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平日里官员多有摩擦,这其中又分为汉人和满人摩擦,官场上唇枪舌战都算好的,就怕背地里捅刀无声无息的。
  但现在,大家都一起附和着要全力修剪铁路,全力发展蒸汽机,好像一点看不出矛盾。
  康熙难得的感慨半天,难道只有在大清发展和对外的大事上,这些臣子们才能和睦共处吗?
  平日里的乌鸡斗眼简直难为死他了。
  接下来康熙又问了许多戴梓和莱布尼茨许多事情,毕竟这事物他之前都没有想过,但是没想到有一天也能做出来,自然是好奇无比。
  说来康熙算是大清的皇帝里面思想最为开放的了,虽然心眼也小,但遇事也还是能忍一忍的。
  相比于心眼更小行事狠辣的雍正和好大喜功盲目自信的乾隆来看,康熙帝简直是一股清流。
  他虽然没有开沿海,但是他对于外国的数学天文地理知识等接受度很高,他的老师南怀仁也是外国人教了他很多年。
  更别提京城还有别的外国人在宫中当值,而且外面的人来大清做传教士也没有见他有阻止。
  最关键的是他不是那种愚笨之人,戴梓和莱布尼茨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康熙差不多就能明白很多。
  虽然上手做不了,但原理他懂了。
  “此物也可在轮船上用?”康熙忍住激动的问。
  福州那边造的船很多,但有些大船在海上,如果不是风大,可能要很久才能到达目的地。
  如果这东西用在轮船上,以后就不用借助风力了。
  “是的”莱布尼茨犹豫了一下说:“我所在的国家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是有的,但是他们目前是专注于纺织机的改造。”
  莱布尼茨点醒了康熙,他想到了之前江南那边的纺织机改造,心情一上一下的。
  好在那边的纺织机也是有改进的,不至于落后太多。
  “回头让江苏巡抚和安徽巡抚到京城述职,朕要安排一些事。”康熙回头和户部尚书说了之后就又转身眼热的看着蒸汽机。
  户部尚书现在又开始烦恼吏部尚书不在,他要是在自己不就不用再跑一趟了。
  蒸汽火车都可以算关系国运的事,康熙坚定不移的认为一定是有人在保佑着大清,让大清蒸蒸日上的发展不说,还得了此神物。
  所有涉及到的研究人员被密不透风的保护了起来,太子选的那座皇庄在半腰山上,人烟稀少,周围也都是皇庄,尤其是旁边毗邻的都是那些搞种植和养殖的。
  他们那一圈都不用下山采购东西,自给自足都行。
  戴梓和莱布尼茨剩下的时间就是用来改进蒸汽机,以及和工匠们一起打造铁轨。
  这件事算是开头人,从无到有的开辟,没有前人告诉他们怎么走,只有他们自己。
  莱布尼茨对于自己研究出来的新的东西自然是很高兴,觉得自己的价值又体现了不少,清朝的皇帝对他还这么的尊重,这就是他曾经向往的,可是英国皇室没有给他的,清朝皇帝给了。
  莱布尼茨心酸又感动,干脆休书一封送去了英国,想要他的家人也过来。
  自有暗卫截留了那一封信,康熙没有打开只是摆摆手,“大清给的东西自己又丰盛了,爵位有了,名声有了,钱财也有了,朕相信他会做出让朕满意的决定。”
  暗卫见万岁爷这么自信,也不好擅自打开,把东西交给了即将前往英格兰的船员后,才算了结。
  因为康熙之前的想法,他又赏给了十一阿哥很多东西,胤祧收到东西已经见怪不怪了。
  他有理由怀疑他阿玛是把他当吉祥物了,要不然每次好事发生,他就赏他东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