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2 / 3)
这下答案确定了,箱子外面的人也跟着心烦意乱起来。
“你怎么会在这儿?你不是拿着玉玦保护他们吗?那小诚和凌岓他们呢?”
“嗯嗯嗯嗯嗯嗯……”洪钟也着急,可愣是一句话都解释不了。
姜泠定了定神,又瞥了一眼其他三口箱子,心知当务之急是打开这些箱子,先把里面的人救出来。
第88章 篇六:民国往事·照片上的女人
话说自来到青海摸清楚师父的大致动向后,姜泠便盘算着让老刘带着自己去寻人。根据老刘的说法,殷漠最有可能是躲进了一座名字奇长无比的山中。
“别的不好说,但…你一个人去,未必有多少风险,如果带着其他人去可就说不定了。”
这话说的模棱两可,姜泠只好追问其中深意:“说明白点。”
“具体的我倒也不算清楚,我只知道每次杨院长运来的‘货物’,份量都不轻。”
刘冬生没明说所谓“货物”是什么东西,但姜泠心里已有了一个推测。
自刘小猛一行人遇袭再到玉玦丢失,她隐隐约约觉察到师父失踪并不是最开始料想的为人所害那么简单。她本不欲牵连卫斯诚等人进来,却不想计划赶不上变化,后者还是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来了青海。
历经水下塑像后,她对此行更生惴惴不安之感,故而串通洪钟给其他几人的酒里放些助眠药物,以确保他们不会被波及更多。
临走时她把玉玦交给了说书人,却也没有细说是如何找回来的。
“拿好它,至少一般的脏东西不敢来害你们。”猛然想起什么,她又补充道,“骨医也不能。”
洪钟自知眼前的姑娘很有自己的主意,也不便多劝说,于是他似懂非懂点点头,顺手拖了张椅子坐在门口握着玉玦当“门神”。
一开始一切都十分顺利。招待所毕竟不是五星级酒店,保洁敲门遭拒后也懒得再多问,一楼的前台更是没多余的功夫招呼楼上的客人。昨晚喝了酒的人做着各自的梦,连个呼噜声都没有。
眼看着挂钟上的时针分针即将走向重合,洪钟决定去找找吃的。
“就下趟楼,应该不会有什么大事儿吧。”他出门前特意把“请勿打扰”的牌子挂在门口,心里想着:现在是法治社会,光天化日朗朗乾坤谁还能真的在这儿干点坏事?
招待所没有午餐供应,前台值班的人换成了另一个慈眉善目的大姐。她递给洪钟一桶泡面和一壶开水,也没多说什么。
从接过泡面轻声道谢到吃完面上楼,前后二十分钟的时间都不到。可等他再回到房间时,却见房门大敞着,里面睡着的同伴都已不见踪影。
洪钟下意识捏紧衣服口袋里的玉玦,满手都是冷汗。可还没等他左脚踏进门一探究竟,后脑勺就传来一阵剧痛,继而眼前一黑,什么也不知道了。
再醒来时,说书人眼前黑漆漆的一片,嘴里不知道被塞了什么,手脚也被浸湿的麻绳捆得结结实实,说不出话、动弹不得。
在未知的环境里,当人的视觉受限时,听觉就会变得格外灵敏。洪钟仔细听着自己能听到的一切动静,终于,他等来了熟悉的声音:姜泠。
打开箱子最大的阻碍在于那只奇重无比的箱盖,姜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掀开一点缝隙时,另一双手攀了上来。
“是你?”看见来人,她着实吃了一惊。
“不能硬抬,我知道窍诀。”说话的人是凌岓,他暂且来不及解释太多。
好在两个人默契十足,姜泠也明白现在不是刨根问底的时候,有了另一人的助力,四口箱子很快便被打开了。
洪钟、老郑、之胖、卫斯诚,四口箱子四个人,多一个也没有。
“陈青云呢?”骨医皱了皱眉,怕听到什么坏消息。
“放心,我早把她安顿好了。”凌岓答得干脆,让人放下心来。 ↑返回顶部↑
“你怎么会在这儿?你不是拿着玉玦保护他们吗?那小诚和凌岓他们呢?”
