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育德又拱手行一大礼,“林中丞属御史台,乃中枢监察,上审人主之衍谬,下纠臣僚之邪佞。下官只求林中丞可怜忠臣无端获罪,难民亡魂难抚,愿救百姓于危难!”
  字字句句铿锵有力,听闻者,亦能感受其剜心之痛,酸胀眼眶。
  林知瑾若有所思须臾,方莞尔回之,“陈县令铁骨忠心,我若闻而不见,弃之不顾,当不配再着官袍戴冠帽,更无脸回京复命面圣。”
  “有林中丞此言,下官再无话可说。”
  次日过午,值巡小吏向陈育德上报了几起斗殴事,皆为抢粮夺食所至。
  近日此类的案子只增不减,陈育德恐难民饿急了去抢赈灾粮,特点派了一队衙役出城去接应梁颂年一行人。
  如此护送并不是低估提刑司的能力,而是难民所为,实在是保命的无奈举动,若因犯上作乱被诛,何其可怜。
  后经思虑,仍觉有隐患,陈育德又点派了数名衙役,整修避难屋棚,重新支起施粮摊子,以抚民心。
  说起救济物施荒废,自是粮食物品供给不足所致。
  可真要问起责来,也只能追到承阳县为己吝舍,毕竟搜集镇民物资去施发,并非源源不断。
  陈育德既不敢埋怨陛下批旨慢,更不敢质疑赈灾队伍出行日期与速度,只得在半月前停了一切救济。
  如今赈灾粮即到,他只盼个中难题迎刃而解罢。
  午后申时,日头最烈,去接应梁颂年的那一队人熟知地况,本想以五人为一组,分两拨在要路去堵人。
  可不料而梁颂年一行人如此迅速,竟在出城不远时直面遇见了。
  衙役们一边不可思议,一边表面身份目的,后带人而归。
  林知瑾借由没出席林知瑶的婚宴,紧接着又公务离京,因此,梁颂年上次见他,还是五年前。
  而这次,梁颂年早做好了遇冷脸的打算,却没成想一行人刚迈进府衙,先见到的不是县令,而是他。
  梁颂年略懵一瞬,不知是年岁增长的缘故,还是高官加身的缘故,只觉林知瑾比之前平添了几分不怒自威的气场。
  他思绪失控,下意识拱手行礼也就显得有些不自然,恭敬道:“兄长。”
  话出口时,梁颂年便察觉了不妥,可为时晚矣,他也只能低头听着。
  果然,林知瑾冷笑一声,不顾旁人谁在,只道:“梁特使虽是我晚辈不错,可此来为公务,还是要注意言辞。”
  “林中丞说的是,下官唐突了。”
  陈育德从后厅赶来,正撞上这话,见场面尴尬,忙上前开释。
  “路途漫漫,诸位大人竟到的这般快,接应不及时,着实是本县令的失职,还望见谅。”
  如此一来,众人回礼寒暄,几番客套下来,方才的气氛也就散去了。
  不稍须臾,两方人便自觉对接起物资分配事。
  因近日来已有不少饿死的情形出现,先划出了一部分粥米去施,后又逐册核对余粮以灾况实际调配。
  虽提前做了不少预设,真做起来,还是太多细碎的事宜费神儿。
  人手有限,就算加上了林知瑾那一方人,也忙至深夜。
  大致眉目清晰了,陈县令才牵头安排众人歇下,随着又一顿寒暄幸苦,满府衙的人才作鸟兽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