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璋传 第250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或许,这也是黛玉把刺绣屏风搬出来的原因。
  这一扇屏风,这一阙《采桑子》,寄寓了他们两人共同的情感……
  在贾璋在家中休息、与妻儿团聚时,工部与造办处的人也开始为贾璋这位新任靖海伯选定伯府府邸的位置。
  最终,靖海伯伯府的地址还是落到了荣宁街与落英巷中间。
  至于为什么会是这个位置?
  那自然是因为财能通神了。
  贾赦和林如海不想让儿子/女儿的府邸距离家中太远,这才收买了工部与造办处的人。
  而对这件事,工部与造办处的人答应得十分痛快。
  毕竟,贾将军说了,他们荣国府愿意协助工部与造办处,帮助荣宁街与落英巷中间的人家搬家。
  他们还愿意弥补搬迁人家的一部分损失。
  所以,答应林侍郎与贾将军的请求,本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而且,靖海伯他出计定茜香,寻高产良种,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他们都是很崇拜他的。
  谁不愿意给靖海伯这样允文允武的翰林学士行个方便呢?
  更何况,靖海伯他还是陛下眼前的红人,他们又不傻,怎会在他面前做出一副不通人情的姿态呢?
  因此,靖海伯伯府的地址,很快就被选定了。
  那些位居荣宁街与落英巷中间的人家,在拿到工部、造办处,还有荣国府提供的丰厚补偿后,全都兴高采烈地搬到他们的新家。
  在这之后,工部与造办处才集合能工巧匠、山水名家,共同修建起这座陛下格外上心的敕造靖海伯伯府来。
  他们这些人,既要缮画伯府殿宇房屋,又要察度办理人丁、各行匠役。
  除此之外,还要搬运移送金银铜锡、土木砖瓦等物,还要引活水入宅,还要置办山石树木、亭榭栏杆,还要堆山凿池、起楼竖阁、种竹栽花[2]装点景色,真真是费尽了移山心力。
  而当伯府府邸被正式修葺好后,已经是冬天了。
  黄宏带着绍治帝的口谕来到荣国府,宣召贾璋去检阅刚刚建好的靖海伯府。
  贾璋接下旨意后,与黄宏一起坐着荣国府的翠幄青绸车,来到靖海伯府处阅览府邸情形。
  在车轮辘辘声中,马车行至新修葺的伯府门前。
  却见在这条新修葺的小街正中,蹲着两个大石狮子,大石狮子后面,又有三扇兽头大门。
  红油兽头大门前,站着十来个工部与造办处官员。
  而在正门上面,一块书有“敕造靖海伯府”六个大字的匾额,被人高高地悬挂在那里。
  贾璋与黄宏下车后,靖海伯府门口的工部官员与造办处官员都迎上前来向贾璋行礼。
  贾璋回礼后,与众人厮见,在他对这些官员进行初步的了解时,工部的小吏就已经在上官的指示下,推开了靖海伯府的大门。
  而在这之后,工部官员与造办处官员簇拥着贾璋与黄宏,走进了这座刚刚修葺好的伯府检阅工部与造办处的工作成果。
  因今日天青日淡,天气晴明,贾璋的心情很不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