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与青狮 第139节(3 / 4)
但他不打算回头,也没有回头路可言。
简氏是二虎相争。对平襄而言,昭元与彤华将来谁能即位,简氏自然就会决定出最后的归属。
简子昭从一开始就被抛到了彤华的那一边,而彤华在这场继承人的争锋里,从来都并不占优。
他因此从来无法真正在族中握有绝对的话语权。
简子昭的确有过彤华最后或可得胜的幻想,但从他被迫离开中枢的权力中心开始,他就深刻明白彤华这样的任意妄为,绝不会是平襄可以包容到最后一刻的行为。
他无法容忍自己成为弃子。
他无法容忍自己丢掉了属于自己的仙族,丢掉自己的荣耀,最后再丢掉本来属于自己的一切。
包括紫暮,包括因为他和彤华这一段传闻而再也无法与他走近的紫暮。
都是为了所求如愿,手段低劣一点,可耻又如何?
他对着昭元微微躬身,仿佛是敬重的一礼,却看得出他对待命运的轻蔑:“那就期盼昭元主可以得胜了。”
他向她告退,只是临去前又转过身来,仿佛是忘了说,这才要提醒她一回:“对了,还有一件事,务必请昭元主留心。”
他意有所指道:“我对彤华主尚算有些了解,她一向护短,不肯受人欺辱。她身边那个使官倾城,被您拿去多时了,不知彤华主可来向您讨过?”
他合掌一礼,道:“简子昭告退。”
昭元看着他出去,脸上的冰冷和厌恶这才不加掩饰地表露出来。
她一把打翻了手边的茶盏,顺势站起了身:“早知属族狂妄,敲打不足。他简子昭算个什么东西,对着中枢神主也敢挑挑拣拣!”
她身边的主事仙官碎玉默默用仙力将地上的碎瓷收了,走到她身边道:“少主何必动气?如他这般反复无常,将来不是我们,也自有尊主或是彤华主找他清算。”
昭元听到这句,便道:“他自然是活不了的,但是尊主的心思,莫说是你,恐怕我也猜不明白。”
她这话却是真心话。
当日彤华破阵前,陵游已斩杀十二部领主。虽然法阵经过步孚尹与段玉楼两回后已精进许多,但再妙的法阵也不会没有破绽。他二人本就神力深厚,又无布阵之人,昭元的确不觉得那是必杀之局。
若要杀彤华,趁他们破阵后重伤的当下便该动手,昭元没下这个命令,让陵游带走了彤华,便借冲击的伤势为理由关闭了封地。
她一次都没有回过内廷,也没有向平襄报信。但平襄那边居然不曾来问,甚至在如今流言纷纷的当下,都没有过任何动作。
这样大的变故,却虎头蛇尾,突然销声匿迹。演变到如今,竟是动也动不得了。
昭元皱着眉,问碎玉道:“内廷如何说?尊主还是没有安排?”
碎玉摇头道:“没有,密雪一直盯着,不见动静。嘉月仙君处也安稳,听说元灯都还是亮着的。”
昭元又问道:“倾城呢?”
碎玉道:“东和管着呢。还押在使官殿的暗狱内,没出什么意外。今日他还回了消息,说璇玑宫那边还是封闭的,包括明镜湖封地在内,使官们依旧还是闭门不出。”
昭元只是听着就不相信:“陵游带着彤华,如今只能去白虹原。使官们明知道她陷于危难,会留守在定世洲按兵不动吗?”
元灯不灭,代表彤华未死。璇玑宫和明镜湖多半已是空城,使官们只怕早已暗中转移到了白虹原。
昭元自己能想到,平襄自然也能想到。要杀彤华是平襄的主意,她为什么毫无动作?
时间太久了,越安静,就越让人心慌。简子昭的到来是一个暗号,证明属族已经等不及了。 ↑返回顶部↑
简氏是二虎相争。对平襄而言,昭元与彤华将来谁能即位,简氏自然就会决定出最后的归属。
简子昭从一开始就被抛到了彤华的那一边,而彤华在这场继承人的争锋里,从来都并不占优。
他因此从来无法真正在族中握有绝对的话语权。
简子昭的确有过彤华最后或可得胜的幻想,但从他被迫离开中枢的权力中心开始,他就深刻明白彤华这样的任意妄为,绝不会是平襄可以包容到最后一刻的行为。
他无法容忍自己成为弃子。
他无法容忍自己丢掉了属于自己的仙族,丢掉自己的荣耀,最后再丢掉本来属于自己的一切。
包括紫暮,包括因为他和彤华这一段传闻而再也无法与他走近的紫暮。
都是为了所求如愿,手段低劣一点,可耻又如何?
他对着昭元微微躬身,仿佛是敬重的一礼,却看得出他对待命运的轻蔑:“那就期盼昭元主可以得胜了。”
他向她告退,只是临去前又转过身来,仿佛是忘了说,这才要提醒她一回:“对了,还有一件事,务必请昭元主留心。”
他意有所指道:“我对彤华主尚算有些了解,她一向护短,不肯受人欺辱。她身边那个使官倾城,被您拿去多时了,不知彤华主可来向您讨过?”
他合掌一礼,道:“简子昭告退。”
昭元看着他出去,脸上的冰冷和厌恶这才不加掩饰地表露出来。
她一把打翻了手边的茶盏,顺势站起了身:“早知属族狂妄,敲打不足。他简子昭算个什么东西,对着中枢神主也敢挑挑拣拣!”
她身边的主事仙官碎玉默默用仙力将地上的碎瓷收了,走到她身边道:“少主何必动气?如他这般反复无常,将来不是我们,也自有尊主或是彤华主找他清算。”
昭元听到这句,便道:“他自然是活不了的,但是尊主的心思,莫说是你,恐怕我也猜不明白。”
她这话却是真心话。
当日彤华破阵前,陵游已斩杀十二部领主。虽然法阵经过步孚尹与段玉楼两回后已精进许多,但再妙的法阵也不会没有破绽。他二人本就神力深厚,又无布阵之人,昭元的确不觉得那是必杀之局。
若要杀彤华,趁他们破阵后重伤的当下便该动手,昭元没下这个命令,让陵游带走了彤华,便借冲击的伤势为理由关闭了封地。
她一次都没有回过内廷,也没有向平襄报信。但平襄那边居然不曾来问,甚至在如今流言纷纷的当下,都没有过任何动作。
这样大的变故,却虎头蛇尾,突然销声匿迹。演变到如今,竟是动也动不得了。
昭元皱着眉,问碎玉道:“内廷如何说?尊主还是没有安排?”
碎玉摇头道:“没有,密雪一直盯着,不见动静。嘉月仙君处也安稳,听说元灯都还是亮着的。”
昭元又问道:“倾城呢?”
碎玉道:“东和管着呢。还押在使官殿的暗狱内,没出什么意外。今日他还回了消息,说璇玑宫那边还是封闭的,包括明镜湖封地在内,使官们依旧还是闭门不出。”
昭元只是听着就不相信:“陵游带着彤华,如今只能去白虹原。使官们明知道她陷于危难,会留守在定世洲按兵不动吗?”
元灯不灭,代表彤华未死。璇玑宫和明镜湖多半已是空城,使官们只怕早已暗中转移到了白虹原。
昭元自己能想到,平襄自然也能想到。要杀彤华是平襄的主意,她为什么毫无动作?
时间太久了,越安静,就越让人心慌。简子昭的到来是一个暗号,证明属族已经等不及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