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元 第51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阿鲁罕恍然大悟:“这样便能引得那些援军全力奔来救他!再怎么虚弱,这也是个千户那颜!”
  “援军长途奔来,急于入阵厮杀,人困马乏,一战必破。援军既败,咱们便能迫降薛赤兀儿,给后继各部安排上靠谱的乡导了!”
  乡导云云,全然胡扯。此番北上的全都是蒙古人,熟悉草原深处道路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要什么乡导?
  不过,阿鲁罕能理解苏赫巴鲁的意图。
  苏赫巴鲁是蒙古那颜出身的大周将校,这几年都顶着叛徒的名头。又因为他急于立功,对草原同族下手很非常狠,难免被草原上人戳着背脊骨痛骂。
  他当然不会因为挨骂而改弦更张,但必定会盼着,像他一样投靠大周的蒙古那颜越多越好。投靠的人越多,他的腰杆子越硬,越能证明他有先见之明,选择的道路没错。
  另一方面,乞失里黑固然在蒙古开国的九十五千户里仅仅排名七十八,苏赫巴鲁地位更低。他是后头陆续增加的三十四个千户之一,只有千户那颜的头衔而无排位。若能迫得豁罗剌思人投降,对苏赫巴鲁而言又有种翻身上位的快活。
  这样的心态,不止蒙古人有。这些年投靠大周的异族数以万计,许多人都是这样想的。所以异族对抗异族特别得力,而大周也乐于见此局面。
  阿鲁罕点了点头,不再多说什么,只跟着苏赫巴鲁慢慢策骑向前,看着豁罗剌思愈来愈是慌乱。
  直到某个时候,放在北面的哨骑连发鸣镝。
  一股更大规模的骑队急速接近。上千骑的蒙古人在草原上催马狂奔起来,像是冲破河堤的混浊河水,混杂着咆哮着,被草原上的树丛、草甸、小溪小河随意改换方向,又强行聚拢来继续奔涌。
  “来的是伯牙吾部,钦察人的杂种……这群废物靠着花剌子模那边的亲戚,才混了两个千户出来。他们还不如豁罗剌思人呢!”
  苏赫巴鲁轻蔑地笑了两声,收起直刀,反手抽出了骑弓:“散开!先射他们两轮!”
  第八百八十章 叛徒(中)
  阿鲁罕和身旁几名监军系统的军吏,装备与寻常士卒一般无二,唯有军袍是纯黑的。
  苏赫巴鲁一声令下,他们也紧随号令,拈弓搭箭。
  这些军吏的年纪,都和阿鲁罕差不多,四十朝上。其中有三个汉儿、一个黄头发的胡里改人,一个契丹人。汉儿里头,还有一个是河北地界上,被李霆一声令下拆散了猛安谋克,视为汉儿的女真人。
  这些人,全都是被大周陆续吸纳的金军老卒。
  在金国崩溃以后,出于安抚和吸纳降人,安定地方和人尽其才的目的,对愿意继续从军的金军,大周不拘一格地招纳使用,既不歧视或忌惮,也不刻意去纠结其族裔。
  不过,基本的拣选程序还是有的。只有身强力壮,具有一定武艺和作战能力的好手,才会得到统一整训的机会。
  整训过程中,对大周存有怨望,或者有什么私下瓜蔓串联的,都被陆续剔除,最后就还要能适应艰苦训练,凭本事通过考核的,才会被分拨到各路大军之中。
  考核的难度,自然也不低。郭宁早就在各种场合强调过,他并不觉得,大周境内只有汉儿才能立足,但也绝不会因为要照顾和拉拢异族或降人,而对他们特意照顾。
  有本事的,自然飞黄腾达,大周初建,有的是用人的地方。
  没本事的也别指望朝廷恩典,不如老实回家种地过活。这种人数量不少,地方官府也并不苛待,该给的,该照应的都给。
  至于一些特别冥顽不灵,总是给朝廷添堵的人,就比较惨了。他们被发配到了各地的铁矿或者铜矿、煤矿,运气好些的,也被赶着到处修路,没有三五年不得脱身。
  阿鲁罕作为招讨司的监军,全程参与了对大金降军的整编过程,期间陆陆续续挑拣了训练官不太看好的数十人出来,充为他监军系统的成员。
  这些人都是老卒,而且是经历异常丰富的老油子,战斗经验不差尚在其次,吃喝嫖赌都很精通。最关键的是,做了几十年的吃瓜看客,深悉当年大金军中各种抓丁、逃役、吃空饷、喝兵血、坑蒙拐骗欺压良善的奸滑手段。
  他们忽然被抽调出来跟随阿鲁罕,起初简直莫名其妙。
  有人浑浑噩噩,只觉得自己是军队里打混的蛀虫,脑子里只有些屁用不顶的腌臜套路,怎么就当上军吏了呢?
  也有人心中窃喜,觉得地位既然高了,满身的技艺不用来捞钱捞好处,岂非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