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30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公元710年六月初二,唐中宗李显驾崩。
  公元710年六月初四, 群臣发丧。
  六月十二日, 唐中宗李显最小的儿子李重茂登基。
  六月二十日, 临淄王李隆基协同羽林军万骑营葛福顺、李仙凫发起兵变, 杀皇后韦氏将领韦播、高嵩等人,完全控制羽林军。
  随后, 李隆基、刘幽求等人攻入玄武门, 杀韦后及安乐公主。
  六月二十一日, 李隆基出宫迎接他的父皇唐睿宗李旦入宫辅佐少帝李重茂, 并且紧闭城门, 继续捕杀韦氏余党。
  同日,少帝李重茂大赦天下, 称乱臣贼子已死,其他人不再追究。
  六月二十三日, 少帝李重茂让位给相王李旦,但是李旦拒绝。
  于是群臣再次请求,最终相王李旦登基,和他哥哥李旦一样,第二次登基。】
  *
  唐太宗,唐殿
  听着唐玄宗李隆基雷厉风行的造反经过,可以看出他的确有当帝王的能力。
  这一点,唐太宗李世民从未否认过。
  但是唐隆政变如此成功,也不仅是唐玄宗李隆基一个人就能做到的。
  “青雀,你认为此次唐隆政变成功的因素是什么。”唐太宗李世民问李承乾。
  唐太宗李世民想借着神迹好好培养他的儿子,皇储对于一个王朝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此时唐太宗李世民已经根据神迹所述的逻辑关系推论出唐朝下一任皇帝大概率是他最小的儿子李治。
  明明是个聪慧的皇子,为何会利用外戚制衡朝堂,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唐太宗李世民还没理清头绪。
  但是在唐太宗李世民心中,李治显然不是最佳的皇位继承人,虽然经过几场政变最终恢复了李唐江山,但终究动摇了国本,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隐患。
  唐太宗李世民最想避免的就是安史之乱。
  “儿臣认为唐隆政变的成功与李隆基和他背后朝廷支持起了关键作用,如此政变,不可能是临时起意。”李承乾道。
  “还有和景龙不同,李重茂是傀儡皇帝,有了前车之鉴,李氏宗族和臣子的利益是一致的。”李承乾牢记神迹之前说的话,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共同的利益。
  “大哥真厉害。”李治一脸崇拜的模样,他觉的他家大哥是最适合当太子的人,也不知为何他家父皇还不立他家大哥为太子。
  李治着急的不行,若立他家大哥为太子,怎可能生出李显那样的废物来。
  *
  蜀
  “临淄王李隆基好生厉害!”阿斗拍手叫好,“这才是场真正的政变!”
  “但是他如此厉害,为什么不直接做皇帝呢?他那个爹不是个废物么?”阿斗不解,自己发动政变得来的天下,怎么让他那个废物爹坐享其成。
  阿斗对李旦的印象不怎么好,谁让他当年把皇位直接让给了武则天,就凭这一点便是个废物。
  【阿斗】:为何李隆基不自己当皇帝,倒让他那个废物爹爹坐享其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