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话一出,底下的士兵间的议论声更加沸腾了。
  谢宜瑶早就预想到,最后这一句话会犹如投入水中的石头,泛起不小的波澜。
  这些士兵中兵户出身的不在少数,有些人当年也是不愿被编入兵户的,现在好不容易接受了现实,却告知他们后来人可以不入兵户,自然会感到不公平。
  也有少数人以兵户身份自傲,他们本来就有奔赴沙场的志向,对于现有的户籍制度并无甚想法,只是听闻有人不愿入兵户,觉得自己也被轻视。
  谢宜瑶把这些士兵的反应看在眼中,心下有了计较,继续说道:“与其同时,还有一项改动,那就是提高兵户的待遇,无论新旧。”
  此话一出,士兵间的议论声更多了,若不是看在谢宜瑶的身份和周禄的威严下,恐怕已经要生出不小规模的乱子。
  只不过比起质疑和不满,现在更多的是难以置信的喜悦。
  “将来,京口的士兵,无论世兵还是募兵,都可以通过军功获得实打实的好处,并可能实现升迁……兵户出身的,甚至可以通过立功,来摆脱兵户的身份。周将军,详细的就有劳你来介绍吧。”
  谢宜瑶侧身退下,周禄又走到了中心的位置。
  其实主犯们和海上的匪徒有没有勾结,对于这些士兵来说并不重要。就算有,在没有查明之前,这件事也不能随意告诉他们。
  迫在眉睫的是尽量最小化这次事件带来的影响,因此原本打算循序渐进的改制必须马上提上日程。
  周禄是功名显赫的大楚名将,本就许多士兵都很尊敬他。那些颇有些天马行空的政策,从周禄的口中说出来,是那么让人信服。
  加上谢宜瑶的皇亲身份,这些政策又可信度更上一层。
  沈蕴芳在谢宜瑶出发前,就为她分析过兵户的问题,并且告诉她,前朝曾有将领为了鼓舞手下的士气而烧掉兵籍,如果需要,可以仿而效之。
  此事发生后,谢宜瑶心中立即有了具体的计划,简单与周禄商量后,便敲定了基本的方案。
  虽然周禄凭借着自己的声名和熟练的手段,以及先前北伐大胜的结果,暂且将他们打造成了一支看上去十分精良的军队,却也对他们的弱点心知肚明。
  他接手这支军队半年了,深刻意识到这些军队虽然配有最新的武器和甲装,却未必有极高的战力和士气,尤其是兵户。
  那些在战前临时募集的士兵,只要经过一段时间,总体的战斗力都要胜过久经训练的兵户,更别提那些新纳入的兵户了。
  先前北伐的成功或者会给不少人带来楚军所向披靡的印象,实际上真正在前线战斗过的周禄知道,北燕的军队同样并不强大,楚军能大胜也是情理之中。
  但这片大地上,除了楚燕,未必没有别的势力蠢蠢欲动,他们不能坐以待毙。
  关于兵制的改革,周禄早就有了比较粗糙的想法,只是心中还有些犹疑,也怕做得太急会引起皇帝的不满。
  好在谢宜瑶带来了谢况的许可,她本人也很认可周禄的想法,谢宜瑶的肯定对周禄来说无疑是一颗定心丸。
  周禄是身经百战的将领,很知道抓住时机的重要性,眼下是能将这一行为带来的好处最大化的时机,也是能够将流民逃亡事件带来的坏影响最快抑制下来的时机。
  所以他不再犹豫。
  他一讲述完具体如何提高南徐州兵户以及全体士兵的待遇,底下的士兵中就爆发出了阵阵欢呼,他们难得这样失了纪律。
  周禄欣慰地看向谢宜瑶,后者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笑容。只可惜等下要给一无所知的张别驾解释清楚来龙去脉,恐怕就要另费一番功夫了。
  ……
  入夜,晚间的清风穿过珠帘,吹动烛火微摇。
  谢宜瑶今天整日都十分忙碌,因此一回到住所,灵鹊就劝她早些休息。
  然而洗漱过后,谢宜瑶还是在窗边的案几前坐定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