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2 / 3)
他之前为康熙调遣了多少次粮草,每次都是急匆匆的,他都恨不得把命给康熙。
现在好了,有了这东西,再急也能装下。
“这等神物是上天要降大福于大清啊”陈廷敬老泪纵横,没想到有一天他还能看见如此盛世,这辈子值了,值了啊!
户部尚书看阵容屁股底下坐着的粗糙车厢,又想到了太子爷说的资金不够,他心里虽然滴血,却也希望这蒸汽火车能够造的完美。
“哼,明儿兵部尚书那小子又该闹了。”户部尚书一边想一边愁。
等绕了皇庄大半圈后众人才下了车,康熙意犹未尽的说:“要是再铺多一点就好了。”
“儿臣也是这么想的”太子笑着说:“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皇阿玛您看……”
“你啊”康熙伸手点点他:“要是做的好,要多少给多少。”
这可真是大手笔了,至少从来没有见康熙说过这话,哪怕之前建的学校虽说动用了一切用的上的力量,甚至借了外债都没有这样过。
“是”太子难掩激动的应声。
康熙则是继续宝贝一样看着那简陋的蒸汽火车,他不是傻子,心里明白自己此刻处在大清发展最好的阶段,也许更进一步,还有可能,他们能创造一个盛世。
一个不同于之前朝代的盛世,一个开创了未来工业进步的盛世。
随后康熙重重奖赏了几位研究人员,其中又以戴梓和莱布尼茨最重。
什么黄金珠宝都已经不算什么,康熙亲自给戴梓和莱布尼茨赐予了爵位,以后他们家也是有爵位传承的人了。
“万岁爷”李光地张口想说话,被康熙摆手制止了,“欸,两位先生劳苦功高,尤其是莱布尼茨先生大老远从英格兰来到大清,又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爵位又算什么呢?”
这句话康熙是用英语说的,在场了所有人,除了奴仆,大家都学过外语,好几门都学过,所以康熙讲英语大家都明白。
莱布尼茨知道爵位意味着什么,他没有想到大清的皇帝竟然允许外国人拿大清的爵位,他忍不住跟着跪了下去。
他们外国跪拜行礼的很少,来了大清太子也不让他跪,这还是第一次他心甘情愿,跪的比谁都虔诚。
“先生不必多礼”康熙亲自扶起莱布尼茨,“有先生为大清助力,朕心里很是感激,这些都是先生应得的。”
“戴先生也是”康熙温和的说:“你们都是大清的栋梁,大清用人不看他是谁,地位怎么样,只看才能,有才能的人,大清不会埋没任何一个。”
康熙的声音不大,却足够让任何人听见。
莱布尼茨和戴梓忍着激动又道了谢。
士为知己死,说的大概就是这样吧!
看着笑眯眯站在旁边的太子,戴梓胸腔突然涌现出一股暖流,他站了出来:“万岁爷,这次的研究太子殿下给了微臣很多的灵感的助力,如果说微臣是那微不足道的星星,太子就是耀眼的太阳。”
太子,太子嘴角的笑容僵了下来。
“哦?是吗?”康熙饶有兴趣的说:“没想到太子对于这个研究也颇有心得啊。”
莱布尼茨迷茫的看着他们,直到戴梓用英语给他解释了一遍,他恍然大悟,“是啊,陛下,您一定要奖励您的太子,他是不可多得的天才,他了解的知识非常非常的多,给了我们很大的助力。”
太子此刻恨不得钻到地里去,搞研究的果然不会看人脸色,没看见他想把功劳推到他们身上吗?
“皇阿玛”太子一本正经的说:“两位先生才是劳苦功高,儿臣不过是发挥了自己微薄的力量,所有的研究都是两位先生一手包办的,如果说儿臣有功劳,那也知道支持了两位先生。”
一番话说的诚恳又真诚,戴梓感动的好像立刻能为太子去死。 ↑返回顶部↑
现在好了,有了这东西,再急也能装下。
“这等神物是上天要降大福于大清啊”陈廷敬老泪纵横,没想到有一天他还能看见如此盛世,这辈子值了,值了啊!
户部尚书看阵容屁股底下坐着的粗糙车厢,又想到了太子爷说的资金不够,他心里虽然滴血,却也希望这蒸汽火车能够造的完美。
“哼,明儿兵部尚书那小子又该闹了。”户部尚书一边想一边愁。
等绕了皇庄大半圈后众人才下了车,康熙意犹未尽的说:“要是再铺多一点就好了。”
“儿臣也是这么想的”太子笑着说:“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皇阿玛您看……”
“你啊”康熙伸手点点他:“要是做的好,要多少给多少。”
这可真是大手笔了,至少从来没有见康熙说过这话,哪怕之前建的学校虽说动用了一切用的上的力量,甚至借了外债都没有这样过。
“是”太子难掩激动的应声。
康熙则是继续宝贝一样看着那简陋的蒸汽火车,他不是傻子,心里明白自己此刻处在大清发展最好的阶段,也许更进一步,还有可能,他们能创造一个盛世。
一个不同于之前朝代的盛世,一个开创了未来工业进步的盛世。
随后康熙重重奖赏了几位研究人员,其中又以戴梓和莱布尼茨最重。
什么黄金珠宝都已经不算什么,康熙亲自给戴梓和莱布尼茨赐予了爵位,以后他们家也是有爵位传承的人了。
“万岁爷”李光地张口想说话,被康熙摆手制止了,“欸,两位先生劳苦功高,尤其是莱布尼茨先生大老远从英格兰来到大清,又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爵位又算什么呢?”
这句话康熙是用英语说的,在场了所有人,除了奴仆,大家都学过外语,好几门都学过,所以康熙讲英语大家都明白。
莱布尼茨知道爵位意味着什么,他没有想到大清的皇帝竟然允许外国人拿大清的爵位,他忍不住跟着跪了下去。
他们外国跪拜行礼的很少,来了大清太子也不让他跪,这还是第一次他心甘情愿,跪的比谁都虔诚。
“先生不必多礼”康熙亲自扶起莱布尼茨,“有先生为大清助力,朕心里很是感激,这些都是先生应得的。”
“戴先生也是”康熙温和的说:“你们都是大清的栋梁,大清用人不看他是谁,地位怎么样,只看才能,有才能的人,大清不会埋没任何一个。”
康熙的声音不大,却足够让任何人听见。
莱布尼茨和戴梓忍着激动又道了谢。
士为知己死,说的大概就是这样吧!
看着笑眯眯站在旁边的太子,戴梓胸腔突然涌现出一股暖流,他站了出来:“万岁爷,这次的研究太子殿下给了微臣很多的灵感的助力,如果说微臣是那微不足道的星星,太子就是耀眼的太阳。”
太子,太子嘴角的笑容僵了下来。
“哦?是吗?”康熙饶有兴趣的说:“没想到太子对于这个研究也颇有心得啊。”
莱布尼茨迷茫的看着他们,直到戴梓用英语给他解释了一遍,他恍然大悟,“是啊,陛下,您一定要奖励您的太子,他是不可多得的天才,他了解的知识非常非常的多,给了我们很大的助力。”
太子此刻恨不得钻到地里去,搞研究的果然不会看人脸色,没看见他想把功劳推到他们身上吗?
“皇阿玛”太子一本正经的说:“两位先生才是劳苦功高,儿臣不过是发挥了自己微薄的力量,所有的研究都是两位先生一手包办的,如果说儿臣有功劳,那也知道支持了两位先生。”
一番话说的诚恳又真诚,戴梓感动的好像立刻能为太子去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