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爵钗 第245节(2 / 4)
“临江,你不能去。”她缓慢而坚定地道。
司马炼没有再坚持,朝她再拜后离开西堂。
-
正在帝京风雨欲来前,高阳王却寻回了自己流落多年的外孙,这无疑是一件喜事。
几位老王爷从不插手政事,所以朝廷上下对于这等喜事还是十分乐见其成。当初找回云晦珠时是高阳王亲自进了万清福地,这次老几位一起奔去了。可惜皇帝只能干瞪眼,连话都说不出来,秦仙媛代为转达皇帝的意思——这种事自己看着办便好,没必要专程来一趟。老王爷们犯了难,檀沐庭取来印玺,半执了皇太侄的手盖上大印,算是认可了云重岫的身份,再上太庙告祭天地祖宗后就算礼成——虽说是外孙,想要袭爵便要削减一等,不过高阳王一脉也总算是后继有人了。
高阳王自是喜上眉梢,得意之时甚至对檀沐庭说:“如此一来重岫也算是公主的族兄,待公主与檀大人好事亦近,大婚时还能讨上一杯喜酒喝。”
檀沐庭看过来,不知为何,高阳王总觉得这位素来和善的年轻高官并不像是传闻中那样好相与,就譬如方才,自己看到他眼底一晃即逝的抵触——上了年纪之后看人很少会出错。
高阳王回去后,想了想,还是招来藏锋:“重岫啊,外祖觉得这檀沐庭不像个好人啊。”
藏锋刚从后宅出来,听他这么一说,附和点头:“外祖阅历繁多,感觉应当不会有错。”
高阳王越看外孙越是喜欢,他们兄弟几个一个比一个矮,可外孙却是萝卜笋中的竹子尖,别提有多给他添面子。只是人行事有些过于爽快激进,一来便得罪了高阳王妃,他名义上的外祖母——说来倒也不算得罪,不过是王妃自觉他身份存疑,夹枪带棒地嘲讽了几句,他便要以她残害庶母为由将人扭送去宗人寺,且说干就干,拎着王妃的后衣领如同拎了只雀儿,也不知哪里来这样大的力气。高阳王也苦苦求情,说这是太祖爷赐下的人,动不得的。他也很是理解,将王妃丢下,转而处置了王妃身边的人,拿口锅来要将人煮了——高阳王妃这时才知晓这叫云重岫的小子是为妹妹撑腰,一直惦记着她将云晦珠的小黑狗炖吃那件事,明白过来后吓得险些梗过去,醒来时用惯手的几个老婢悬在她房里,活像炉里的烤鸭,吓得她如今都不敢回自己院子,人也终于消停下来。
经此事之后,高阳王总觉得外孙身上有股狠劲儿,他办起事来却不像软弱的云家人。当然,高阳王也没过问这些年他经历了什么,唯恐听到令自己更为愧疚的,又或者说不该听的。
宗室王孙,总愿意在朝中挂个闲职。高阳王思来想去,还是舍了脸皮来求光献郡主。
光献答应得十分爽快:“大将军谋反,让他去挣军功吧!”
高阳王大吃一惊,连声道不可:“重岫在外多年,好不容易才回来,我实在是不舍。现如今晦珠离家出走,至今未归,若是重岫去了有个三长两短,叫我如何对得起晦珠?”
萧扶光噢了一声,假惺惺地道:“闲散职位倒是多,只是宇文律集结了不少兵马,我也不得不多派些人去,此行便是守住临江,回来也少不得封个五品校尉。不信你瞧司马炼,便是状元又如何,在内阁少说也要熬上三年才有出头机会,如今却已是兵部员外了,靠着军功不比考功名升得快?”
高阳王一听,顿时便有些心动,可恨自己岁数大,一脚踏进棺材里,不然也想试上一试。
“既然你不愿,那就算了。”萧扶光眼波一转,又说,“可惜了,这次太傅也请命前去,稳赢的局势啊…”
太傅何许人也?那是文治武功第一等,便是连先帝也要高看三分的人物。有他在,临江二战简直是易如反掌。
高阳王登时便急了,“我、我再同重岫商议商议。”
“那您可要快些。”萧扶光点头,“方才司马炼也来过。”
高阳王顾不得同她道别,急匆匆赶回了家。此时藏锋正在练功,一把长刀刷得有模有样,一看便是练家子。
高阳王觉得外孙的确有做武将的能耐,靠爵位吃一辈子有什么出息?人还是得靠自己。
他将临江战事同藏锋说了,藏锋早已同萧扶光通过气,假模假样地推脱了一番之后才应下。
九月中旬时,华品瑜与云重岫带兵动身前往临江。
第428章
帝都雪大(二十四)
朝堂上有檀沐庭挟萧梦生把控万清福地,后又有大将军宇文律反叛。不过宇文律虽在萧扶光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当中。
她之前一直很是好奇,为何宇文律被定罪时会怒骂檀沐庭,直至自己想通时才反应过来,原宇文律也是檀沐庭的一颗棋子,为的便是要她内忧外患,乱她心神而已。
只是今日的她已不再是往日的她,重压之下,她更要为自己杀出一条路来。
太傅不负众望,一把年纪出征,将宇文律杀得片甲不留。原因无他,宇文律麾下都是魏人,魏人哪有未听说过华品瑜名号的?其白发童颜几十年如一日,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真君道人、山鬼魔魅,几乎不战而屈人之兵。藏锋同华品瑜又相识,二人配合得极为默契,不过数日便将宇文律生擒马下。 ↑返回顶部↑
