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纵观前史,若是有臣子想要篡权,最符合礼法,让人无可指摘的法子就是让皇帝禅位。这禅位也有讲究,要“三辞三让”,即皇帝要三次下诏书,禅让皇位,请臣子称帝。臣子两次拒绝,第三次推辞不过,这样才能显出皇帝的诚心和臣子的上感天意,顺应民心。
  瑞王现在的做法不是要让皇帝禅位,而是要让皇帝必须同意她辞去摄政王。皇帝若是再不同意,那就是不近人情,强人所难了。官员要是再劝,便是冒犯无礼,而且瑞王的手已经伤成那般,还要如何劝?再劝,岂不是也不通人情了。
  郝观等人忧心忡忡,却也只能无奈叹息。
  顾昀心中喜不自胜,心想,皇姐这回不能不同意了吧。
  顾清滢面色阴沉,就是不开口。
  大殿寂静,压抑至极。就在这时,一人缓步走入殿内,须发皆白,道骨仙风。
  众官员惊讶不已,连丞相都难免失态,睁大了双眼。
  大周太师,当世大儒,赵子舒。
  太师虽无实权,却是文官之首,丞相都要排在他后面。随着赵太师步步踏入,文官纷纷躬身行礼,魏丞相也要弯下腰。
  顾清滢走出帘后,恭敬行礼,道:“学生见过先生。”
  顾昀呆住了,这会儿才反应过来,匆忙起身,随着皇姐行礼。
  赵太师缓缓抬起双臂,躬身一礼,道:“陛下。长公主殿下。”
  顾清滢道:“赵太师快免礼。”
  顾晨先是惊讶,接着心一沉。她正身面向赵太师,恭敬行礼,道:“学生见过先生。”
  赵太师打量了她一番,道:“老夫受不得殿下如此称呼。”
  这话一出,众人都屏住了呼吸。
  赵太师的话中透着不满,这是何意?按照姻亲关系,赵太师可算是瑞王的外祖呀。郝观等人隐隐猜到了赵太师是为何而来,激动万分。
  顾晨有预感,这摄政王怕是辞不掉了,但她怎能放弃。
  想了想,岔开话,道:“学生从北境归来后,只遣人送过礼品到太师府,未曾亲自登府探望先生。先生不喜人登府讨扰,学生也是事多无闲,但还是失了礼数。请先生勿要怪罪。”
  顾晨不是没想过去,是她知道这个外祖真的不喜见人,性子孤僻。舅母也和她说过,不必去搅扰。若真要去,那就准备好抄书。舅母的前一句是真,后一句也不全是说笑。顾晨便听话的没有去,逢年过节会让周叔精心准备些礼品送过去。
  赵太师未让顾晨起身,也不理她的说法,道:“你自称学生,是还认老夫这个先生?”
  “学生自幼得先生教诲,读书识礼,怎敢忘记师恩。”
  “那便是老夫白教了你一场。”
  顾晨明白赵太师意有所指,硬着头皮接下去,道:“先生怎可如此说?是学生资质平庸,无法领悟先生的教诲。”
  赵太师默了默,道:“你资质平庸,无法领悟大道学问,难道连最浅显的道理也没有学会?既如此,是为师之过,误人子弟。陛下,长公主殿下,臣无教人之能,请准臣辞去太师之职。”
  顾晨立即跪地,道:“是学生之过,请先生教诲。”
  第262章
  在赵太师的一番教诲下,顾晨到底是没能辞去摄政王。
  散朝后,顾清滢单独见了顾晨。这一次,她没有再说出那些疯狂的话语,而是冷静理智的讲明大周的内忧外患。
  “如今朝中并不安定。丞相在四处走动,想要专权。皇帝年少,根基不稳,思虑不全。我虽然摄政监国,却权势有限,难以与丞相抗衡。即便朝中现在还有一心为国的官员,但丞相势大,这些人终将会被淹没在洪流之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