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33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唐太宗, 唐殿
  “还是得有银子。”李泰也跟着他家父皇听完了后世明朝的历史, 也知道明朝最后是穷死的。
  因此李泰深知贸易对一个朝堂的重要性, 可以说是一个朝堂的命门。
  此时此刻,李泰下定决心, 他得出海贸易,让大唐的经济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样日后不论是上位, 他都能自保。
  李泰已经不执着于当皇帝,后世那么多败家玩意,他可不想承认是自己的子孙后代。
  *
  秦
  神迹一提到银子,秦始皇嬴政也不由的想起之前的大唐。
  统一货币后,如今秦朝的贸易蒸蒸日上,秦朝的财政收入不断增加。
  且秦始皇嬴政还改良了后朝的盐政,借鉴么明朝时期的盐引。
  首先,盐的开采权由朝堂掌控,但是贩卖权却下发给合盐商,并设置了专门的转盐使。
  原本秦朝是掌控了盐政的运营,一切盐利尽归官府,虽然短时间内财政大大提升,但夺取的是民间利益。
  听了这么多神迹,秦始皇嬴政也开始思考百姓,一个王朝的灭亡,究其根本还是百姓跟着造反,而他们造反的原因则是活不下去。
  因此秦始皇嬴政下放了贩盐权,但是不允许自己制作私盐。
  商贩可以通过运输粮草到边境得到盐引,如此大大减少了边境的支出,而百姓也得了利益。
  不得不说,这一政策实行后,朝堂和民间的关系明显缓和。
  【但是唐德宗时期的出界粮却加重了朝堂负担,朝堂要节度使打仗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让节度使外出打仗是需要负担军费,正如《资治通鉴》记载,牙兵出征可以获得三倍工资,就和咱们现代的出差补贴差不多。
  朝堂的本意是希望用补贴来刺激牙兵的积极性,从结果是提高了牙兵的积极性,但是弊端也随之显现出来。
  毕竟牙兵们的升迁权都在节度使手里,朝堂无权晋升他们,既然用命换不来官职,为何不保命得银子呢?】
  天幕中出现牙兵的卡通形象,他们衣服上写着“打工人”三个字,然后头顶上则写着“三倍工资”
  【因此唐德宗李适此次战争出现一种现象,他派出去的藩镇士兵,很多就驻兵在本镇境外,反正只要出境了就算出差。
  如此他们就能拿到朝堂的三倍补贴,且不会有太大的阵亡,毕竟保命要紧。
  此举宛如吸大唐血的寄生虫,仗没打多少,但是银子却得了不少。】
  李适错愕,他没想到节度使不但不听指挥,还疯狂的占朝堂便宜,他们怎能这般?!
  “任免权收不回来,又无法武力镇压。”李豫长叹一口气。
  说白了,他们就是欺负朝堂,把朝堂当做大义的幌子和退路罢了。
  看看那些兵败被赶出来的节度使,一个个的逃往朝堂,当真是退有容身之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