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您这样可不太礼貌。”盖尔不高兴地说。
  “嗨,这可不能怪我!我想拐弯,就得先停下来。”韦斯莱费力地指挥着笨重的大扫帚,慢腾腾地飞远了。
  “就这?”盖尔难以置信地指着他的背影,又拍了拍自己骑着的大家伙——活像一根房梁!因为目前飞天扫帚的速度、高度以及敏捷程度和后世都相距甚远,飞行课干脆是四个学院一起上的——这能出什么事儿?根本没有危险好吧!这不幼儿园小班放风吗?
  “橡木盾已经是有史以来第一把‘标准化’的扫帚,虽然制作者仍旧是个体的扫帚匠人,但在之前,他们往往是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把飞天扫帚做得像魔杖。”斯内普点点头,“难以想象魁地奇世界杯已经举办了几百届。”
  盖尔用同情的目光看着他。对于她一个外人而言,有些事不问出口就永远不会知道,但对于斯内普来说,这些东西本来就存在于他的脑子里,就像……就像遥远的东方之于她。
  “如果,我是说如果。”盖尔认真起来,操纵橡木盾上升到一个不容易被偷听的高度,“如果可以选,留在这里,或者回到未来,你会选择回去的吧?”
  “回去?”斯内普稍稍扬起一边的眉毛,“回去我是个死人,注定在坟墓里腐烂生蛆,回去做什么?难道你想回去?回去当一具焦黑枯干、碳化了的尸体?”
  “停、停……”盖尔深深吸了一口气,“如果你没死呢?我是说,如果哈利·波特他们及时救了你呢?”
  “波特不会救我的。”斯内普下意识地摸了摸颈侧,那里曾经有两个尖牙咬出的大洞,血液流出来,毒液灌进去,他现在看到斯莱特林的蛇徽偶尔都会觉得战栗,“也来不及。”
  盖尔还想再说什么,却被斯内普堵回去了。
  “我知道你的意思,盖尔。”这好像是斯内普第一次在只有他们两个的时候叫她的名字,反观她呢,还停留在“嘿”和“哎”。
  盖尔尴尬地挠了挠脸。
  “不会发生的事,无论怎么预想都没有意义。”斯内普说,“我们都不得不使自己适应这个时代,向前看,而不是沉溺在过去……你顾好你自己就行了。”
  “我适应得挺好的。”盖尔咕哝道,“哪怕我一睁眼成了西南大山里的扶贫困难户,我也会心怀感激。至少我活着,我有腿能动能跑能跳,不再被与生俱来的缺陷所束缚,这就够了。”
  她迷茫是迷茫在,她不晓得正常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和身处哪个时代没关系。4
  第9章 8
  时代在给了盖尔连番打击之后,命运终于松松手漏给她一点儿好消息——她的读写能力水平测试的成绩是e,不用去上夜校扫盲班了。
  “虽然名词解释一分都没有拿到,纳什小姐。”德·蒙特莫伦西教授扬了扬手中的试卷,“但你的文章写得很精彩。”
  那是,也不看看她融了多少本名著。在无法依靠优美的文笔取胜时,她只好凭借足够丰富的情节。
  “所以,都是真的吗?”她的院长俯下身,在她耳边悄悄问,“你的身世故事?”
  怎么会是真的啊!盖尔要崩溃了。
  她写她是英国公爵与法国王后的私生女(来自《三个火枪手》),王后因为私通被囚禁在里昂的城堡里,公爵往返两国试图营救她,他有一位容貌酷似王后的情人自愿以身相替、失去自由(来自《双城记》),而公爵其实是法王与官方情妇被合法化的私生子,被前任王后所生的王太子迫害而逃往英国、获得封爵,那位情人则是现任王后未曾谋面的侄女(来自《源氏物语》)。
  但问题就在于,海峡对岸的国度现在并没有国王,法兰西帝国最后一位国王和他的继承人,死了小有三十年了。而颐养天年的退位王后,现年七十岁,除非她是一位女巫,否则她没可能在六十岁高龄生下一个女儿。
  “都是假的,只有标点符号是真的。”盖尔严肃地说,“包括‘我的理想’那篇,统统是我在胡扯,教授。”
  她在那一篇里甚至写了想要学习油画报考美术学院,如果落榜就买下一片农场大力发展玉米种植。
  德·蒙特莫伦西教授耸了耸肩,不置可否。“看来我们这一届招到不少特立独行的孩子啊!”她说。
  “难道他们写的都是真人真事?不能够吧?”盖尔傻眼了,她不相信斯内普会实话实说,那样他们就会被拉去神秘事物司关起来、被反复研究剖析到死。
  “和那位斯内普先生的著作比起来,你的贵族奇情文学看上去可信度更高,纳什小姐。”德·蒙特莫伦西教授微微一笑,“我看你们俩都很有成为畅销书作家的天赋。”
  那可不,每一本都是市场验证过的。
  盖尔提心吊胆地等了几天,见始终没有人来把他们抓走,也没有人背地里暗戳戳地监视、观察,这才悄悄放下心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