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璋传 第246节(2 / 4)
能产生这样想法的人,并不是奸佞。
他们都是良臣,因为这些人心里都在为大盛考虑。
但科道言官的队伍向来良莠不齐。
这个良莠不齐,指的不是为人处世的良莠不齐,也不是听差办事的良莠不齐。
而是道德水平的高低。
正所谓白沙之内,藏有涅土;桑麻之中,亦生春蓬。
在科道言官的队伍中,既有清正耿介的忠臣,又有阴谋鬼蜮的小人。
所以,才会有人捕风捉影搬弄是非,才会有人整日里为了反对而反对。
现在,在这些反对主战派请战奏疏的臣子中,亦然隐藏着不少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小人!
绍治帝能摸清楚这些小人的小九九,所以他对这些小人很不客气。
在是否攻打茜香的议题甚嚣尘上时,绍治帝才把贾璋奉上的奏疏拿出来。
“贾学士奏报过,茜香国内既有白银强兵,又有良种富民,乃我朝腹心大患,朕对此深以为然。”
“因此,朕不得不兴起兵燹,除此腹心大患!”
“除此之外,那金米的产量是我朝稻麦谷物的两倍!若能得此良种,四海之内,必将再无饥寒待毙之黎庶!如此利国益民之良种,朕必得之!”
他语气里洋溢着志在必得四个大字。
此时此刻,若有谁想要阻拦绍治帝,那他一定会非常惨。
所以,在听清绍治帝的语气后,底下几个想出列劝谏绍治帝通过贸易购买良种的蠢货,都默默地把收回了自己的脚。
不过,这些蠢货并没有因为及时收脚,就顺利地逃过一劫。
因为,这些觉得茜香国会愿意出售良种的蠢货,与那些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小人是同一拨人。
所以绍治帝在宣布高产良种的事情后,直接朗声道:“来人呐,都察院监察御史肖良臣,刑科给事中袁清……户科给事中赵云善,贪生怕死,重利轻国,无人臣之相,辱大国事体!拖下去,廷杖二十,罢官闲住,子孙三代不许科举!”
贾璋站在队列当中,眼睛垂下,默默地看他官袍上的绣纹。
心里却在想,陛下他一口气念了八九个名字出来,这个场面,竟有些像《木兰辞》里面的那句“可汗大点兵”。
旁人却没有贾璋这个闲心。
他们对绍治帝给出来的惩罚,还是颇为胆战心惊的。
不得不说,绍治帝的确拿捏住了臣子们的七寸。
他知道,在某些以直邀名的言官眼中,廷杖这种惩罚根本就不算什么。
只要没被打死,过段时间,被打的人就能闻名仕林,摇身一变,变成众人眼中的清贞谏臣了。
就算被打死了也没关系。
只要在去世前高喊一声“因言获罪”,就能搏一搏青史流芳的机会了。
说不定子孙后代也会跟着受益。 ↑返回顶部↑
他们都是良臣,因为这些人心里都在为大盛考虑。
但科道言官的队伍向来良莠不齐。
这个良莠不齐,指的不是为人处世的良莠不齐,也不是听差办事的良莠不齐。
而是道德水平的高低。
正所谓白沙之内,藏有涅土;桑麻之中,亦生春蓬。
在科道言官的队伍中,既有清正耿介的忠臣,又有阴谋鬼蜮的小人。
所以,才会有人捕风捉影搬弄是非,才会有人整日里为了反对而反对。
现在,在这些反对主战派请战奏疏的臣子中,亦然隐藏着不少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小人!
绍治帝能摸清楚这些小人的小九九,所以他对这些小人很不客气。
在是否攻打茜香的议题甚嚣尘上时,绍治帝才把贾璋奉上的奏疏拿出来。
“贾学士奏报过,茜香国内既有白银强兵,又有良种富民,乃我朝腹心大患,朕对此深以为然。”
“因此,朕不得不兴起兵燹,除此腹心大患!”
“除此之外,那金米的产量是我朝稻麦谷物的两倍!若能得此良种,四海之内,必将再无饥寒待毙之黎庶!如此利国益民之良种,朕必得之!”
他语气里洋溢着志在必得四个大字。
此时此刻,若有谁想要阻拦绍治帝,那他一定会非常惨。
所以,在听清绍治帝的语气后,底下几个想出列劝谏绍治帝通过贸易购买良种的蠢货,都默默地把收回了自己的脚。
不过,这些蠢货并没有因为及时收脚,就顺利地逃过一劫。
因为,这些觉得茜香国会愿意出售良种的蠢货,与那些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小人是同一拨人。
所以绍治帝在宣布高产良种的事情后,直接朗声道:“来人呐,都察院监察御史肖良臣,刑科给事中袁清……户科给事中赵云善,贪生怕死,重利轻国,无人臣之相,辱大国事体!拖下去,廷杖二十,罢官闲住,子孙三代不许科举!”
贾璋站在队列当中,眼睛垂下,默默地看他官袍上的绣纹。
心里却在想,陛下他一口气念了八九个名字出来,这个场面,竟有些像《木兰辞》里面的那句“可汗大点兵”。
旁人却没有贾璋这个闲心。
他们对绍治帝给出来的惩罚,还是颇为胆战心惊的。
不得不说,绍治帝的确拿捏住了臣子们的七寸。
他知道,在某些以直邀名的言官眼中,廷杖这种惩罚根本就不算什么。
只要没被打死,过段时间,被打的人就能闻名仕林,摇身一变,变成众人眼中的清贞谏臣了。
就算被打死了也没关系。
只要在去世前高喊一声“因言获罪”,就能搏一搏青史流芳的机会了。
说不定子孙后代也会跟着受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