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40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事实上,张宜林在原单位也是说一不二的。
  只不过,曙光厂的规模比农机厂大了好几倍,他又是排名最末的副主任,刚调任陌生城市和新单位,他需要谋定而后动。
  而且他是挤掉王造福进厂的,对于柴油票引出的一系列事件,他比大多数人都清楚。
  当初张贴到市委和粮食局的大字报,着重揭发检举赵副主任和陆明浩,很多人认为王造福是被老丈人和连襟牵连的,私下都觉得他有点倒霉。
  而张宜林却不以为然。
  他觉得检举人的动机很奇怪。
  据说当时在市委、粮食局和曙光厂同时出现了三份大字报。
  如果检举人是为了赵副主任的,那么只要在市委贴上几份大字报就足够了。
  市里的其他领导一定会引起重视进行调查。
  实在不放心的话,可以再往粮食局张贴一份兜底。
  可是曙光厂在郊区,王造福在整件事里的参与度又不高,举报人着实没必要跑来曙光厂再贴一份大字报。
  说句不客气的话,工厂里的舆论,并不能左右市领导的决定。
  同时往三处贴大字报,不但没必要,还容易打草惊蛇,让翁婿三人提前串供。
  张宜林思来想去,猜不透检举人这样做的意图。
  除非对方的目标并不是赵副主任,而是他的女婿。
  大费周章地往曙光厂里贴大字报,是为了让王造福下台。那样的话,整件事就说得通了。
  从最终的结果来看,这件事可能是受益人康健策划的。
  但是也不排除叶满枝参与的可能。
  他来曙光厂之前,着重打听过一把手的情况。
  在国营大厂当一把手的女同志不多见,叶满枝在滨江的工业系统内鼎鼎有名。
  他问了三个人,三个人给出的答复都挺有意思。
  叶满枝其实是个很漂亮的女人,但三人谁也没提她的外貌。
  给出的评价都是,年轻、出身好、能力突出,有手腕又很和气。
  张宜林在工作中见过的女干部大多是铁娘子,他觉得真和气的人干不好国营大厂的一把手。
  所以,这个“有手腕又很和气”的评价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王造福的下台,保不齐就跟她有关。
  ……
  叶满枝还不知新来的同事,把她想象成了有三头六臂的铁娘子。
  开春以后,对两条电视机生产线的仿制工作正式启动。
  机器一动工,钱就像流水似的哗哗往外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