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至于乔裴这样万里挑一、千年一遇的天才......
  当然要做最脏、最重的活。
  成为李家皇族的刽子手,才是正途。
  乔裴在雪夜里行过军,雪与汗浸湿马背上的皮鞍,大腿的皮肉磨烂,周围士兵看了都抽气,他却不觉得如何。
  行军,能表明他的态度——支持伐戎;又能得到士兵的信服,何乐而不为?
  那次回来,皇帝喜他能文能武,为了给他一个更干净清白出身,将他塞给高鉴明做弟子。
  看,这就是价值。
  皇帝开价,他给得起,那么皇帝就会给他一样好东西。
  第一次在高尚书府听了课,正要回去时,他偶然发现扶幼院就在途中。
  不知怎么想的,买了牛舌糕,慢慢走去。
  却发现原来的地方,已经是一片秦楼楚馆。
  卖牛舌糕的掌柜还觉得他奇怪呢:“早些年就关了门了!这位大人可还记得那场大疫?哦唷,这扶幼院里头老的小的,死了一大片!怎么还开得下去?早早就关门了!”
  他心里默算。
  原来,他走第二年,这里就已经干干净净,再没有什么扶幼院了。
  乔裴默然不语,提着牛舌糕回去了。
  并没有吃,放在那里摆了几日,后来被老太监丢了。
  听上去仿佛吃过一些苦,但他没多少怨怼之情。
  毕竟这就是他的价值所在。
  且皇帝又能有什么不对呢?
  他善待百姓、以民为本、劝课农桑,处置世家权贵从不手软;又严守边线,无论北安侯还是如今的周钊,带兵在外哪怕不听皇命而为,也从不加以训斥。
  当今在位不过三十八年,河清海晏,天下太平;粮仓足满,边境无忧,怎么称不上一句明君?
  若是为了这等政治抱负,而建立对百官的监察机制,又要筛出几个知根知底的可信之人,找人养些孤儿,教育他们、安排他们,又利用他们......
  这难道又是什么大事么?
  况且最开始那间扶幼院,说是扶幼,扶的也是有回报、能做工的幼。
  因此乔裴很明白。
  即便是对太子,在他心里,其实本也无所谓什么态度、政见之分。
  之所以同他‘计较’,只是因为皇帝想看而已。
  这时两人不和,自然是一心盼着年轻的权相能让步、仁爱的太子能学会用人;
  但要是宰相和太子伯牙子期......
  漫无边际想了半天,手里的文书处得七七八八。照墨伸手来接,乔裴连再翻一遍都懒得,直接塞给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