司马炼没有再坚持,朝她再拜后离开西堂。
-
正在帝京风雨欲来前,高阳王却寻回了自己流落多年的外孙,这无疑是一件喜事。
几位老王爷从不插手政事,所以朝廷上下对于这等喜事还是十分乐见其成。当初找回云晦珠时是高阳王亲自进了万清福地,这次老几位一起奔去了。可惜皇帝只能干瞪眼,连话都说不出来,秦仙媛代为转达皇帝的意思——这种事自己看着办便好,没必要专程来一趟。老王爷们犯了难,檀沐庭取来印玺,半执了皇太侄的手盖上大印,算是认可了云重岫的身份,再上太庙告祭天地祖宗后就算礼成——虽说是外孙,想要袭爵便要削减一等,不过高阳王一脉也总算是后继有人了。
高阳王自是喜上眉梢,得意之时甚至对檀沐庭说:“如此一来重岫也算是公主的族兄,待公主与檀大人好事亦近,大婚时还能讨上一杯喜酒喝。”
檀沐庭看过来,不知为何,高阳王总觉得这位素来和善的年轻高官并不像是传闻中那样好相与,就譬如方才,自己看到他眼底一晃即逝的抵触——上了年纪之后看人很少会出错。
高阳王回去后,想了想,还是招来藏锋:“重岫啊,外祖觉得这檀沐庭不像个好人啊。”
藏锋刚从后宅出来,听他这么一说,附和点头:“外祖阅历繁多,感觉应当不会有错。”
高阳王越看外孙越是喜欢,他们兄弟几个一个比一个矮,可外孙却是萝卜笋中的竹子尖,别提有多给他添面子。只是人行事有些过于爽快激进,一来便得罪了高阳王妃,他名义上的外祖母——说来倒也不算得罪,不过是王妃自觉他身份存疑,夹枪带棒地嘲讽了几句,他便要以她残害庶母为由将人扭送去宗人寺,且说干就干,拎着王妃的后衣领如同拎了只雀儿,也不知哪里来这样大的力气。高阳王也苦苦求情,说这是太祖爷赐下的人,动不得的。他也很是理解,将王妃丢下,转而处置了王妃身边的人,拿口锅来要将人煮了——高阳王妃这时才知晓这叫云重岫的小子是为妹妹撑腰,一直惦记着她将云晦珠的小黑狗炖吃那件事,明白过来后吓得险些梗过去,醒来时用惯手的几个老婢悬在她房里,活像炉里的烤鸭,吓得她如今都不敢回自己院子,人也终于消停下来。
经此事之后,高阳王总觉得外孙身上有股狠劲儿,他办起事来却不像软弱的云家人。当然,高阳王也没过问这些年他经历了什么,唯恐听到令自己更为愧疚的,又或者说不该听的。
宗室王孙,总愿意在朝中挂个闲职。高阳王思来想去,还是舍了脸皮来求光献郡主。
光献答应得十分爽快:“大将军谋反,让他去挣军功吧!”
高阳王大吃一惊,连声道不可:“重岫在外多年,好不容易才回来,我实在是不舍。现如今晦珠离家出走,至今未归,若是重岫去了有个三长两短,叫我如何对得起晦珠?”
萧扶光噢了一声,假惺惺地道:“闲散职位倒是多,只是宇文律集结了不少兵马,我也不得不多派些人去,此行便是守住临江,回来也少不得封个五品校尉。不信你瞧司马炼,便是状元又如何,在内阁少说也要熬上三年才有出头机会,如今却已是兵部员外了,靠着军功不比考功名升得快?”
高阳王一听,顿时便有些心动,可恨自己岁数大,一脚踏进棺材里,不然也想试上一试。
“既然你不愿,那就算了。”萧扶光眼波一转,又说,“可惜了,这次太傅也请命前去,稳赢的局势啊…”
太傅何许人也?那是文治武功第一等,便是连先帝也要高看三分的人物。有他在,临江二战简直是易如反掌。
高阳王登时便急了,“我、我再同重岫商议商议。”
“那您可要快些。”萧扶光点头,“方才司马炼也来过。”
高阳王顾不得同她道别,急匆匆赶回了家。此时藏锋正在练功,一把长刀刷得有模有样,一看便是练家子。
高阳王觉得外孙的确有做武将的能耐,靠爵位吃一辈子有什么出息?人还是得靠自己。
他将临江战事同藏锋说了,藏锋早已同萧扶光通过气,假模假样地推脱了一番之后才应下。
九月中旬时,华品瑜与云重岫带兵动身前往临江。
第428章
帝都雪大(二十四)
朝堂上有檀沐庭挟萧梦生把控万清福地,后又有大将军宇文律反叛。不过宇文律虽在萧扶光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当中。
她之前一直很是好奇,为何宇文律被定罪时会怒骂檀沐庭,直至自己想通时才反应过来,原宇文律也是檀沐庭的一颗棋子,为的便是要她内忧外患,乱她心神而已。
只是今日的她已不再是往日的她,重压之下,她更要为自己杀出一条路来。
太傅不负众望,一把年纪出征,将宇文律杀得片甲不留。原因无他,宇文律麾下都是魏人,魏人哪有未听说过华品瑜名号的?其白发童颜几十年如一日,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真君道人、山鬼魔魅,几乎不战而屈人之兵。藏锋同华品瑜又相识,二人配合得极为默契,不过数日便将宇文律生擒马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