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1 / 2)
这正合安华的意,可不是他们主动对这些势力出手,是这些势力眼馋他们王家堡的粮食,想要强占王家堡,王家堡不想挨欺负才忍不住回击的。
这三个月里王家堡的武器可早就更新换代,就光说弩箭,打造出了一种射速更快,距离更远的弩箭,这种弩箭的制造还比之前的弩箭简便很多,携带也更加方便,但威力却是翻了倍的。
之所以把备战日期定在三个月,主要也是为了能制造出更加强劲的武器,不然上一次各方势力集体围攻王家堡的时候,安华就已经动手了,那一次也是试探几方势力的态度,现在情况已经基本明了。
其中几家势力向王家堡递出了和平的手,打算和王家堡合作,安华假意推脱,几方势力再三请求,最后抗不过他们的热情,安华只能“勉强”同意和他们合作。
这几家势力在争夺天下的队伍中属于苟延残喘类型的,既不会很快死去,又比不过那些强大势力的吊车尾。
现在看王家堡挺厉害的,他们就想和王家堡抱团,以此期望能把老牌势力给挤压下去。
安华知道现在看这些小势力挺有诚意的,和王家堡合作关系非常良好,但只要他们达到了目的,真的把那些老牌势力挤下去,到时也就是他们和王家堡撕破脸的时候。
说白了他们就是互相利用,不存在什么信任不信任的问题,他们想要利用王家堡来对付那些老牌势力,安华何尝不是在利用他们呢。
这三年安华早就让人把各方势力后方情况摸了个清楚,他们的粮仓在什么位置,大本营在哪,兵马粮草都在什么地方藏着,还有多少,安华都了如指掌,不然她也不会这样信心满满的主动挑衅各方势力。
安华想要速战速决,多打一天仗,死的人就越多,只有把他们尽快摆平,才能迎来真正安定祥和的日子。
不管什么明招暗招,安华都不留手,刷刷刷的往外打牌,为了这一天她很早就在准备,招数一套接着一套,让其他势力应接不暇。
不论是正面攻击还是暗地里耍阴招,哪一面他们都没有防住,安华的存在就像空气一样,无孔不入,他们还摸不着看不见,只能被动的挨打。
后来这些人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就凑在一起嘀嘀咕咕,他们觉得王家堡肯定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团结,毕竟是王家四兄弟掌权,这权力一到手里怎么可能没有点私心,无非就是暂时不想打破这个平衡,他们要是在这四兄弟之间搅和搅和调点事,把他们的平衡打破,那王家堡的上层乱了,底下的人不一样乱起来了,到时王家堡就是不公自破的事儿。
这个就是他们想错了,王家的兄弟早前想着踏实种地,现在想着踏实打仗做盾山,心里就没有啥把权势握在手里的想法,王家堡的权都握在安华的手里,他们既没有那个心思,也没有那个胆量。
只想听娘的话,好好吃饭,好好干活。
所以他们想要在王家四兄弟这儿挑拨离间这条路走的可就是大错特错了。
他们借着要和王家堡谈判的由头派了人专门跑到汪家四兄弟这儿吹耳旁风,四个兄弟如出一辙的面部表情严肃,好像是在听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他们觉得这事有谱而吹得更猛了,自觉满意之后,即使谈判失败,也没有任何沮丧,只回去等待王家堡内乱的消息,结果等来等去,什么也没有等到,王家堡对他们的攻击也没有停止,反而更加强烈,马上他们就快抵挡不住了!
你要问这些势力挑拨离间都挑哪去了?王家兄弟会告诉你,他们根本就没听明白那些人说的是啥。
各方势力不信这个邪,他们不相信有人对着到手的权利半点不眼馋,不然他们这每天争来争去的是为了啥?
然后他们又将注意放在了据说刚回到王家堡的小儿子王大土身上。
之前他们从来没听说有这么一号人物,现在突然回来知道自己的几个哥哥掌了王家堡的权,还没有他的份,这心里就不能动点歪心思?
这么想着,他们就找机会接触了王大土。
第六十九章 我的一群土豆地瓜儿子(24)
王大土在外闯荡多年,还是个生意人,自然不会像四个哥哥一样脑袋不转弯,他听出了那几个人对他明里暗里的挑唆,他心里是不屑的,对这些人的不屑,对这些人肮脏思想的不屑,不是所有的人都把权力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安华建立王家堡的初衷也不是为了得到权利,只是因为想要快点结束乱世,过上真正安宁的生活,现在这些人把主意打到王家兄弟的身上,真的是做过最错误的一个决定。
挑拨离间的人刚走,王大土转头就把事情告诉了安华,这倒是提醒了安华,他们过来挑拨离间,安华也能去挑拨离间他们。
现在几方势力都联合起来,想要对付王家堡,这些人全都各怀心思,这一家怕你占了我的便宜,另一家怕你惦记我的资源,表面上看起来称兄道弟的亲如一家,其实这种联盟关系只要有一点意外,很容易被解体。
安华拿着炭笔在写满各方势力关系网的纸上涂涂抹抹。
她所在的国家目前实力最为强劲的就是四大世家和正统皇室,四大世家之中,或多或少都和皇室之人有着姻亲关系,她记得四大世家之中的领头羊慕容家族是当今皇后的表亲,自古以来最忌讳外戚专权,现在慕容家族的势头明显已经超过了皇室,奈何这一届的皇帝干啥啥不行,整天只沉迷酒色之中,没有掌握天下的能耐,却有着掌握天下的野心,他对慕容家早就不满已久,又没有啥能耐能把慕容家干掉,只能这么互相耗着。
