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 第11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新公司的工作就此结束。
  不到一年,计划中该做的都已经完成,没多大成就,但也算圆满。
  这次顺利申请到学校,克莉丝和不少公寓新认识的朋友都帮了忙,温知语找了个大家都空闲的时间做东请客吃饭。
  上回克莉丝请吃火锅之后大家都对中餐很感兴趣,最后一伙人商量下来干脆还是把聚餐的地方定在了公寓。
  周末这天刚好是跨年,不用上班和上学,一群人登门早,上门带来了酒和新年装饰的摆件,还是吃的火锅,热气和酒精都在新年的氛围里蒸腾,氛围很快热闹,屋子里一片欢乐的聊天声,这个时间国内已经将近午夜,朋友圈里一溜下去都是庆祝跨年的动态。
  温知语回完曹念的消息之后拍下一张已经吃到下半场的餐桌桌面,这条朋友圈发完没多久就弹出评论和点赞,界面新刷,曹野新发出的动态在她两分钟之后。
  一张live图。
  是酒吧之类的夜场,照片点开之后伴随着炸耳的背景音,灯光很炫,喝空的酒瓶滚在银灰色的地板上,桌面上几个蛋糕,人多,入镜的人影也乱,但live最后一秒扫到靠坐在沙发上的男人。
  他那张脸的长相在这种场合就特别游刃有余,神色倦懒,姿态也散漫,衬衫领口扣子散开三颗,搁在沙发扶手上的指尖夹着根烟,在那一秒视线从手机上分出来往镜头的撂了一眼。
  就这么一闪而过的一眼。
  图片上方的配文是:给大少爷庆生。
  温知语顺手点开图片看一眼的功夫,再刷新底下就多了一溜共同好友的点赞和评论,这些大部分人是在和他在一起那段时间他带着去的饭局加的,评论里他们那圈朋友各种调侃的言论,也有人@当晚的大寿星,曹野挑了几句回,但被圈到的人从头到尾都没出现。
  一如他那股见首不见尾的作风。
  公司那边的工作结束之后,温知语不用每天打卡上班,歇了两天,然后是开始联系导师和为入学做准备。
  春季入学的开学时间在一月中,学校提供的宿舍住宿费用和现在租的公寓没差多少,温知语于是没提交申请。
  大学毕业到现在,她脱离学校已经三年多,思维和文化习惯的差异,最开始那段时间课程堆得满,小组作业多,时间和作息都混乱,人就有点没转过来。
  温知语是那种看第一眼会以为是乖顺温柔的人,但她这个人骨子里其实是有点倔也不服输的性子,每件事都想要做好,不太闲得下来,也不愿服输,整个人就绷着一股劲。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两周多。
  心态这东西的转变有时候说不清楚,可能是一瞬间的契机,也可能是积压过后顿悟的结果——
  是那天上午上完课之后她去图书馆找一本教授布置阅读的专业书,下午没课,找到书之后懒得走回公寓,找了张空椅子坐下,包放在椅子凳角的地板上,是想多少看进去一点,但她昨晚赶作业熬了夜,人本来就困,被生涩的专业词汇折磨再加上图书馆的暖气,书没看完几页,人就靠在椅子上睡着了。
  一觉就这么睡过去。醒来的时候是下午快五点。
  白天天气好出了太阳,那会儿天还没黑,睁开眼看到的就是落地窗外挂在红砖墙楼宇间的黄昏日落,金色的光芒从玻璃窗反射在地板和脸上。
  温知语当下并没有特别感受到,只是在那一瞬间所有的焦躁急切就这么说不上缘由地沉淀下来,心也变得很平和。看着那夕阳,脑子先是因为刚睡醒而发空,随即想到做出出国决定的那一晚和到这边之后这快速飞一样过去的一年。
  在这个时刻就反思了一下。发现好像没什么长进。
  还是按照以往的惯性埋着头往前走。不想停也不敢停,所以在一个圈里打转,这个圈稍微的圆弧稍微有一点不平整,就把它当成一堵没有退路所以势必要翻过去的南墙。
  横冲直撞,以为很勇敢,但其实永远看到的就是那个视角。站不到更高处。
  然后突然就觉得这几天想抓紧结果绕在课程和作业的自己挺蠢的。分明连觉得最痛苦的时候都走过来了,这些又是什么大不了的呢。
  窗外的夕阳的余晖渐渐沉入铅灰的云下,后背绷着的那根弦在这瞬间被她扯掉。
  从这天起脑袋里的节奏放慢下来,不再执着在某个点,试图开始关注到新环境里更多的东西。反而是在这之后,事情不仅没有变得更糟,课业、生活和人际关系...一切忽然都不急不慢地被调整到了一个比较舒服的步调里。
  二月的气温还在零度徘徊,但已经不再多雪,阳光明媚驱散寒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