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外来狐得到猎物,依然不依不饶,露出尖利的獠牙攻击幺妹。
  幺妹在狩猎中消耗了大量体力,被追着跑了好一段路,战力削弱了不少,竟然被陌生狐追上咬住后腿。
  幸好幺妹不是去年的幺妹,狩猎经验丰富。
  她电光火石间改变方向,防止后腿被咬断,同时虚晃两下让追击的狐迷失方向,然后趁乱逃跑。
  一直到跑回家,幺妹也没搞明白,那群奇怪的狐为什么追杀自己?
  不过,喻以筠明白了。
  他仔细观察幺妹后腿的咬痕,发现犬齿距离比北极狐大,应该是其他种族的狐狸留下的。
  除了北极狐之外,还能够进入北极圈生活的狐狸,只有一种——
  赤狐。
  世界上体型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狐狸,拥有极其强悍的生存能力。
  大约七百万年前,北极狐祖先来到冰原,选择进化出短粗四肢和相对较小的身形。
  寒冷形成的屏障,隔绝他们与毛发较薄的赤狐。
  现如今,随着全球变慢,遭受生存挑战的不止北极熊。
  保护着北极狐的无形屏障消失,狐视眈眈的异族敌兽,觊觎着他们丰饶的领地。
  第170章 北极狐(十)
  赤狐又叫红狐或者火狐, 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狐狸。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美洲大陆、以及非洲北部。
  喻以筠上次当狗子时,栖息的北美洲黄石公园,就有赤狐的身影, 带着崽跟郊狼抢夺猎物, 彼此打得五五开。
  无论高山、丘陵、森林、沙漠, 甚至人类生活的城市, 赤狐都能扎稳脚跟。
  生活在炎热区域的赤狐,体毛相对较短,可以帮助身体更好的散热。
  生活在寒带的赤狐则相反,会像近亲北极狐那样,生出长而密的绒毛。
  赤狐不仅能根据环境更换皮肤,而且食谱很广, 真正做到因地制宜。
  它们既吃鼠鼠、兔兔等小型哺乳动物,也抓禽类和鸟蛋,还能通过植物和果实充饥。
  沙漠赤狐甚至会改变饮食比例,将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作为主要食物来源。
  分布于北半球亚寒带地区的赤狐, 毛皮厚实, 能够抵御零下二、三十度低温。
  但是最低温度一旦超过零下四十度, 赤狐种群将变得难以生存。
  因此,过去数万年间,由于北极圈特殊的寒冷环境,赤狐和北极狐形成地理隔离。
  北极圈低至零下七十度的极端低温, 阻挡了赤狐扩张领地的jio步。
  可随着人类科技发展、活动加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北极圈温度越来越高,融化的冻土又排放大量碳源。
  夏季的北极圈,温度经常达到零上, 有些区域甚至出现三十度高温!
  日渐温暖的环境,让赤狐发现这片日照充足、植被茂盛、猎物遍布的区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