而慕容家的野心早就已经昭然若揭,他想要干掉皇上上位的心是个人都能看出来,但碍于某些面子的问题,不想当出头鸟,这才一直压了下来。 ↑返回顶部↑
这三个月里王家堡的武器可早就更新换代,就光说弩箭,打造出了一种射速更快,距离更远的弩箭,这种弩箭的制造还比之前的弩箭简便很多,携带也更加方便,但威力却是翻了倍的。
之所以把备战日期定在三个月,主要也是为了能制造出更加强劲的武器,不然上一次各方势力集体围攻王家堡的时候,安华就已经动手了,那一次也是试探几方势力的态度,现在情况已经基本明了。
其中几家势力向王家堡递出了和平的手,打算和王家堡合作,安华假意推脱,几方势力再三请求,最后抗不过他们的热情,安华只能“勉强”同意和他们合作。
这几家势力在争夺天下的队伍中属于苟延残喘类型的,既不会很快死去,又比不过那些强大势力的吊车尾。
现在看王家堡挺厉害的,他们就想和王家堡抱团,以此期望能把老牌势力给挤压下去。
安华知道现在看这些小势力挺有诚意的,和王家堡合作关系非常良好,但只要他们达到了目的,真的把那些老牌势力挤下去,到时也就是他们和王家堡撕破脸的时候。
说白了他们就是互相利用,不存在什么信任不信任的问题,他们想要利用王家堡来对付那些老牌势力,安华何尝不是在利用他们呢。
这三年安华早就让人把各方势力后方情况摸了个清楚,他们的粮仓在什么位置,大本营在哪,兵马粮草都在什么地方藏着,还有多少,安华都了如指掌,不然她也不会这样信心满满的主动挑衅各方势力。
安华想要速战速决,多打一天仗,死的人就越多,只有把他们尽快摆平,才能迎来真正安定祥和的日子。
不管什么明招暗招,安华都不留手,刷刷刷的往外打牌,为了这一天她很早就在准备,招数一套接着一套,让其他势力应接不暇。
不论是正面攻击还是暗地里耍阴招,哪一面他们都没有防住,安华的存在就像空气一样,无孔不入,他们还摸不着看不见,只能被动的挨打。
后来这些人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就凑在一起嘀嘀咕咕,他们觉得王家堡肯定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团结,毕竟是王家四兄弟掌权,这权力一到手里怎么可能没有点私心,无非就是暂时不想打破这个平衡,他们要是在这四兄弟之间搅和搅和调点事,把他们的平衡打破,那王家堡的上层乱了,底下的人不一样乱起来了,到时王家堡就是不公自破的事儿。
这个就是他们想错了,王家的兄弟早前想着踏实种地,现在想着踏实打仗做盾山,心里就没有啥把权势握在手里的想法,王家堡的权都握在安华的手里,他们既没有那个心思,也没有那个胆量。
只想听娘的话,好好吃饭,好好干活。
所以他们想要在王家四兄弟这儿挑拨离间这条路走的可就是大错特错了。
他们借着要和王家堡谈判的由头派了人专门跑到汪家四兄弟这儿吹耳旁风,四个兄弟如出一辙的面部表情严肃,好像是在听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他们觉得这事有谱而吹得更猛了,自觉满意之后,即使谈判失败,也没有任何沮丧,只回去等待王家堡内乱的消息,结果等来等去,什么也没有等到,王家堡对他们的攻击也没有停止,反而更加强烈,马上他们就快抵挡不住了!
你要问这些势力挑拨离间都挑哪去了?王家兄弟会告诉你,他们根本就没听明白那些人说的是啥。
各方势力不信这个邪,他们不相信有人对着到手的权利半点不眼馋,不然他们这每天争来争去的是为了啥?
然后他们又将注意放在了据说刚回到王家堡的小儿子王大土身上。
之前他们从来没听说有这么一号人物,现在突然回来知道自己的几个哥哥掌了王家堡的权,还没有他的份,这心里就不能动点歪心思?
这么想着,他们就找机会接触了王大土。
第六十九章 我的一群土豆地瓜儿子(24)
王大土在外闯荡多年,还是个生意人,自然不会像四个哥哥一样脑袋不转弯,他听出了那几个人对他明里暗里的挑唆,他心里是不屑的,对这些人的不屑,对这些人肮脏思想的不屑,不是所有的人都把权力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安华建立王家堡的初衷也不是为了得到权利,只是因为想要快点结束乱世,过上真正安宁的生活,现在这些人把主意打到王家兄弟的身上,真的是做过最错误的一个决定。
挑拨离间的人刚走,王大土转头就把事情告诉了安华,这倒是提醒了安华,他们过来挑拨离间,安华也能去挑拨离间他们。
现在几方势力都联合起来,想要对付王家堡,这些人全都各怀心思,这一家怕你占了我的便宜,另一家怕你惦记我的资源,表面上看起来称兄道弟的亲如一家,其实这种联盟关系只要有一点意外,很容易被解体。
安华拿着炭笔在写满各方势力关系网的纸上涂涂抹抹。
她所在的国家目前实力最为强劲的就是四大世家和正统皇室,四大世家之中,或多或少都和皇室之人有着姻亲关系,她记得四大世家之中的领头羊慕容家族是当今皇后的表亲,自古以来最忌讳外戚专权,现在慕容家族的势头明显已经超过了皇室,奈何这一届的皇帝干啥啥不行,整天只沉迷酒色之中,没有掌握天下的能耐,却有着掌握天下的野心,他对慕容家早就不满已久,又没有啥能耐能把慕容家干掉,只能这么互相耗着。
而慕容家的野心早就已经昭然若揭,他想要干掉皇上上位的心是个人都能看出来,但碍于某些面子的问题,不想当出头鸟,这才一直压了下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