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璋传 第25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聘请一位既靠谱、又愿意跟着他们一家三口去津海的西席,就变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因为贾璋权隆位尊,来荣国府应聘西席的举人进士、名家大儒不绝如缕。
  前者大多数是出身贫寒的年轻人。
  他们这么孤注一掷,是想要靠上贾璋这个恩主,从而得到往上爬的青云梯。
  后者的目的,则是儿孙的前程。
  贾璋在这些人中优中选优,最后择定了实学学派内有名的经学家,出身新郑孟氏的孟允。
  而孟允所求的事情,是请贾璋提携他在都察院做御史的小孙子。
  在二月末的时候,贾璋和黛玉已经打点好了行囊。
  在这不久后,绍治帝的旨意也送进了荣国府。
  贾璋接旨后,进宫谢恩并聆听圣训。
  在这之后,他又向绍治帝表了一场忠心。
  在文华阁上完最后一节经学课后,贾璋的所有工作都移交完毕了。
  他正式向家人、师祖、师父、岳父与众位朋友辞行。
  然后才带着妻儿、家丁,与自己的老相识、绍治帝调拨给他的下属、新任津海总兵姚云起一起,带着绍治帝划拨给他们的一万两千人大军,加急赶赴津海。
  第212章 抵达津海下官逢迎,新居安置黑甜一梦
  贾璋他们是乘坐战船, 从通州码头启程出发的。
  不过几日时间,他们就通过内河航道,登陆天津卫海河港口。
  津海行省的府城位于天津三卫中天津卫的驻地, 现在,此地已经正式更名为天津府了。
  贾璋的经略使司衙门与姚云起的总兵衙门都坐落在天津府城当中。
  早在今年开春时, 这两处衙门与官邸就已经修葺好了。
  不过, 虽然姚云起才是总兵, 但津海级别最高的军事长官却是贾璋。
  为了防止底下人争权夺利,制约推广良种与海运漕改的进程,绍治帝特意把军权交到贾璋手里。
  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令出多门, 影响贾璋工作效率。
  绍治帝的旨意中, 明确规定了贾璋这个津海经略的职权。
  作为经略, 贾璋拥有决策民政事宜,监察、考核、任免属下文武官员, 整饬教化, 管理司法漕运, 军事防务等方面的权力。
  而在正常的行省内,贾璋所拥有的权力是要被分成几份,然后再分到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与漕运衙门等衙门里面去的。
  这就意味着,贾璋这个三品经略的权力,甚至要比二品布政使的权力还要大上许多。
  贾璋心里琢磨, 若想在津海迅速打开局面,高效推广良种与海运漕改, 那他确实需要这样大且全的权力,才不会被旁人掣肘。
  不过, 这份权力确实太大了……
  因此,贾璋得出了一个结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