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顾晨躬身,道:“那臣便告退了。”
  “王姐无须多礼,怎用如此见外。王姐快回府歇息吧,皇姐必是等着王姐用晚膳呐。”
  顾晨笑了笑,转身骑上逐日,向着王府而去。
  作者有话说:
  今天不傲娇了,更两章哈。一会儿还有一章。
  第250章
  皇上龙体欠佳,宁国长公主进宫的次数多了起来。瑞王每隔几日,会在处理完政事后去看望皇上,几次正巧遇到长公主。瑞王一向深得皇上和长公主的喜爱,只要瑞王出现就能让皇上和长公主开怀大笑。安国公主也会时常入宫,陪陪皇后,照顾皇上。
  宁国长公主和安国公主如此频繁的入宫,让众人的心都提了起来,猜测皇上是不是很不好了……
  很快,皇上下了一道圣旨,大赞八皇子顾昀参政得力,封为“乾阳君”。按理来说,此时皇上应该下旨赐皇子府,让八皇子搬出宫去,但却没有这个旨意。
  大臣们揣摩着皇上的意思,“乾阳”二字可是大有深意,再加上没有下旨赐府,这八皇子怕是要入主东宫了……
  顾项和顾晟急得上蹿下跳。尤其是顾项,也开始频频入宫,即便得不到召见还是风雨无阻,忙得很。
  宫里有些婢女到岁数了,要放出宫去。放了一批,就要选进来一批,皇后执掌后宫,这事自然是由皇后做主。德妃趁皇后正忙着,往皇上那去得勤了许多,却很少能得到皇上召见。
  这一日,国公府向宫里传了喜讯,康阳公主有喜了!
  国公府原本想等到三月后,康阳公主坐稳胎了,再向宫里报喜。但康阳公主自小就身子孱弱,担心万一出个好歹的无法向宫里交代,便在诊出喜脉后立即向宫里报了喜。
  皇上得知后大喜,让皇后亲自去了一趟国公府。
  皇后回宫后告诉皇上汐泠的身子还好,但国公府很是不放心,一来汐泠的底子差,二来甄衡是国公府唯一的孙子,对这一胎很是看重。为保母子平安,老夫人做主,要带着一家人去大国寺住上三个月,祈求佛祖保佑。
  没过几日,甄衡就向兵部递了折子,请了三个月的假。顾项当即就让兵部批了。很快,国公府一家便去了大国寺,只留下了甄明理一人。甄明理身居要职,走不开。
  国公府一家前脚刚走,文昌侯夫妇就带着上官敏和甄惠跟着去了大国寺。原来,程荣的妻子上官敏已经有了四个月的身孕。他们夫妻二人成婚多年,总算是盼来了孩子,文昌侯一家高兴得合不拢嘴。
  甄惠嫁入侯府后和上官敏这个嫂嫂相处的极好,正巧汐泠也有了身孕,得知祖父一家要去大国寺,她便劝公公和婆婆带上嫂嫂和自己一起去祈福。文昌侯夫妇自然是一口应下,嘱咐程荣和程柏照看好侯府。
  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皇上的身子也跟着好了起来,偶尔会召见官员商讨国事。
  顾晟见父皇好转了,松了口气。父皇撑得越久越好,他才能有时间继续谋划。
  顾项却是不同,愁眉不展。他面上不敢再有大的动作,但私下却更加紧锣密鼓的筹备起来。
  顾漪澜见皇兄身体大好,太医也说只要继续好好养着便会好起来,放下了心。她向皇兄打了声招呼,要去鹿山行宫避暑。这事对他们兄妹来说很是正常,往年顾漪澜就没少去行宫避暑,此次自然没有意外的得到了准许。
  皇上对长公主遇刺之事心有余悸,特意让瑞王挑选了三千怀朗军作为护卫。就这样,长公主府里很是忙碌了几日,然后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去了鹿山。
  长公主离京十多日,南疆传来急报,南魏的定国长公主登基称帝了!
  百姓哗然,朝臣惊恐,皇上震惊。
  又过了几日,南魏派来的人紧跟着到了康京,得知皇上龙体不适,便请瑞王代国君前往南魏,恭祝新君登基。
  定国长公主以女子之身称帝,颠倒乾坤,应被口诛笔伐,人人得而诛之,不容于世。南魏见皇上不能前去,就逼着瑞王去贺喜,这是非要让大周承认她这个女帝呀!可现在是大周弱,南魏强,若是惹了南魏不满,后果会是如何?
  皇上为此事上了朝,大臣们权衡利弊,面面相觑,一个个像被拔掉了舌头,说不出一个字。
  李谦甩掉了父亲拉着他衣袍的手,出列谏言。他在定国长公主登基称帝一事上只言说一二,重点是不赞同瑞王出使南魏,担心南魏是心怀不轨,贼心不死,瑞王会有去无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