口一直在锅里煮着的肥肠节子,炖得那叫一个软烂入味,一股说不清的香辣在嘴里迅速扩散开来。
孙原吃下那一口,当即开始尝其他串。
冻豆腐吸满鲜香酱辣的汁水,嫩豆腐煮过更加嫩滑油浸浸的,萝卜块整个都被红油浸透了,一口咬下去要是在爆汁,上面裹了层面糊炸得金黄酥脆的酥肉被红油浅浅一泡,又酥又入味,就连大白菜都煮得浸透了汤汁……
吃完后,他直接不顾形象撒丫子就往外跑,看得众人一愣,周檀也懵了。
这是……辣得要窜?
不等大家各种猜测,孙原很快就端着从自己家拿来的粗瓷大碗回到了排队挑选的队尾后头,拿起一个盆来重新排。
看到他手里的碗,大家其实或多或少都有了猜测。
果不其然,等孙原将刚才吃过觉得好吃的或是没吃过的新奇食材挨个夹了一遍,特意和王二大声说道:“麻烦给我放到这个碗里,我带回家吃!”
这沸潭楼真这么好吃!?
围观的人群在这功夫里不仅没散,甚至还有越围越多的趋势。
此时看到这人居然好吃到要跑回家拿碗打包的地步,再加上之前在排队挑选食材的人终于选好后,也拿到了自己煮好的‘拔霞供’后一个个被惊艳到失态的神情,让原本还在犹豫的看客终于忍不住了。
“我也要去买点!”
“买两串还好,也不贵,走!咱去尝尝到底辣不辣!”
“对啊,咱就买那一串一文的,万一不好吃也不心疼。”
“走走走,听了好一会儿这股香辣味道,和辣菜煮开的味道完全不一样,也不知道什么味道。”
时人喜辣,虽然辣椒还没有引入,茱萸如今也只是作为观赏类花卉存在,但生姜、胡椒、芥末和辣菜的组合却十分盛行。
光是沸潭楼所在的这条街就有三四家卖辣脚子,酒楼或铺子门口常年有小贩托着小缸子卖辣菜作下酒菜。
此外,码头早市和瓦子都有卖常见的姜辣羹,?也是用大量的姜末熬制的鱼汤,?姜辣与鱼鲜在一碗羹里完美融合,周檀搬过来后已经吃上两回了。
所以一传二、二传三,很快铺子门前又挤了一群听到消息赶来的食客,扬言要尝尝这家‘辣菜’味道到底如何。
“这是豆腐?这里居然有豆腐卖!”有人惊叹道。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之前那批豆腐可都是这沸潭楼做的!”之前围观的人给后来的人解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