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位黑发黑眼的年长女士倒退着走了出来,她穿着一件式样奇怪的银白无袖紧身长旗袍,自己用手不断地扯扯这里、抚平那里,一边走一边掉头看后影儿,抬眼便看见了他。
  “哎!”许是被他吓了一跳,女士下意识地叫出了声,但那或许也可以看作是个招呼,因为那位女士很久都没再说话,只是默默地注视着他,眼睛亮闪闪的,满盛着细碎的喜悦,脸上尽是笑容。
  “很高兴见到您。”他只好打破沉默,有些手足无措。
  那位女士张了张嘴,有什么话想说似的,但又说不出口。她欲言又止地纠结了半天,甚至捏捏腮帮子,或者抻一抻下巴,就这样几次三番,终于教她说出了一句完整的话。开头的音节还不熟练,但说到最后,已经能够自如地表达情感了。
  她说:“原来您长这样啊,w先生。”4
  第97章 96
  “您听说过我?”青年十分谨慎。
  “久闻大名。”奇怪的女士率先就座,有些不好意思地拍了拍铁皮桶,“我也是刚刚才想到,就这样干巴巴地说话似乎太枯燥了,原谅我一时半会儿也腾不出手弄些好东西来。”
  青年觉得这位女士所说的白话很有意思,似乎比国内如今所流行的更加简白,那么流畅、那么轻松,并不为了刻意地摒除古文而选择现代化的字眼,似乎她……从生下来就活在一个完全没有文言的环境里。
  她自顾自说着,已经要给他倒酒了,青年连忙推辞,那位女士却头也不抬地说了一句:“你当得起,绝对当得起。”
  青年愈发迷惑,可那位女士却毫无进入正题的意思。他端着酒杯更拘束了,她却因一口酒落胃而更活泛了。
  “好看吗?”那位女士摸了摸冰河般自膝盖滑落的丝缎,“原该在日本见你的,可时机太不凑巧。这次倒是真正凑巧,可惜又太仓促,巴黎最不缺时装裁缝,会做旗袍的可就少了。”
  这真是旗袍啊?青年读书时也曾女装为社团串戏,对女士衣装多多少少有些了解,就算不了解,每天走在街上也长眼睛。他略作犹豫,便诚实告知,其实这衣服很奇怪,他也是第一次见,国内没人这么穿。
  “哎?”女士大受震撼,“怎么会?我、我记错了?”
  于是青年告诉她,现在女性国民们还是穿两件式的更多,绝对会带袖子,形状像一对喇叭,而且很宽松,绝不会像这件“旗袍”一样紧绷绷地将全身曲线都勾勒分明。他甚至都没好意思提那过分高的开衩,只有最露骨的电影明星才会这么穿。
  “这也差太多了!”女士很愤懑。
  “不,很好看。”青年基于绅士的礼貌而称赞她,事实上也确实不难看。这位女士的容貌十分有特色,任何人都能一眼看出她是个混血,两大种族的遗传基因在她脸上势均力敌地占据相同的份额,他只是觉得……这副五官似乎在哪里见过。
  “是吧!这花纹我挑了好久呢,别的料子看上去倒像是寿衣。”
  青年掩饰般地喝了口酒,他实在觉得明明眼前这件更像。这块旗袍料并非纯白,随着人的行动坐卧会折射出蓝绿的电光,但……白旗袍,怎么想的用元缎绲边啊?这一身能不能当寿衣,他对那些糟粕并不了解,但穿来服丧、吊丧却是完全没问题。
  这位女士,她虽然满嘴国语,实际上还是个外国人吧?青年默默地想,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这种隔阂。
  “拿去吧!”冷不防地,女士递过来一张名片,上面有一行手写的俄英双语地址,在赤塔。
  “这是……”
  “一间仓库。”
  这他倒也看得出来,而且是铁路附近的大仓库。
  “想要自己的飞机大炮吗?坦克车?航空母舰?”女士垂目盯着那张名片,眼皮一眨,眼光隔着密密层层的睫毛斜斜地直射上去,瞄准了青年的面孔,“还有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什么的,太多了,我也记不清了……想要的话,就去拿吧,都在那里了。”
  青年眨眨眼,有些不太明白她的意思。
  “过去我常常想,亲手将这些东西交到你们手里的那一刻,我该有多么激动、多么自豪,那一刻我所获得的荣耀,这世间没有任何奖项能够比得上。”她这么说着,神情却很平淡,“可我等得太久了,真到了这一刻……”
  她又沉默了,半晌叹了口气,努力绽出一个笑容:“无论如何我还是很高兴,因为我见到了你,w先生。这几年我一直很忐忑,险些以为……青岛的地标性建筑要没在我手里。1”
  青年的注意力还尽数落在那张名片上,只勉强分出一点头脑来答话:“什么?青岛……您指那个教堂?这不能够吧?”
  “谁知道呢,或许是吧!”女士笑了笑,一边又叹气,仿佛很孤独的样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