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现实生活中的白骑士会披上拯救者的皮囊,体恤你身上的一切苦难,装成爱你救你引导你。
  但如果你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反馈, 或者已经成长到不再需要他们, 他们就会亲手制造一个你解决不了的麻烦, 让你重新需要他们。
  拥有这种情结的人本身就是不健康的,无法自救的人妄图去拯救别人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从你和温的原生家庭背景, 以及各自的成长轨迹来看, 他像是你精挑细选的对象,也就是白骑士选择的小可怜。”
  听完这些,晏边不假思索地摇了摇头。
  诚然, 相似的经历的确会使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好奇。
  人们在挑选朋友的时候, 能够深度交流的知心好友,多半也和自己有着细微重合的背景、经历。
  因为精神上的共鸣不会是空穴来风, 人是由许多小小的生活经历所构成的成长类产物, 你和其他人之间, 总会有那么几个小观念能实现同频共振。
  可是晏边心里清楚,他和温继舒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个体。
  或许他刚认识温继舒的时候是因为白骑士的心理作祟,温继舒也真的很像晏边字典里的小可怜。
  但随着两人对彼此的了解程度加深,晏边在温继舒身上看到的不是年幼的自己, 而是纯粹的温继舒本人。
  温继舒在逐渐成长, 晏边亦是, 只是两个人的成长方向不同。
  温继舒在待人接物上学习晏边,平日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潜移默化地受了晏边的影响。
  可这就跟在学校学习老师的解题思路一样, 你依然是主体,老师仅仅只是起到了一个辅助作用。
  你在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会学习他模仿他,但等到学习得差不多之后, 你就会添上自己的风格。
  这是温继舒的成长。
  而晏边不需要学习这些。
  他需要的,是学着自洽和释然。
  “我在自修心理学的时候,也简单了解过这一方面的。”晏边有点困了,眼皮微微耷拉下来。
  付林霎时间更高兴了,笑意泛上眉梢,她期待晏边的见解。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一想到自己马上要说什么,晏边忍不住勾了下唇,“我感觉白骑士有点像某些东亚家庭的父母,他们爱孩子培养孩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孩子成长。”
  “孩子人生中第一次跌倒的时候,除了留守儿童,应该大多都是父母在旁边搀扶或鼓励,孩子人生中遇上的很多困难都可以用‘跌倒’来类比。”
  “而父母对孩子的帮助,也可以类比成‘搀扶和鼓励’?”付林觉得这个类比很有意思。
  “嗯。”晏边点头,“可当孩子成长到某种地步,快要超脱父母的控制,父母就会对他们进行打压,让他们再一次地跌倒,再一次需要父母的搀扶和鼓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