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2 / 3)
他现在发现大哥除了读书别的方面也挺厉害的,这大概就是脑子聪明的好处。
崔家兄弟看二两像是积食不舒服,轮流背着他回家。
三个少年的身影在夕阳下渐渐拉长。
第32章 去往海城
十多天后, 崔何平给家里买了头毛驴。
是从别家买的二手牲畜,将近二十岁也算是见过世面的毛驴了,年纪偏老却也比较便宜, 一百块左右。
买它不为别的, 只想着以后他不在家, 崔父崔母能用毛驴运输些农作物, 减少些体力上的辛苦。
同时现在他们还可以赶着毛驴, 驮花生去镇上买。
崔何平的花生生意很成功, 卖得很好,甚至在镇上有了一定名气。
可惜今年花生种得不多,自己家不吃也很快要卖完了,崔何平干脆拉着崔文明一起去村里采购。
村里人都不明白花生除了吃有什么用途,都很乐意卖给他们, 当然崔何平也没让村民吃亏,按市场价买的。
镇上有固定赶集的时间, 每周一两天,他们就在那一两天赶着驴子去市集,崔文明看驴子, 他和二两叫卖。
即使每周只能卖一两天, 他们一周收入一百多块在那个年代很不错了。一家人嘴也很严, 偷偷发财。
日子变得越来越好, 餐桌上吃肉的次数渐渐变多。然而花生存量又快没了, 崔何平思索一二, 又想到个好办法。
他让俩跟班弟弟拿着糖票和钱去跟邻居兑了几袋白砂糖, 自己和小妹一起炒了一盘花生。
去壳去皮后, 把花生用擀面杖捣成几半,却也不能敲得太碎。
随后糖放锅里, 灶里放进烧红的炭火,小火慢熬。
不放油炒糖色的技术含量有点高,崔何平失败了几次,主要是炒出来的糖浆会微微发苦。
第三次他终于把握好火候和频率,炒出完美的糖色,把花生碎放了进去翻搅。
出锅后放入方形简易模具里,冷却后切成条状,让大家过来品尝。
花生糖对于农村人来说并不稀奇,但崔何平先用原来的方法炒过一遍花生,吃起来比一般花生糖香浓,甜而不腻。
很快他们从卖花生转为卖花生糖,一毛两块,价格实惠。
八十年代市场刚放开,处处是机遇,卖小吃基本上只要味道过得去,生意都不会差。
崔何平按照系统提供的说明书,指挥崔文明用木头组装了个折叠桌子,摆在街上就是摊位。
卖二十块花生糖才有一块钱,但一百块糖也用不了多少花生,大大削减成本,走薄利多销的路子。
就是程序繁琐,劳动成本提高了些,每天都要去镇上碰碰运气。
结束一天劳动躺回床上,崔何平想起现实世界的家庭,果园里的水果也不知道烂光了没。
从前他总在城里摸爬滚打赚窝囊废,逢年过节都很难休假回家,从来没想过帮父母想些办法,把水果卖得更好。
走一趟剧情,他懂得了运用身边拥有的一切资源去改善生活,一条路不通还可以尝试另一条,而不是消极放弃。
随着去镇上的机会增多,他们也带着春花去了几次,每次都会买一些吃的玩的回来,一家人一起分享。 ↑返回顶部↑
崔家兄弟看二两像是积食不舒服,轮流背着他回家。
三个少年的身影在夕阳下渐渐拉长。
第32章 去往海城
十多天后, 崔何平给家里买了头毛驴。
是从别家买的二手牲畜,将近二十岁也算是见过世面的毛驴了,年纪偏老却也比较便宜, 一百块左右。
买它不为别的, 只想着以后他不在家, 崔父崔母能用毛驴运输些农作物, 减少些体力上的辛苦。
同时现在他们还可以赶着毛驴, 驮花生去镇上买。
崔何平的花生生意很成功, 卖得很好,甚至在镇上有了一定名气。
可惜今年花生种得不多,自己家不吃也很快要卖完了,崔何平干脆拉着崔文明一起去村里采购。
村里人都不明白花生除了吃有什么用途,都很乐意卖给他们, 当然崔何平也没让村民吃亏,按市场价买的。
镇上有固定赶集的时间, 每周一两天,他们就在那一两天赶着驴子去市集,崔文明看驴子, 他和二两叫卖。
即使每周只能卖一两天, 他们一周收入一百多块在那个年代很不错了。一家人嘴也很严, 偷偷发财。
日子变得越来越好, 餐桌上吃肉的次数渐渐变多。然而花生存量又快没了, 崔何平思索一二, 又想到个好办法。
他让俩跟班弟弟拿着糖票和钱去跟邻居兑了几袋白砂糖, 自己和小妹一起炒了一盘花生。
去壳去皮后, 把花生用擀面杖捣成几半,却也不能敲得太碎。
随后糖放锅里, 灶里放进烧红的炭火,小火慢熬。
不放油炒糖色的技术含量有点高,崔何平失败了几次,主要是炒出来的糖浆会微微发苦。
第三次他终于把握好火候和频率,炒出完美的糖色,把花生碎放了进去翻搅。
出锅后放入方形简易模具里,冷却后切成条状,让大家过来品尝。
花生糖对于农村人来说并不稀奇,但崔何平先用原来的方法炒过一遍花生,吃起来比一般花生糖香浓,甜而不腻。
很快他们从卖花生转为卖花生糖,一毛两块,价格实惠。
八十年代市场刚放开,处处是机遇,卖小吃基本上只要味道过得去,生意都不会差。
崔何平按照系统提供的说明书,指挥崔文明用木头组装了个折叠桌子,摆在街上就是摊位。
卖二十块花生糖才有一块钱,但一百块糖也用不了多少花生,大大削减成本,走薄利多销的路子。
就是程序繁琐,劳动成本提高了些,每天都要去镇上碰碰运气。
结束一天劳动躺回床上,崔何平想起现实世界的家庭,果园里的水果也不知道烂光了没。
从前他总在城里摸爬滚打赚窝囊废,逢年过节都很难休假回家,从来没想过帮父母想些办法,把水果卖得更好。
走一趟剧情,他懂得了运用身边拥有的一切资源去改善生活,一条路不通还可以尝试另一条,而不是消极放弃。
随着去镇上的机会增多,他们也带着春花去了几次,每次都会买一些吃的玩的回来,一家人一起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