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 / 4)
(其实真的很遗憾。)
(谁说不是呢。)
白泽瞅了他一眼,决定给他知道点高兴的事情。
“以下哪个不是卫子夫自带的嫁妆天团?
1.霍去病。2.霍光。3.刘询。4.赵破奴。”
刘彻觉得这次肯定是送分题了,子夫跟霍和姓刘的还能扯上关系,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什么姓赵的,显然是凑数。
不过,刘询,这已经是第二次出现他的名字了,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这个曾孙做了什么?
嫁妆他懂,是说因为子夫,他发现很多人才的意思吗?就比如说卫青,不得不说一开始他确定是爱屋及乌。
如果没有子夫,他自然也就不会关注到卫青。
现在嘛?可能反过来。
所以同样的,他因为子夫,关注到卫家人还有卫家的亲戚,也就知道了去病,这个霍光也应该是如此,是个人才。
刘彻显然没有觉得这份嫁妆有什么问题,在大汉,外戚一直是很有存在感的,出人才率也不低。
大汉皇帝都蛮喜欢用外戚的,毕竟是“自家人”。
重点是刘询。刘彻莫名很在意这个曾孙,在神兽的选项里面,可能有凑数的,但多半是历史名人,非同一般。
可能还关系到储君。卫青也想到这一点,但他沉默不语。
“彻选第四个。”刘彻先回答问题。
“答对了。”
刘彻不是拖泥带水的人,他立刻就索取他的奖励。
“刘询是有什么特别的吗?”
“没什么——”见刘彻有点失望,白泽才慢悠悠补充道:“他是汉宣帝嘛。”
啊?刘彻眨眨眼,可是他不是选择幼子刘弗陵做继承人吗?
怎么刘询就成为汉宣帝了?
刘彻百爪挠心,可是白泽没有满足他的想法。
“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于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白泽念着这片奏疏,刘彻和卫青的眼睛越发明亮,主要是这篇奏疏透露出来的意义太让人心涌澎湃了。
“好一个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刘彻终于忍不住笑了,他大汉几代的努力,不就是为了这一句话吗?
要强大,强大到再也无人可以欺辱头上。
虽远必诛!
“恭贺陛下,心愿所偿。”卫青也极为高兴,尤其是在知道不好的消息后,接二连三而来的喜讯更加难得。
白泽不受影响,道:“那么,陈汤所写的这份奏疏是出自哪一时期? ↑返回顶部↑
(谁说不是呢。)
白泽瞅了他一眼,决定给他知道点高兴的事情。
“以下哪个不是卫子夫自带的嫁妆天团?
1.霍去病。2.霍光。3.刘询。4.赵破奴。”
刘彻觉得这次肯定是送分题了,子夫跟霍和姓刘的还能扯上关系,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什么姓赵的,显然是凑数。
不过,刘询,这已经是第二次出现他的名字了,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这个曾孙做了什么?
嫁妆他懂,是说因为子夫,他发现很多人才的意思吗?就比如说卫青,不得不说一开始他确定是爱屋及乌。
如果没有子夫,他自然也就不会关注到卫青。
现在嘛?可能反过来。
所以同样的,他因为子夫,关注到卫家人还有卫家的亲戚,也就知道了去病,这个霍光也应该是如此,是个人才。
刘彻显然没有觉得这份嫁妆有什么问题,在大汉,外戚一直是很有存在感的,出人才率也不低。
大汉皇帝都蛮喜欢用外戚的,毕竟是“自家人”。
重点是刘询。刘彻莫名很在意这个曾孙,在神兽的选项里面,可能有凑数的,但多半是历史名人,非同一般。
可能还关系到储君。卫青也想到这一点,但他沉默不语。
“彻选第四个。”刘彻先回答问题。
“答对了。”
刘彻不是拖泥带水的人,他立刻就索取他的奖励。
“刘询是有什么特别的吗?”
“没什么——”见刘彻有点失望,白泽才慢悠悠补充道:“他是汉宣帝嘛。”
啊?刘彻眨眨眼,可是他不是选择幼子刘弗陵做继承人吗?
怎么刘询就成为汉宣帝了?
刘彻百爪挠心,可是白泽没有满足他的想法。
“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于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白泽念着这片奏疏,刘彻和卫青的眼睛越发明亮,主要是这篇奏疏透露出来的意义太让人心涌澎湃了。
“好一个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刘彻终于忍不住笑了,他大汉几代的努力,不就是为了这一句话吗?
要强大,强大到再也无人可以欺辱头上。
虽远必诛!
“恭贺陛下,心愿所偿。”卫青也极为高兴,尤其是在知道不好的消息后,接二连三而来的喜讯更加难得。
白泽不受影响,道:“那么,陈汤所写的这份奏疏是出自哪一时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