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元 第54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倒是李云的责任,怎么都比其它人轻得太多。靠着和李云饮酒作乐的交情,说不定我们今日还得求他缓颊几句。
  当下有人保持着跪姿凑过去,一拍胸脯低声道:“李郎中,这些事情,怨不得你。我们敢作敢当,绝不攀扯你,陛下问起来,你一定是有功无过!”
  这番话倒也光棍,不料李云满脸怒色,张口便骂:“攀扯?你们倒好意思攀扯我么?什么莫名其妙的糟心玩意儿,都缠了上来……你们少来惹我!都老实跪着吧!应对南朝的事,根本不是你们该插手的!一群蠢货!净给我添乱!”
  众人都是地方上有头有脸的,被当面这么骂了通,都觉脸上挂不住,连忙膝行散开些。
  他们都是军队里资深的将士出身,个个都有出生入死的功绩,其中有两个,还是当年陈桥驿里披挂黄袍时,在外围摇旗呐喊的。所以就连皇帝都要顾念一点情分。
  有这样的资历,眼光和见识不会很差,被叱了几句,众人里脑筋比较灵活的便想起一事。
  李云是一手主导和南朝商业往来之人,在南朝有无数的朋友和众多商业伙伴,彼此结成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消大周和宋国的贸易往来不断,李云本人和他的左右司,都会从中不断获取利益,扩张自身权柄。
  自家一行人,这趟呼应南方某些高官的想法,意图把皇帝的注意力从北面拽回,转而向南朝用兵……这等于是在砸李云的饭碗,他哪会有半点好声气?
  想到这里,众人心中凛然。随即又想到,皇帝忽然折返,是得了他人密报。此前众人怀疑,这密报或者是录事司的徐瑨所发,或者是天津府尹张林的手笔,现在看来,保不准就是李云干的!
  这小子年纪虽轻,不是好相与的。他这会儿满脸沮丧,说不定心里正抱怨,没能抓住机会把大家伙儿一网打尽哪!
  存了这样的想法,众人看李云的眼神就渐渐不善。
  场中气氛正紧张时,行宫角门一开,有个近侍探头出来张了张,招手道:“李郎中,陛下要见你。”
  第九百二十六章 南北(中)
  入得角门,沿着高墙下错落石子一路走来。
  行宫不大,从角门到偏院的顶多走百余步,还打了两个弯。沿途有假山石壁,波光粼粼,建造得甚是精致,但实际上距离外头的广场不远,比照皇帝行宫的规格,未免过于局促。
  假山周围,有持戟武士环绕,郭宁就在假山底下来回踱步,走了两圈站定,露出沉思的表情。
  近侍高声唱道:“李云宣到!”
  李云加快脚步向前,行礼如仪。
  郭宁向他点了点头。
  他侧耳听了听外界的声响,慢吞吞地道:
  “去年行宫刚修建好的时候,我站在这里,就能听到前头候见文武的喧哗。文臣们还好些,他们即便交谈,也多是小声言语。武人们就不同了,他们喜欢高谈阔论,大声嚷嚷。很多来见我的将士刚经历过战事,很是兴奋,想要夸耀战功,宣扬艰苦,也有些将士在这里遇见旧日同僚,彼此畅叙别情,谈笑风生。有时候我站在这里,听听他们的话,觉得就像是在行军途中烤着火,大家一边吃着新打下的猎物,一边满嘴胡扯。可这会儿,他们真安静啊。”
  李云苦笑道:“他们都犯了错,也都知道陛下治军森严,别说这些区区小官儿,便是大臣重将,也该杀就杀,该贬就贬。这会儿人人自危,哪有闲聊的心情。”
  “知道我治军森严,还有这样的胆量!”
  郭宁摇了摇头,来回踱了两步:“昨日你忙了一天,查出来了什么作奸犯科的事迹?”
  李云从袖中取出文牍,恭敬奉上。
  郭宁将文牍拿在手里,问道:“共有几桩案子?牵扯到了几个官儿?”
  “我昨日盯着的,是三岔口码头的案子,牵扯到的官吏,有十一个。”
  “录事司那边的禀报,关于三岔口码头转运延误的事,只提到了六个人。想必便你在文牍中提到的那些,已将之包括在内了。另外,他还报上来几个案子,有关于通州那边军械转运的,有关于宝坻县两个工场的箭矢制造的。具体什么经过,我还没细看簿册,不过合计牵连其中的官员,有四十多个。”
  说到这里,郭宁拍了拍手边另一本簿册,让李云也看看。
  李云翻了翻,顿时知道,自己被徐瑨这老狐狸坑了。这厮拱了左右司郎中出面,到处横冲直撞,自家却偷偷地收网,汇集的线索远比自己更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