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2 / 3)
飞鸢很以谢宜瑶的名义,让渡口的官吏准许她挑几个人过去接受“殿下”的问话,然而除了任大毛遂自荐之外,其他人都不很愿意。
飞鸢又再点了两个,剩下的则被官吏们盯着,不允许轻举妄动。
任大的消息灵通,他知道皇帝的长女吴郡公主长袖善舞,从不忌讳抛头露面,面前这人年龄对得上,气度更是不用多说,多半就是吴郡公主本尊了。
任大走到谢宜瑶面前立即就行了大礼,另外二人有样学样,虽然有些拙劣,但也可见其态度。
谢宜瑶微笑着:“都免礼吧。你们是从哪来的,是要到京城去么?”
站在任大左边的人说:“是打豫州来的,要去京城做生意。”
“你们身上这衣服,像是富贵人家的打扮,船上就几箱子货物么?不知是要做什么生意?”
那人一时说不出话来,任大却咧嘴笑道:“殿下英明,确实不是如此。”
谢宜瑶有些意外:“哦?你们知道我是谁,还敢有所欺瞒?”
任大连忙摆摆手:“他们不知道殿下的身份,只是下官一人的猜测而已,先前也并未告诉他们,不是有意欺瞒公主的。”
谢宜瑶朝着任大点点头:“那真相是如何,就由你来说吧。”
任大酝酿了一番,道:“我们是陆道审将军派来的,因着情况紧急,才只能扮作商人,否则也不能顺利到达这里。”
“原来你们是陆渊的人,可有能证明身份的东西?”
任大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确实盖着豫州刺史的官印。
谢宜瑶看了一眼,点点头,没说什么,任大就立马把信收回去了。
算不上多可信,但谢宜瑶并未发作,只又问:“可我竟想不到,陆渊能有什么消息要让你们隐瞒身份传递?”
任大弓着腰,低着头,回道:“实不相瞒,陆将军发现南豫州刺史李侃有反心,准备据姑孰起兵叛乱,直逼京城。”
李侃?
谢宜瑶回忆着前世,想着这人一直都是个忠心耿耿的,好像并没做过造反的事。
李侃当初也是在襄阳就跟着谢况的,只是出身寒微,功劳也小,所以一直没能被委以重任。即使现在居南豫州刺史一职,也受到北边的陆渊的节制,并不能都督一州军事。
谢宜瑶微微皱着眉头:“你们走水路,不是要经过姑孰吗,李侃就这么放你们过来了?”
“事态情急,万不得已啊。殿下不知,姑孰离京城如此之近,若是李侃一旦发兵,京城就会危在旦夕。陆将军又怕普通信使会被李侃截获,因此就只能由下官们冒险一试,扮作商人蒙混过关。这不,确实瞒天过海了,才能把消息带过来。”
“既然是这样紧要的事情,我便帮你们一把,有了我的同意,渡口的官员也不会把你们怎么样的。只是不知你们为何不走石头津?那样还可以直接报给石头城的驻军,更快一些。”
任大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我们本来打算只让两三个腿脚快的去报信,其余人留在这里整顿。石头津南北来往的船只多,官民皆有,检查更加费时,若是耽误军机,就麻烦了。”
“原来如此,”谢宜瑶微笑着点头,“也是难为你们了。那不如就跟着我走吧,还能保你们的安全。”
任大突然有些犯难:“我们这许多兄弟……殿下方便吗?”
灵鹊突然插嘴道:“你们不过是来传个口信,带这许多人做什么?”
另一个一直没开口的人讪讪道:“小娘子这就不懂了,人在消息在,多个人就是多一分保险。”
灵鹊恍然大悟的样子:“哦,是这样。”
谢宜瑶没理会这个小插曲,只笑道:“你们不过十几个人,有什么不方便的。” ↑返回顶部↑
飞鸢又再点了两个,剩下的则被官吏们盯着,不允许轻举妄动。
任大的消息灵通,他知道皇帝的长女吴郡公主长袖善舞,从不忌讳抛头露面,面前这人年龄对得上,气度更是不用多说,多半就是吴郡公主本尊了。
任大走到谢宜瑶面前立即就行了大礼,另外二人有样学样,虽然有些拙劣,但也可见其态度。
谢宜瑶微笑着:“都免礼吧。你们是从哪来的,是要到京城去么?”
站在任大左边的人说:“是打豫州来的,要去京城做生意。”
“你们身上这衣服,像是富贵人家的打扮,船上就几箱子货物么?不知是要做什么生意?”
那人一时说不出话来,任大却咧嘴笑道:“殿下英明,确实不是如此。”
谢宜瑶有些意外:“哦?你们知道我是谁,还敢有所欺瞒?”
任大连忙摆摆手:“他们不知道殿下的身份,只是下官一人的猜测而已,先前也并未告诉他们,不是有意欺瞒公主的。”
谢宜瑶朝着任大点点头:“那真相是如何,就由你来说吧。”
任大酝酿了一番,道:“我们是陆道审将军派来的,因着情况紧急,才只能扮作商人,否则也不能顺利到达这里。”
“原来你们是陆渊的人,可有能证明身份的东西?”
任大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确实盖着豫州刺史的官印。
谢宜瑶看了一眼,点点头,没说什么,任大就立马把信收回去了。
算不上多可信,但谢宜瑶并未发作,只又问:“可我竟想不到,陆渊能有什么消息要让你们隐瞒身份传递?”
任大弓着腰,低着头,回道:“实不相瞒,陆将军发现南豫州刺史李侃有反心,准备据姑孰起兵叛乱,直逼京城。”
李侃?
谢宜瑶回忆着前世,想着这人一直都是个忠心耿耿的,好像并没做过造反的事。
李侃当初也是在襄阳就跟着谢况的,只是出身寒微,功劳也小,所以一直没能被委以重任。即使现在居南豫州刺史一职,也受到北边的陆渊的节制,并不能都督一州军事。
谢宜瑶微微皱着眉头:“你们走水路,不是要经过姑孰吗,李侃就这么放你们过来了?”
“事态情急,万不得已啊。殿下不知,姑孰离京城如此之近,若是李侃一旦发兵,京城就会危在旦夕。陆将军又怕普通信使会被李侃截获,因此就只能由下官们冒险一试,扮作商人蒙混过关。这不,确实瞒天过海了,才能把消息带过来。”
“既然是这样紧要的事情,我便帮你们一把,有了我的同意,渡口的官员也不会把你们怎么样的。只是不知你们为何不走石头津?那样还可以直接报给石头城的驻军,更快一些。”
任大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我们本来打算只让两三个腿脚快的去报信,其余人留在这里整顿。石头津南北来往的船只多,官民皆有,检查更加费时,若是耽误军机,就麻烦了。”
“原来如此,”谢宜瑶微笑着点头,“也是难为你们了。那不如就跟着我走吧,还能保你们的安全。”
任大突然有些犯难:“我们这许多兄弟……殿下方便吗?”
灵鹊突然插嘴道:“你们不过是来传个口信,带这许多人做什么?”
另一个一直没开口的人讪讪道:“小娘子这就不懂了,人在消息在,多个人就是多一分保险。”
灵鹊恍然大悟的样子:“哦,是这样。”
谢宜瑶没理会这个小插曲,只笑道:“你们不过十几个人,有什么不方便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