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407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干嘛?”
  “居委会让大家每周二四六去政治夜校进行学习,但我觉得社会主义大院应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多组织有意义的文娱活动,只搞夜校和批判,大家都不愿意参加。咱家这里也有电视信号了,可以让公社买两台电视机,到时候组织大家一起看电视新闻。”
  叶满枝与吴峥嵘交换个眼神,点点头说:“那我想办法弄两张电视机票。”
  电视机对居民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一旦大院里像曙光厂家属院一样,有了电视室,那谁还有心思搞什么批判啊,肯定都想看电视了。
  ……
  电视机有多紧俏,那电视机票就有多紧俏。
  叶满枝是曙光厂的革委会主任,能帮公社弄来两张电视机票,也算是支持公社工作了。
  公社领导自然不会拒绝这样的好事。
  所以,刚过了元旦,军事学院家属院里就安装了两台14寸黑白电视机,将满大院的大人小孩全都吸引了过去。
  叶满枝只跟大家一起看了两天电视节目,而后就不得不留在单位编写评奖材料了。
  省里要报送曙光厂参加全国先进集体评选的事,已经被很多人听说。
  雷万元也给她打了贺喜电话。
  叶满枝笑道:“曙光厂能发展成今天这样,全靠你给大家留下的底子好!”
  “我都离开曙光厂四五年了,曙光厂发展得这么好,是你跟同志们努力的结果,”雷万元顿了顿又说,“不过,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我听说市里最近可能要调整干部了。”
  闻言,叶满枝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雷局,你听到啥风声了?”
  “有两个县好像有空缺,而且市革委会要成立轻工业局,我听说你也在干部考察名单里。离开曙光厂能有更广阔的舞台,这对你来说是好事。”
  第230章
  从雷万元那里听到消息以后, 叶满枝特意关心了一下市里人事调整的情况。
  有空缺的两个县分别是东阳县和通兰县。
  东阳县紧挨着正阳区,有东阳码头,傍着656厂, 在全市的8个县里,算是经济发展最好的。
  但东阳县出缺的位置是县革委会副主任, 副处级干部。
  叶满枝调过去就是平级调动。
  而通兰县是她老家所在的县, 这次要调整县革委会主任, 正处级干部。
  通兰县的农业产值全市排名第一, 工业却在全市的七区八县里常年垫底。
  那毕竟是个农业大县,即使市领导想把通兰县的工业搞上去, 也不至于从工厂调人当一把手吧?
  所以, 反复思量之后, 叶满枝觉得这两个县跟自己应该没什么关系。
  至于那个新成立的市轻工业局, 也挺够呛。
  滨江上一次有“轻工业局”这个单位,还是二十年前。
  一五计划以后, 市里对工业资源进行整合, 将轻工业局、手工联社、机械工业局等几个单位合并成了“市工业局”, 一直到六六年才停止工作。
  这几年全市的工业生产一直由市革委的生产指挥部管理, 除了雷万元所在的市第一工业局, 管着中央下放地方的14家企业, 再就没有其他工业局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