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342节(1 / 4)
【这次政变后,唐文宗李昂虽然没有被杀死,但是彻底彻底丧失了皇权,成了宦官仇士良的傀儡。
好在有昭义节度使刘从谏上书要清君侧,仇士良才归还了部分皇权给唐文宗,但实际上唐文宗还是受宦官监控。
最后他郁郁而终,本来唐文宗是要让自己太子立皇位,但是仇士良不肯,他怕太子会对自己下手,毕竟自己如此对他的父皇。
于是他拥护唐文宗的弟弟李炎为皇太弟,如此自己就有拥立新君的功劳。
公元840年,李炎登基,他就是历史上的唐武宗。】
也不知为何,直播间前的众帝王听到唐武宗这个谥号,第一反应是这个皇帝应该不错。
提到唐武宗就想到了明朝的明武宗朱厚照,虽然被抹黑,但是仍旧是个有志向的帝王。
*
唐
唐宪宗李纯长叹一口气,本来他以为自己这个孙子行,如今看也不行。
不知他第三个孙子唐武宗如何?虽然谥号有个武字,但是他上一个孙子谥号还有个“文”字,他能和汉文帝比么?
李纯算是发现了,他们唐朝后期皇帝的谥号是真敢叫啊。
代宗、德宗、文宗还有自己这个宪宗……
【接下来咱们着重讲一下唐武宗,灭佛三武之一的帝王,看看他是不是被抹黑的帝王。】
第334章
【这位唐武宗李炎就是缔造了“会昌中兴”的帝王, 史书对这位帝王的各有各的不同。
《旧唐书》中对唐宣宗的评价明显高于唐武宗,《资治通鉴》也是高度赞扬了唐宣宗,只有《新唐书》认为唐宣宗不如唐武宗。
咱们一起来看看唐武宗李炎登基后都干了什么。
唐武宗李炎登基后,在宦官仇士良的建议下, 雷厉风行的处置了当年反对自己登基的李唐宗室和大臣。
首先是唐文宗的侄子前太子李成美, 还有他的弟弟安王李溶, 以及安王的母妃杨贤妃。
这几人当年都意图造反, 宰相杨嗣复和杨贤妃准备拥立安王为帝,宰相李钰则准备发动政变拥护太子李成美为帝。】
【阿斗】:怎么没有拥立皇子的?
阿斗惊讶, 后朝大唐已经乱到如此地步了么,直接拉帮结派想让谁登基就谁登基?
【路人甲】:唐文宗绝后。
路人甲一句话干脆利落解释了阿斗的疑惑。
众帝王听着唐武宗的做法,并没觉得有任何问题,毕竟他处置的几人都觊觎过皇位。
为了稳定自己的皇位,这几人必定是要处死的, 所谓成王败寇, 不过如此。
【太子李成美, 安王李溶、杨贤妃直接被赐死。
至于宰相杨嗣复和李钰, 唐武宗本也想赐死已经被流放的两人,好在有宰相的李德裕劝阻, 唐武宗才放过他们二人。
宰相的李德裕认为, 若唐武宗刚登基就杀了旧臣, 就如同当年唐德宗杀了刘晏一样, 会让众臣寒心。 ↑返回顶部↑
好在有昭义节度使刘从谏上书要清君侧,仇士良才归还了部分皇权给唐文宗,但实际上唐文宗还是受宦官监控。
最后他郁郁而终,本来唐文宗是要让自己太子立皇位,但是仇士良不肯,他怕太子会对自己下手,毕竟自己如此对他的父皇。
于是他拥护唐文宗的弟弟李炎为皇太弟,如此自己就有拥立新君的功劳。
公元840年,李炎登基,他就是历史上的唐武宗。】
也不知为何,直播间前的众帝王听到唐武宗这个谥号,第一反应是这个皇帝应该不错。
提到唐武宗就想到了明朝的明武宗朱厚照,虽然被抹黑,但是仍旧是个有志向的帝王。
*
唐
唐宪宗李纯长叹一口气,本来他以为自己这个孙子行,如今看也不行。
不知他第三个孙子唐武宗如何?虽然谥号有个武字,但是他上一个孙子谥号还有个“文”字,他能和汉文帝比么?
李纯算是发现了,他们唐朝后期皇帝的谥号是真敢叫啊。
代宗、德宗、文宗还有自己这个宪宗……
【接下来咱们着重讲一下唐武宗,灭佛三武之一的帝王,看看他是不是被抹黑的帝王。】
第334章
【这位唐武宗李炎就是缔造了“会昌中兴”的帝王, 史书对这位帝王的各有各的不同。
《旧唐书》中对唐宣宗的评价明显高于唐武宗,《资治通鉴》也是高度赞扬了唐宣宗,只有《新唐书》认为唐宣宗不如唐武宗。
咱们一起来看看唐武宗李炎登基后都干了什么。
唐武宗李炎登基后,在宦官仇士良的建议下, 雷厉风行的处置了当年反对自己登基的李唐宗室和大臣。
首先是唐文宗的侄子前太子李成美, 还有他的弟弟安王李溶, 以及安王的母妃杨贤妃。
这几人当年都意图造反, 宰相杨嗣复和杨贤妃准备拥立安王为帝,宰相李钰则准备发动政变拥护太子李成美为帝。】
【阿斗】:怎么没有拥立皇子的?
阿斗惊讶, 后朝大唐已经乱到如此地步了么,直接拉帮结派想让谁登基就谁登基?
【路人甲】:唐文宗绝后。
路人甲一句话干脆利落解释了阿斗的疑惑。
众帝王听着唐武宗的做法,并没觉得有任何问题,毕竟他处置的几人都觊觎过皇位。
为了稳定自己的皇位,这几人必定是要处死的, 所谓成王败寇, 不过如此。
【太子李成美, 安王李溶、杨贤妃直接被赐死。
至于宰相杨嗣复和李钰, 唐武宗本也想赐死已经被流放的两人,好在有宰相的李德裕劝阻, 唐武宗才放过他们二人。
宰相的李德裕认为, 若唐武宗刚登基就杀了旧臣, 就如同当年唐德宗杀了刘晏一样, 会让众臣寒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