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谢宜瑶和郭遐无冤无仇,可于情于理她都不愿意看到他继续尸位素餐。
  而且只有郭遐走了, 别人才能上位。
  虽然临淮公主的船仅会在武昌停留一个时辰, 程莫还是亲自到渡口来送行了。
  他依旧是那幅“狗腿子”模样,旁人应当很难想象在战场上大破燕军的将领, 平日里会是这个样子。
  谢宜瑶担忧有心人想到这些小小的风波背后有她的手笔, 因此只派了人到岸上和他说了些客套话, 自己并不出面。
  程莫也不笨, 派了几个侍女上船,奉上了几盒郢州特有的奇珍异宝,并无其他逾越之举。
  众婢捧着盒到跟前, 谢宜瑶抬头一看,为首的果然是飞鸢。其他侍婢放下东西,都默不作声地下了船,飞鸢则顺理成章地留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回到了谢宜瑶身边。
  飞鸢将最上头的盒子递给谢宜瑶,里面装着一封信,程莫在信中再三感谢公主殿下当初的“恩情”,殿下以后若有用得到他的地方,他在所不辞。
  谢宜瑶笑道:“他倒是个聪明的。”
  为了劝说程莫,当时谢宜瑶那封信里用的是审时度势、当机立断那套道理。
  若是程莫没听她的话,就说明他不是可用的人才,对她而言也没什么可惜的。
  现在,在战役中立了大功的程莫,是新任郢州刺史的最有力人选。程莫若能顺利升职,谢宜瑶以后要在郢州买几个田庄、建几处邸舍,都是不必再费心思的小事了。
  而且若是像前世一样,王均将来会到江夏郡做官,她就有正当的理由
  跟到郢州来,到时候有程莫接应,各方面都会方便很多。
  船离岸越来越远,谢宜瑶静坐在舱中,感受着船体的浮沉。
  飞鸢回到谢宜瑶身边后,就又像从前那样贴身护着谢宜瑶。恰好灵鹊又时不时苦船,飞鸢就更得寸步不离了。
  她在武昌的时候,给襄阳寄过两封书信,都写得极其简短,寥寥数语报个平安而已,倒是很符合她的性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