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2 / 3)
姜泠在自己负责的盒子里找到了一张合照,上面的女人正是卫斯诚在小筑递过来那张照片上的女人。不同的是,这张照片显然是原片,尽管照片上的四个角已经泛黄蜷起了,可大体上还是被保存得很好。
借着原片,姜泠看得更仔细了,这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女人。她看起来大约四十出头,身材高挑,极有风韵。
拍照片时,女人穿着一件毛领大氅,脚上踩着一双高跟女靴。她的耳下挂着水滴形的耳坠,从照片上的颜色深浅来判断,大约是碧绿色的,而那只挽住殷漠的细腕上还有只贵妃镯,看起来不是寻常人家能戴得起的物件。
照片背后有两行字,两行的笔迹却不同。
第一行字迹的笔锋遒劲有力,一看就出自殷漠之手,上面写着:
“1931年冬,与妹阿欢、儿小雨在南京梧桐照相馆合。”
第二行字迹娟秀小巧,更像是知书达礼的姑娘写下来的话:
“丹心寸意,愁君未知[2]。”
“这是哪个姑娘在写暗恋呢?”
洪钟已经翻完了自己那一箱子老照片,里面什么有关玉玦的线索都没有,他见姜泠对着手上的照片发愣,一凑过来就看见了这句话。
其他两人闻讯而来,也看到了这两句话。
“看样子,这可能是你师父的妹妹和儿子。”凌岓注意到第一行字的称谓,对照片上三人的关系有了个大概了解。
“妹妹?”——
“那个女的挺有气质的,她好像叫大叔‘师哥’……”
在藏寨,沈径霜的一番话突然于脑海中想起,姜泠仔细看了看照片上的人,自言自语道,“难道阿欢是师父的师妹?那她应该也是骨医,或者,和阿诚一样——知道有关于骨医的一些事情才对。”
“你说什么?什么师哥师妹?”凌岓大约猜到了姜泠话中的意思,想要确认,却听见洪钟说:
“这张照片上有你的玉!”
第78章 篇六:民国往事·古玉来历
姜泠拿着的老照片下还有一张彩色照片,这张照片的主角不是人,是一块完整的玉石。玉石是椭圆形的,光泽度很好,从照片上来看,应该就是姜泠丢失的玉。只是拍摄照片的时候,玉还没有被做成玉玦,也没有缺少边角。
照片后面依然有字,笔力遒劲,是殷漠写的——
“冬至,寻得宝玉一块,此玉自昆仑山脉取得,性极寒。”
“砰”一声,有人撞到了院门上。有了上次的教训,众人不再倾巢出动,凌岓和姜泠留在屋子里看着殷漠的东西。
“谁?”
卫斯诚打开门,一个人影都没见到。他四处看了看,只见门前多了一个包裹,包裹被黄色宽胶带层层缠绕着,胶带上用黑色记号笔写着斗大的三个字:姜泠收。
卫斯诚小心翼翼地把包裹拿起来,里面的东西很有分量。他将包裹放在耳边轻轻晃一晃,什么声音都没发出。
包裹拿进屋,四个人围成一圈把注意力从照片转移到包裹上。
“会不会有埋伏?”洪钟戏瘾犯了,模仿着港剧里的腔调问道。
“能有啥埋伏?”卫斯诚并不接茬,直愣愣戳破对方的幻想,“就咱这几块料,哪个值得专门设个埋伏?还专门掏运费送到家门口?”
凌岓被眼前一对活宝逗笑了,他拿着刀把胶带割开,开箱之前还不忘对洪钟说,“老洪,你要不要站远点?这样万一真有个炸弹啥的,你也好帮我们处理后事。”
“说嘛呢!”洪钟赶紧摆手,“知不知道一语成谶?说话要避谶,快把刚说的吐掉!” ↑返回顶部↑
借着原片,姜泠看得更仔细了,这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女人。她看起来大约四十出头,身材高挑,极有风韵。
拍照片时,女人穿着一件毛领大氅,脚上踩着一双高跟女靴。她的耳下挂着水滴形的耳坠,从照片上的颜色深浅来判断,大约是碧绿色的,而那只挽住殷漠的细腕上还有只贵妃镯,看起来不是寻常人家能戴得起的物件。
照片背后有两行字,两行的笔迹却不同。
第一行字迹的笔锋遒劲有力,一看就出自殷漠之手,上面写着:
“1931年冬,与妹阿欢、儿小雨在南京梧桐照相馆合。”
第二行字迹娟秀小巧,更像是知书达礼的姑娘写下来的话:
“丹心寸意,愁君未知[2]。”
“这是哪个姑娘在写暗恋呢?”
洪钟已经翻完了自己那一箱子老照片,里面什么有关玉玦的线索都没有,他见姜泠对着手上的照片发愣,一凑过来就看见了这句话。
其他两人闻讯而来,也看到了这两句话。
“看样子,这可能是你师父的妹妹和儿子。”凌岓注意到第一行字的称谓,对照片上三人的关系有了个大概了解。
“妹妹?”——
“那个女的挺有气质的,她好像叫大叔‘师哥’……”
在藏寨,沈径霜的一番话突然于脑海中想起,姜泠仔细看了看照片上的人,自言自语道,“难道阿欢是师父的师妹?那她应该也是骨医,或者,和阿诚一样——知道有关于骨医的一些事情才对。”
“你说什么?什么师哥师妹?”凌岓大约猜到了姜泠话中的意思,想要确认,却听见洪钟说:
“这张照片上有你的玉!”
第78章 篇六:民国往事·古玉来历
姜泠拿着的老照片下还有一张彩色照片,这张照片的主角不是人,是一块完整的玉石。玉石是椭圆形的,光泽度很好,从照片上来看,应该就是姜泠丢失的玉。只是拍摄照片的时候,玉还没有被做成玉玦,也没有缺少边角。
照片后面依然有字,笔力遒劲,是殷漠写的——
“冬至,寻得宝玉一块,此玉自昆仑山脉取得,性极寒。”
“砰”一声,有人撞到了院门上。有了上次的教训,众人不再倾巢出动,凌岓和姜泠留在屋子里看着殷漠的东西。
“谁?”
卫斯诚打开门,一个人影都没见到。他四处看了看,只见门前多了一个包裹,包裹被黄色宽胶带层层缠绕着,胶带上用黑色记号笔写着斗大的三个字:姜泠收。
卫斯诚小心翼翼地把包裹拿起来,里面的东西很有分量。他将包裹放在耳边轻轻晃一晃,什么声音都没发出。
包裹拿进屋,四个人围成一圈把注意力从照片转移到包裹上。
“会不会有埋伏?”洪钟戏瘾犯了,模仿着港剧里的腔调问道。
“能有啥埋伏?”卫斯诚并不接茬,直愣愣戳破对方的幻想,“就咱这几块料,哪个值得专门设个埋伏?还专门掏运费送到家门口?”
凌岓被眼前一对活宝逗笑了,他拿着刀把胶带割开,开箱之前还不忘对洪钟说,“老洪,你要不要站远点?这样万一真有个炸弹啥的,你也好帮我们处理后事。”
“说嘛呢!”洪钟赶紧摆手,“知不知道一语成谶?说话要避谶,快把刚说的吐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