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没事,曲是好曲,我又不是什么蛮不讲理之人,你不必惊慌。”
  萧九矜摆了摆手。
  昨日她来醉音楼时还梳着妇人的发髻,又一挥手点了数十个伶人却又未与人同寝,难免被别人误会。
  “不过你说,‘我戴的玉佩又是价值不菲’?”
  “我戴的这玉佩可与寻常白玉不同,看上去十分黯淡。你怎说它‘价值不菲’?”
  萧九矜面上仍是笑着,开口却是沉声问道。
  ——她身上的玉佩乃被封郡主时皇帝所赠,说是玉佩,可实际其大小也不过尔尔,只是由于是与玉玺出自同源玉石,价值才如此之高。
  “前几日,奴一位好友招待客人时没当心撞到了客人,那客人怀中玉章落在了地上,十分紧张,说那玉章的价值难以估量。”
  阿怜见萧九矜严肃的神色,语速不自觉放缓,回想起几日前的事来。
  “他说那客人不像是要讹钱,惊讶地同奴感慨,说那玉章看着灰扑扑的,没想到竟是块宝玉。”
  “您这玉佩看着也灰扑扑的,我就觉得它应也是价值连城吧。”
  第6章 同盟 身怀玉章,位同天子。
  “那个带着玉章的人,是何模样?”萧九矜心中惊讶,不由问道。
  ——本朝开国之时,一蜀地工匠向太祖进献宝玉,石衣未破开时约莫有半人高,破开后约有小臂长度、手掌宽。其中最中心的部分被制成了如今的传位玉玺,玉玺近处的部分则制成玉章。剩余边角又制成了数枚大小不一的玉佩玉雕。
  玉玺玉章原是一套,皆在皇帝手中,代表着天子召令;只不过这二者代代相传,渐渐有皇帝嫌弃奏折封封皆要盖玉章太繁琐,于是渐由批红代替;到如今,玉章也变得只盖在一些重要的奏折上。
  “阿怜只知那带着玉章的人是个男子,那人带着帷帽,我们见不到他长什么模样。”
  阿怜仔细想了想,说。
  “他来的时候,可有带侍卫随从?”萧九矜又问。
  “有的。有两个随从贴身服侍,大部分侍卫都候在楼外,大约有七八人吧。”
  “对了,他也不是醉音楼的常客。”
  阿怜思量了片刻,答道。
  “殿……小姐,这人怎么了么?”紫杏见萧九矜听了阿怜的话沉默不语,疑惑问道。
  萧九矜却没回答,兀地笑出了声。
  没想到这对父子竟是如此。
  宫内皇子唯有亲王之上可携五位以上侍卫出行,而在已成年的皇子中,唯有太子萧璟常露面于人前。
  只有他出行需担忧有人认出他身份。
  玉玺玉章,本应握于陛下手中。如
  今玉章却被皇帝交了出去。
  身怀玉章,位同天子。
  此时萧九矜方才敏锐地察觉到,皇帝党与太子党的对立,不过父子二人刻意为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