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真?”张玉梅抓住谢知云胳膊,瞬间瞪大双眼,音调都跟着拔高。
  还在忙活的柳絮和何天珠也齐齐丢下手里的萝卜,围上前来。
  谢知云:“方老板他们在京城有人,应不会有假。”
  何天珠惊得倒吸凉气,“不会打到咱们这儿吧?”
  张玉梅一拍他的头,难得呵斥小儿子:“就你话多,还不快去把你爹他们叫回来。”
  何天珠回过神,顾不得委屈撒娇,拔腿就往外跑。
  何守义到底见过大场面,听到消息还算镇定。
  他说:“北疆到我们这儿还远,再大的战事也有京城顶着。不过就怕内部有人趁乱生事儿,那个方老板说得没错,提早多备些粮食在家才安心。”
  此话一出,院子里的众人不约而同松口气。
  商量一番过后,何天明赶紧套好牛车,跟齐山他们一道出发往镇上去。何守义等人则分散开,去通知其他人。
  还未到镇门口,三人就碰见神色匆匆的何天青。一问,他也是从书院夫子那儿得到消息,赶回家报信的。
  这下再没一丝怀疑,谢知云也打消找方璟当面确认的主意。
  人家这会儿必定忙得焦头烂额,哪有空搭理他们,找上门平白惹人烦。
  何天青还有事儿同他爹说,没和他们一起,嘱咐二弟几句,接着往前赶路。
  分开之后,三人再没停歇,快速抵达桃源镇。
  镇子一如既往的祥和安宁,来来往往的行人说说笑笑,与平日没什么不同。
  看来消息还未传来。
  三人先去几家粮行打听了一下,价钱也没涨。
  陈米三文钱一斤,白面五文钱一斤,苞米面四文钱一斤,同往常一样。
  谢知云估摸一下手中的存银,和齐山商量着,买下三百斤陈米,五十斤白面,和二十斤苞米面。还有豆子、荞麦、番薯也各添了些。
  这些东西加上家里的余粮,应该足够他们两个吃一年的。
  幸好今日收的山货不多,带下山的银钱没怎么花,走时又找何守义借了点儿,倒是顺利把账结清。
  林林总总加起来好几百斤的东西,大花独自驮回家有些困难。他们只好在城门口雇了个人帮忙,声称深山里好些朋友兄弟拜托顺便捎回去的,也没引起怀疑。
  何天明和他们买的东西大差不差。何家虽然人口多,但余粮也多,还种有十几亩地,其实比他们还宽裕些。而且水牛力气大,完全驮得动,也用不着再请人。
  一路顺畅地回到河源村,何家人主动帮着把东西一一送上山。
  粮食于老百姓来说,都是贵重东西,也不敢往山洞放。便堆在堂屋或灶房,用石块和木板垫起来,免得挨着地面受潮气。这些屋子能够上锁,轻易不会丢。
  在家魂不守舍地待了两天,俩人带着未能交付的山货再次去了趟镇上。
  街道上来往的行人和车马少了些许,但出入粮行的客人明显增多,都是一车一车往外拉。
  已有个别商户嗅到味儿,挂出涨价的牌子。不过暂且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只增加两文三文的。对富人来说算不得什么,但像他们这样的平民就有些肉疼了。
  耳听几个大叔同粮行老板讨价还价,俩人不禁庆幸买得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