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1 / 3)
  在她之前,静思是整个寺里唯一识文断字的小尼姑,人也漂亮,自然得宠。
只是如今这份独一无二被粉碎了,若她再这般无理取闹三求四请,住持再好的脾气也被磨光了。
静思自己也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气得眼泪在眼睛里打转。
她又吼了几声,放了几句狠话,见林忱根本不理她,只得作罢。
林忱沿着蜿蜒的山路走下去,到了山脚的一刹,山上袅袅的钟磬之声回荡山谷。
倦鸟投林,鱼沉渊底。
她可惜的是,钟声本是为了荡涤人心的污秽,如今却被用来作为勾心斗角的工具。
该叹不逢明主呢?还是人间本来如此。
**
又过了几日,林忱与两个老姑子下山采买。
这些天,她把历年的账本捋了一遍,发现其中亏空漏洞简直不可计数。有静持从中克扣的,还有现任掌事姑子暗中搜刮的,甚至前前任管事也有些不清楚的支出。
她默不作声,只等这些人找上门来,才当着她们的面烧毁了那些书面记录。
掌事连带着下边的老姑子这才算长出了一口气,她们还真怕这小姑娘是个愣头青,直直莽莽地去找住持报账。
这些年来,寺中的支出庞杂,光靠着上面的拨款,香山寺众人是万万不能过得这样滋润的。都是多亏了当今住持的俗家,平城张氏。她出家前是张家嫡女,张家老祖宗到底心疼女儿,总是源源不断地看顾支援,否则这样软弱的性子,如何能坐得住持的位置到如今。
若是林忱真的上报,银钱会不会被要回不好说,她们在香山寺只怕是无立足之所了。
因此,掌事明里暗里承了她这份情,虽心中不屑她这有名无实的典座位置,但当着人面,还是有几分尊敬的。
近来,听闻张家有宴饮要办,正要请山上的僧尼前来祝祷,香山寺也在其列。
住持指派了活计下来,林忱几人先给寺里添了五十两灯油,又去购置制作春衣的布料。
她们要在半月内给寺里的小尼姑们制好新的僧衣,届时出席,不至于失了体面。
店内,老尼姑们提着包好的灯油,发现林忱正在瞧一盏做工精巧的长明灯。
“忱姑娘,咱们该走了。”其中一个喊道。
她们还是习惯叫林忱以前的名字,因为总觉得这姑娘周身的气质实在不似出家之人。哪怕头上包着巾帽,身上着着素衣,还是有从前的旧影。
林忱摸着灯上的花纹,转头对掌柜说:“这个单独结账。”
掌柜笑道:“这是要给家里长辈供奉的福灯,还有相配的香包,您头一回来,这香包就不收钱了。”
他麻利地结了账,递过来一只绣着福纹的荷包。
林忱瞧了一眼,针脚粗糙,让人送不出手。
她接过灯,走出门去,外面正是一片艳阳天,乍暖还寒的冷正在散去。
老姑子识趣道:“这是给徐夫人祈福用的吧?正好回去时路过徐府,可让人递进去,教夫人知道你可惦记她呢。”
林忱却笑笑,搪塞道:“不必了,达于行、不浮于口,更何况是已出家之人。”
她顺手把香包揣起来,正要离开,背后却突然被拍了一下。 ↑返回顶部↑
			只是如今这份独一无二被粉碎了,若她再这般无理取闹三求四请,住持再好的脾气也被磨光了。
静思自己也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气得眼泪在眼睛里打转。
她又吼了几声,放了几句狠话,见林忱根本不理她,只得作罢。
林忱沿着蜿蜒的山路走下去,到了山脚的一刹,山上袅袅的钟磬之声回荡山谷。
倦鸟投林,鱼沉渊底。
她可惜的是,钟声本是为了荡涤人心的污秽,如今却被用来作为勾心斗角的工具。
该叹不逢明主呢?还是人间本来如此。
**
又过了几日,林忱与两个老姑子下山采买。
这些天,她把历年的账本捋了一遍,发现其中亏空漏洞简直不可计数。有静持从中克扣的,还有现任掌事姑子暗中搜刮的,甚至前前任管事也有些不清楚的支出。
她默不作声,只等这些人找上门来,才当着她们的面烧毁了那些书面记录。
掌事连带着下边的老姑子这才算长出了一口气,她们还真怕这小姑娘是个愣头青,直直莽莽地去找住持报账。
这些年来,寺中的支出庞杂,光靠着上面的拨款,香山寺众人是万万不能过得这样滋润的。都是多亏了当今住持的俗家,平城张氏。她出家前是张家嫡女,张家老祖宗到底心疼女儿,总是源源不断地看顾支援,否则这样软弱的性子,如何能坐得住持的位置到如今。
若是林忱真的上报,银钱会不会被要回不好说,她们在香山寺只怕是无立足之所了。
因此,掌事明里暗里承了她这份情,虽心中不屑她这有名无实的典座位置,但当着人面,还是有几分尊敬的。
近来,听闻张家有宴饮要办,正要请山上的僧尼前来祝祷,香山寺也在其列。
住持指派了活计下来,林忱几人先给寺里添了五十两灯油,又去购置制作春衣的布料。
她们要在半月内给寺里的小尼姑们制好新的僧衣,届时出席,不至于失了体面。
店内,老尼姑们提着包好的灯油,发现林忱正在瞧一盏做工精巧的长明灯。
“忱姑娘,咱们该走了。”其中一个喊道。
她们还是习惯叫林忱以前的名字,因为总觉得这姑娘周身的气质实在不似出家之人。哪怕头上包着巾帽,身上着着素衣,还是有从前的旧影。
林忱摸着灯上的花纹,转头对掌柜说:“这个单独结账。”
掌柜笑道:“这是要给家里长辈供奉的福灯,还有相配的香包,您头一回来,这香包就不收钱了。”
他麻利地结了账,递过来一只绣着福纹的荷包。
林忱瞧了一眼,针脚粗糙,让人送不出手。
她接过灯,走出门去,外面正是一片艳阳天,乍暖还寒的冷正在散去。
老姑子识趣道:“这是给徐夫人祈福用的吧?正好回去时路过徐府,可让人递进去,教夫人知道你可惦记她呢。”
林忱却笑笑,搪塞道:“不必了,达于行、不浮于口,更何况是已出家之人。”
她顺手把香包揣起来,正要离开,背后却突然被拍了一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