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璋传 第216节(2 / 4)
若是事成,最大的好处也会被贾修撰与郭编修他们拿走。
但付出与收获向来都是对等的,主意是人家想出来的, 事情是人家提出来的, 最大的风险是人家承担的, 托底的人也是贾修撰的师祖,文渊阁内的中极殿大学士杨宗祯。
所以人家分走最大的好处, 也是应当应分之事。
贾茂行找他们过来, 无非是想要一个天子门生联名上疏的名头。
而他们参与此事联名上疏, 顺便分润些好处,也是付出收获对等的绝佳选择。
更何况,有杨宗祯在,上疏呈奏的风险也有限。
至少他们性命无虞,不会被人贬谪到边疆之地。
就算勋戚报复, 有人出了事,以他们对贾兄人品的了解, 贾兄他也不会放着这些出事的人不管的。
想到这里,这些被邀请过来的宾客全都下定决心, 决计参与贾璋的计划,好给自己搏出一条晋身之路来。
风险如此小, 若还畏首畏尾,不敢筹谋大事,他们也就不用做官了!
因此贾璋话音刚落,就有人站出来大声附和道:“贾兄与郭兄所言甚是,我辈天子门生,焉能不思报效国家呢?”
“甚是!甚是!那等贪婪蛀虫,损公肥私,欠债不还,伤害国家利益,可谓是无耻至极!我等自当附贾修撰骥尾,揭发这些蛀虫的贪婪形状,上利国家,下利百姓,方为忠臣本性!”
不过,还是有人十分谨慎地问道:“年兄,这件事阁老知道吗?”
听闻此言,贾璋拿出重新誊写好的奏疏给众人阅览。
“师祖已经知道这件事了,这份奏疏,就是我和郭兄起草,师祖亲自润色的。”
“我与郭年兄、叶师兄已经署名了,各位年兄若是有意,且与我等共同署名,共襄盛举!”
众人听贾璋言之凿凿,看奏折上锦绣文章,全都把心放到了肚子里。
有杨宗祯点头,绍治元年的进士们纷纷赌咒发誓自己绝不会泄露机密,一定会与诸君共襄盛举!
贾璋闻言后,露出了众人想看到的欣喜之情,又命雪檀、黄柏快带人去准备书案笔墨。
待檀木书案与文房四宝被送到宴会厅后,贾璋撩起月白色的宽幅大袖,捏着剑脊双龙圆墨在白玉砚台研磨成汁。
他对众人轻笑道:“诸君义举,璋铭记于心,自为诸君磨墨铺纸。”
他如此风度翩然,又甘愿折节俯首,瞧着竟有些魏公子信陵君的风仪了。
众人见了,情绪更加激烈,纷纷把名字落在奏折上面。
而在众人写名字时,贾璋、郭子守和叶荆三人都会对这些签名的人作揖道谢。
绍治元年的同年们见此情形,心中很是惊讶,甚至有些诧异。
贾茂行邀请他们联名上疏,想要向陛下奏请国库欠款之事,上利国家,下利百姓,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现在这个世道,像他们这样敢说敢做的人已经不多了。
能想到要向陛下上谏禀告这项天下大弊的人,就算有七分想着自己,也会有三分想着朝廷。
这样的人,已经比那些蝇营狗苟的贪官和袖手谈心性的清流好上百倍了。
所以,他们本就无愧于心。 ↑返回顶部↑
但付出与收获向来都是对等的,主意是人家想出来的, 事情是人家提出来的, 最大的风险是人家承担的, 托底的人也是贾修撰的师祖,文渊阁内的中极殿大学士杨宗祯。
所以人家分走最大的好处, 也是应当应分之事。
贾茂行找他们过来, 无非是想要一个天子门生联名上疏的名头。
而他们参与此事联名上疏, 顺便分润些好处,也是付出收获对等的绝佳选择。
更何况,有杨宗祯在,上疏呈奏的风险也有限。
至少他们性命无虞,不会被人贬谪到边疆之地。
就算勋戚报复, 有人出了事,以他们对贾兄人品的了解, 贾兄他也不会放着这些出事的人不管的。
想到这里,这些被邀请过来的宾客全都下定决心, 决计参与贾璋的计划,好给自己搏出一条晋身之路来。
风险如此小, 若还畏首畏尾,不敢筹谋大事,他们也就不用做官了!
因此贾璋话音刚落,就有人站出来大声附和道:“贾兄与郭兄所言甚是,我辈天子门生,焉能不思报效国家呢?”
“甚是!甚是!那等贪婪蛀虫,损公肥私,欠债不还,伤害国家利益,可谓是无耻至极!我等自当附贾修撰骥尾,揭发这些蛀虫的贪婪形状,上利国家,下利百姓,方为忠臣本性!”
不过,还是有人十分谨慎地问道:“年兄,这件事阁老知道吗?”
听闻此言,贾璋拿出重新誊写好的奏疏给众人阅览。
“师祖已经知道这件事了,这份奏疏,就是我和郭兄起草,师祖亲自润色的。”
“我与郭年兄、叶师兄已经署名了,各位年兄若是有意,且与我等共同署名,共襄盛举!”
众人听贾璋言之凿凿,看奏折上锦绣文章,全都把心放到了肚子里。
有杨宗祯点头,绍治元年的进士们纷纷赌咒发誓自己绝不会泄露机密,一定会与诸君共襄盛举!
贾璋闻言后,露出了众人想看到的欣喜之情,又命雪檀、黄柏快带人去准备书案笔墨。
待檀木书案与文房四宝被送到宴会厅后,贾璋撩起月白色的宽幅大袖,捏着剑脊双龙圆墨在白玉砚台研磨成汁。
他对众人轻笑道:“诸君义举,璋铭记于心,自为诸君磨墨铺纸。”
他如此风度翩然,又甘愿折节俯首,瞧着竟有些魏公子信陵君的风仪了。
众人见了,情绪更加激烈,纷纷把名字落在奏折上面。
而在众人写名字时,贾璋、郭子守和叶荆三人都会对这些签名的人作揖道谢。
绍治元年的同年们见此情形,心中很是惊讶,甚至有些诧异。
贾茂行邀请他们联名上疏,想要向陛下奏请国库欠款之事,上利国家,下利百姓,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现在这个世道,像他们这样敢说敢做的人已经不多了。
能想到要向陛下上谏禀告这项天下大弊的人,就算有七分想着自己,也会有三分想着朝廷。
这样的人,已经比那些蝇营狗苟的贪官和袖手谈心性的清流好上百倍了。
所以,他们本就无愧于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