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都是那些耿格格干的吗?
  “……是吗?倒也好。”康熙点了点头,似乎并没有对两人失忆一事起疑。
  “既然伤了,就把两人撤回来好生修养吧,另外所有对于耿氏的监视,全都撤了,一切到此为止。”
  “皇上!”梁九功心中一惊。
  皇上这是不打算对付耿氏了吗?
  深深地看了一眼那些疯狂的流匪,康熙转过身来,一步步朝着大牢外走去。
  有些事,非人力能够改变,有些人,他不想容,也得容了。
  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一般,很快又过了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一切风平浪静。
  耿梨依然在庄子上悠闲地生活着,没事写写话本子,逗逗越来越大的小福气,再不就是上山采野果,偶然乌拉那拉氏也会带着弘晖来庄子上和她说说话。
  至于山下粥棚的事,因着山东灾情已经慢慢缓过来了,不少流民开始陆续回乡,所以也就停了。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九月上旬。
  此时胤禛在山东赈灾工作已经到了尾声,再完成收尾的工作后,胤禛就上书康熙禀明一切,并请求回京。
  康熙接到奏章后沉默了良久,最后在上面批复了一个“可”字。
  在得到康熙的回复之后,胤禛一刻都不停留,当即快马加鞭,回到了京城。
  此时康熙已经结束避暑,从畅春园搬回了紫禁城,胤禛回京后当天,康熙就在干清宫的西暖阁会见了他。
  可父子俩数月以来的第一次见面,并没有什么让人感动的温情脉脉场面,反而显得异常疏离。
  康熙在上面询问山东赈灾的一些具体细节,胤禛在下面一丝不苟地回答,两人之间就如同上下级汇报工作一般,生硬地没有一丝温度。
  最后康熙合上面前的账册,道:“嗯,做的不错,这几个月幸苦你了。”
  虽是夸奖的话,但是康熙的声音没有丝毫起伏,脸上更是没有半点欣慰之色,就是随口敷衍了两句一般。
  胤禛也不在意,这个结果他是早就想过的,拱手伏了伏身子,语气也同样平淡。
  “为皇阿玛分忧是儿臣的本分,当不起辛苦二字。”
  胤禛的态度让康熙忍不住眯了眯眼睛,却没有多说什么,只点了点头。
  “行了,你一路奔波也是幸苦了,朕也不留你了,下去吧!”
  “谢皇阿玛!”胤禛再次拱手,准备退出去。
  就在胤禛的脚步即将跨出西暖阁时,就被康熙从身后就叫住了。
  “老四,你没有什么想对朕说的吗?”
  胤禛的脚步一顿,缓缓地转过身来,直直地看向康熙,语气平静:“皇阿玛是想说儿臣不在的这些时间,您派人引诱流匪袭击昌平阿梨所在的庄子一事吗?”
  康熙没想到胤禛居然直接了当就点名了此事,忍不住微了眯了双眼,语气莫名。
  “看来你都知道了啊!既然如此,你心里就没什么想法吗?”
  阿梨?还真是亲密的称呼啊,看来老四对这耿氏还真是动了真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