“嗯嗯嗯嗯嗯嗯……”洪钟也着急,可愣是一句话都解释不了。
姜泠定了定神,又瞥了一眼其他三口箱子,心知当务之急是打开这些箱子,先把里面的人救出来。
第88章 篇六:民国往事·照片上的女人
话说自来到青海摸清楚师父的大致动向后,姜泠便盘算着让老刘带着自己去寻人。根据老刘的说法,殷漠最有可能是躲进了一座名字奇长无比的山中。
“别的不好说,但…你一个人去,未必有多少风险,如果带着其他人去可就说不定了。”
这话说的模棱两可,姜泠只好追问其中深意:“说明白点。”
“具体的我倒也不算清楚,我只知道每次杨院长运来的‘货物’,份量都不轻。”
刘冬生没明说所谓“货物”是什么东西,但姜泠心里已有了一个推测。
自刘小猛一行人遇袭再到玉玦丢失,她隐隐约约觉察到师父失踪并不是最开始料想的为人所害那么简单。她本不欲牵连卫斯诚等人进来,却不想计划赶不上变化,后者还是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来了青海。
历经水下塑像后,她对此行更生惴惴不安之感,故而串通洪钟给其他几人的酒里放些助眠药物,以确保他们不会被波及更多。
临走时她把玉玦交给了说书人,却也没有细说是如何找回来的。
“拿好它,至少一般的脏东西不敢来害你们。”猛然想起什么,她又补充道,“骨医也不能。”
洪钟自知眼前的姑娘很有自己的主意,也不便多劝说,于是他似懂非懂点点头,顺手拖了张椅子坐在门口握着玉玦当“门神”。
一开始一切都十分顺利。招待所毕竟不是五星级酒店,保洁敲门遭拒后也懒得再多问,一楼的前台更是没多余的功夫招呼楼上的客人。昨晚喝了酒的人做着各自的梦,连个呼噜声都没有。
眼看着挂钟上的时针分针即将走向重合,洪钟决定去找找吃的。
“就下趟楼,应该不会有什么大事儿吧。”他出门前特意把“请勿打扰”的牌子挂在门口,心里想着:现在是法治社会,光天化日朗朗乾坤谁还能真的在这儿干点坏事?
招待所没有午餐供应,前台值班的人换成了另一个慈眉善目的大姐。她递给洪钟一桶泡面和一壶开水,也没多说什么。
从接过泡面轻声道谢到吃完面上楼,前后二十分钟的时间都不到。可等他再回到房间时,却见房门大敞着,里面睡着的同伴都已不见踪影。
洪钟下意识捏紧衣服口袋里的玉玦,满手都是冷汗。可还没等他左脚踏进门一探究竟,后脑勺就传来一阵剧痛,继而眼前一黑,什么也不知道了。
再醒来时,说书人眼前黑漆漆的一片,嘴里不知道被塞了什么,手脚也被浸湿的麻绳捆得结结实实,说不出话、动弹不得。
在未知的环境里,当人的视觉受限时,听觉就会变得格外灵敏。洪钟仔细听着自己能听到的一切动静,终于,他等来了熟悉的声音:姜泠。
打开箱子最大的阻碍在于那只奇重无比的箱盖,姜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掀开一点缝隙时,另一双手攀了上来。
“是你?”看见来人,她着实吃了一惊。
“不能硬抬,我知道窍诀。”说话的人是凌岓,他暂且来不及解释太多。
好在两个人默契十足,姜泠也明白现在不是刨根问底的时候,有了另一人的助力,四口箱子很快便被打开了。
洪钟、老郑、之胖、卫斯诚,四口箱子四个人,多一个也没有。
“陈青云呢?”骨医皱了皱眉,怕听到什么坏消息。
“放心,我早把她安顿好了。”凌岓答得干脆,让人放下心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