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系统来自2030[零零] 第9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航空航天和工程力学的部分底色是相似的,这段时间的课后她们就一起看论文,顺便俞妙则也在准备着给正在招收本院大学生暑假实习生的课题组的简历。
  在确定了几个大方向的选题后,她们决定在暑假期间将大方向完善一下。
  这部分就有点类似于论文开题报告,主要是为了论证这个课题的可行性。
  听见俞妙则的话,陈锦如有些欲言又止。
  倒是童欣就很痛快地说:“行,那我们暑假出来讨论一下。”
  童欣说她暑假找了一份实习,晚上还是回来学校,问她们的意见。
  俞妙则说她还在等消息,不过就算暑假回家也不会太久。
  七月中旬考完试,等到七月末也得回来;但是如果能进吴教授的课题组实习的话,她就不回去了。
  相比于其他老师来说,她对于吴教授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而且吴教授同时在海市研究所有项目组。
  无论是俞妙则规划中的研究生发展,还是对于系统给她布置的任务都能有推进。
  她向学长学姐们打听过航院老师们的情况,吴教授每年的硕士研究生名额是四个学生,而本硕连读和保研的学生想要拿下吴教授的名额,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进到吴教授的课题组进行暑假实习。
  所以这份要给未来导师看的简历就显得尤其重要。
  和上学期的寒假研学实践相比,暑假实习生面试显然更为正式严格。
  同样是在期末考试前接到面试通知,时间正好是在期末考试第一场的前一天。
  课题组的几位导师都亲自来面试这批学生,其中也有给大一学生上过课的老师。
  对于早已见过各种类型学生的老师来说,这次进来的是个大一的小女孩,也并不稀罕。
  俞妙则对于自己的科研想法和未来的方向都侃侃而谈着,以展示自己的能力水平并不比多学了一两年的学长学姐们差;大学给了学生们充分的展示平台,这个过程不仅是从老师的教学中学习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能动性。
  她的学习能力已经在过去得到验证,这也是系统所说的,俞妙则最大的优势。
  任何老师都会喜欢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至少一日三次地将老师气死。
  “你的能力很强,专业知识也学得很扎实。”其中一位导师向她问道,“但是你还太小了,如果你以后想要选择其他的研究方向,也许你会后悔过早做出的选择。”
  看过她的简历的老师都知道她是奔着吴教授来的,但是吴教授的项目和火箭及空间站研发有关,想要在涉密行业深耕就无可避免要坐得住冷板凳。
  和学长学姐们相比,俞妙则的劣势也显而易见。
  她选择专业的时候才十四岁,所有人都觉得小小的姑娘对于这个专业的向往只是觉得酷,因为这是大部分航院学生选择专业的初始想法。
  她现在也才十七岁,她才刚读大一。
  就算是本硕连读的学生,也多得是拼着放弃研究生学历都要跑路转行的。
  也许到明年她再过来,她的说服力会更高。
  俞妙则便罗列出这一年来所做的所有功课,以表明她的决心。
  “希望老师们能给我这个机会。”她诚恳地说道。
  最后是吴教授温和地发话,说让她回去先等下一步的通知。
  面试结束后,俞妙则心里也只有七成把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