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法师 第182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英-军手榴弹里的炸药似乎有点问题,威力感人。
  赵传薪在黑暗中抽烟,忽然他起身朝外走去,来到指挥部告诉王光复:“小心3号阵地,那里是拐角。”
  说完,他在旁边坐着看热闹。
  王光复取出之前绘制的地形图一看,悚然一惊:“快,第四梯队,部署在3号阵地上。”
  此处是土城的边缘,3号阵地拐角处,有利于攻方不利于守方。
  赵传薪在黑暗中稳坐如山。
  不多时,战斗进入白热化。
  另一个学生来报:“2号阵地告急……”
  王光复只觉得头皮发麻。
  赵传薪声音从黑暗中传来:“2号机枪阵地加了钢板和土袋,你怕个几把?”
  王光复精神一振:“无妨,2号阵地死守住。”
  果然,2号阵地屁事没有。
  很快,英-军败下阵去。
  别的地方却依旧在打,但王光复这里暂告安全。
  王光复擦擦额头冷汗,手脚俱抖。
  指挥战斗的压力,比他设想中还要大。
  虽说赵传薪坐镇,至少能保证他们生命安全。
  但指挥不当会死人,别人因自己而死,那种感觉很不好受。
  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队长,想来我不适合指挥。”
  赵传薪不置可否:“等明天,你派人去其它部-队问问数据。”
  第二天,王光复派人一问,得知昨晚上他们阵地被重点照顾,他们死伤最小,但他们击毙敌人数量最多。
  纳·阿德·丁·帕沙还狠狠地夸了他几句。
  王光复自信失而复得,众学子面上有光。
  此前,他们经过三个月学习,主要关于堑壕方面。
  王光复积极与同学探讨,认为虽然他们据土城而守,但防守布置应当效仿堑壕幽径曲折。
  工事不必连贯,事实证明,只要火力点能彼此照应阵地便固若金汤,2号阵地便是极好的例子。
  但需要加强防空洞,给士兵休息空间。
  需要打造类似交通壕的通道,能在安全环境调兵遣将。
  王光复又去找赵传薪讨要地雷。
  工兵在他指挥下,出掩体后匍匐前进,忍着刺鼻的灰尘,趴在地上刨土,将地雷掩埋,形成简单的地雷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